乐观=健康!

2017-06-10 08:38编辑天下
科学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脏病心态疾病

编辑/天下

乐观=健康!

编辑/天下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抑郁症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现在他们对人类的快乐也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好的心态有利于健康,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快乐能加强人免疫力

被称为“快乐研究之王”的心理学家戴维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研究论文。他在论文中说,快乐并不是一种模糊的、无法形容的感觉。快乐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就是说,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制造”快乐。

戴维森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和精神治疗学教授。他在同事中被公认为“快乐研究之王”。

由于研究者已经了解了“快乐”的自然特征,他们发现,这些特征对人体的其他部分都有着强有力的影响。经过心理测试判定为更快乐的人,他们在接种了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要比平均水平高出50%。

另外,一些研究者还发现,快乐或者满怀希望、乐观和满足这样的精神状态似乎能降低或者限制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荷兰一份对老年患者的研究报告说,经过他们长达9年的研究发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能把患者的死亡危险降低50%。

这些研究看起来都有道理。医生们早就发现,临床患者如果感到忧郁,那么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就有可能加重。然而相对于快乐来说,科学家对忧郁的研究要深入得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凯尔特纳说,一直到大约10年以前,90%的对人类情感的研究集中在那些消极的情感上面。

不过,人类情绪的状态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体的生化反应的,研究者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这个过程。”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库布赞斯基说。现在他手头有一条线索:戴维森在实验中发现,当人感到快乐时,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化学物质在大脑中的含量就会减少。而当人感受到压力时,人脑就会相应地产生这种化学物质。科学家们知道,皮质醇会压抑人体的免疫抗病功能。乐观的人可能比悲观的人更不容易感受到压力,所以他们体内就不大会产生上面提到的这种化学物质。还有一种可能是:乐观、快乐的人更会照顾自己。人们在生活中掌握的常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乐观心态比身体锻炼更能延年益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来自美国耶鲁、加利福尼亚和伯克利三所知名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个帮助老人延年益寿的新方法,那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为了了解老人们关于衰老的想法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周的调查。他们给一部分调查对象展示了关于衰老的积极消息,另一部分则没有,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调查对比发现,那些获得积极暗示的老人不仅在身体素质方面取得进步(说话和身体协调能力明显提升),在心理素质上也获得提高(在对待衰老问题时,开始保持积极的心态)。

据此,科学家得出结论: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帮助老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快乐生活,从而延年益寿。

乐观心态能增加好胆固醇

美国科研人员的研究认为,乐观心态还能够增加好胆固醇。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遇到不顺利的事情,能以乐观心态处理,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16名平均年龄为65岁的男性进行了研究,被调查者在一周前均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在研究中,科研人员让他们描述自己遇到的最不顺利的事情,并让他们选择解决问题的26种积极或消极的方法。第二天,对被调查者进行空腹抽血检查。结果发现,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凡是采取敌对、抱怨、自我孤立心态的处理问题的人,他们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含量比较低;那些能以冷静乐观的心态面对逆境的人,他们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含量则比较高。而好胆固醇有利于健康,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所以,专家认为良好的心态对血管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乐观的人心脏好

乐观的情绪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据《印度时报》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50岁以上的人持有乐观情绪,那么他们心力衰竭的风险会明显降低。与不乐观的参与者相比,乐观程度高的人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了73%。

研究团队选取了6808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他们追踪随访了4年。受访者向研究人员提供了自己的背景信息、健康史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数据。研究人员还控制并排除了可能影响到心力衰竭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误差、健康行为、慢性疾病和其他生物因素等)。

分析结果显示,在追踪随访期内,乐观程度较高的人心力衰竭风险低。这一发现为医疗保健行业预防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病提供了新策略。

另外,据权威心血管杂志《美国心脏病学刊》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中容易满足、心态乐观的人,今后患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的几率大大降低。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483名家族有心脏病史的健康人进行追踪,让他们填写调查问卷,给自己的乐观情绪、健康顾虑、精神放松状态、能量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打分。在12年中,研究人员记录到被调查者共有208次心脏病发作,包括严重发作、做心脏搭桥手术和死亡等。

结果发现,心态乐观的人血压平稳,心脏病发病的几率比普通人减少1/3;那些原本被认为心脏病发病几率高的调查对象,乐观心态能让他们的发病几率减少近50%。即使得了心血管疾病,心态乐观易满足的人也会有更好的预后。

研究小组组长丽莎·亚奈克指出,乐观心态是指人们能保持开心放松的状态,能感觉充满活力,而且对生活现状感到满足。这种心态能平稳血压,有利于内分泌系统正常运转,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中年人乐观更健康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乐观的中年人体内抗氧化物含量高于其他同龄人。换句话说,人到中年,乐观情绪可能有助增加有益健康的物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朱莉娅·贝姆主持一个研究小组,以982名年龄在25岁至74岁的男女为研究对象,探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认真研究了被研究对象的“修正生活定向测验”结果。这一心理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乐观和悲观程度。他们同时测量研究对象免疫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等9种抗氧化物质的浓度。结果显示,乐观者比相对不乐观者的类胡萝卜素浓度高3%~13%,维生素E含量同样更高。

“换句话说,乐观程度高的个体所含类胡萝卜素,如β胡萝卜素,水平倾向于高一些。”贝姆接受医景医学新闻网站采访时说。

乐观就老得慢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劳拉卡特森认为,虽然有些疾病不是由负面情绪所引起的,但始终带有不良情绪会让病情恶化。研究显示,隐藏自己身份的男性艾滋病感染者,其病情要比那些公开身份的患者发作得更快,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将被社会拒绝的恐怖感和隔离感转换为肉体上的压力,从而削弱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态度也能决定人体的老化。耶鲁大学和美国国立老龄化研究所的学者联手进行了一项研究,选取了386名年龄在50岁以下的男女受试者,40年后对他们的健康记录进行研究后发现:那些对人体老化过程抱有悲观态度的人与那些抱有积极态度的人相比,前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乐观真的可以长寿

一项关于70000名妇女的研究发现,最乐观的人总是处于最不可能由于肿瘤、心脏疾病及中风等疾病而死亡的那1/3的人群中。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总是看到生活明亮的那一面可以让人远离疾病。研究人员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将和停止吸烟、运动等促进人长寿的方法同等重要。

来自波士顿哈佛T.H.陈公共卫生学院的金炳国博士说道:“尽管目前大多数提高医疗和公共健康的焦点都在降低疾病风险,但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很重要。”

“我们的新研究表明我们应该尽力让自己变得乐观,这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还发现健康的行为只能部分解释乐观与死亡风险降低之间的关系。金博士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乐观的心态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理系统。在超过8年的时间里,与最悲观的那1/4的人群相比,乐观程度排在前1/4的人由于疾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了30%。同时他们受致死性感染或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了52%和39%,得心脏或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降低了38%,得癌症死亡的风险也降低了16%。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乐观与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降低有联系,但这是第一项表明乐观心态还与降低其他主要死因的风险相关的研究。研究人员认为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是一种常见的心态,他们会期待生活中有好事发生。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作者之一凯特琳·哈根博士说:“以前的研究表明乐观程度可以通过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干预措施来改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事情,例如让人们考虑并写下他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最佳结果,例如职业或友谊。鼓励使用这些干预措施在未来可能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增进健康的方法。”

以前的研究表明,乐观的人具有较低的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虽然这些人通常可能更健康,但科学家认为幸福感可能会降低高血压和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已经表明压力和抑郁已经与心脏病有关。

通过对超过200项研究的回顾,他们发现乐观、生活满意度和幸福似乎与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这与一个人的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吸烟状况或体重等无关。最乐观的人的疾病风险可以降低50%。

此外,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使人的寿命延长5年至10年,悲观者也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健康的思维方式。

研究发现,相对于悲观者,乐观者被诊断为癌症后的存活时间更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恢复得更快。此外,乐观者较少患抑郁症,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据介绍,芬兰600多名百岁老人所具备的共同特征是,除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外,更为重要的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们通常认为,人的乐观或悲观是先天注定的,无法改变。但芬兰研究人员发现,被感知的幸福中仅50%基于遗传,10%源于外在条件,如健康等,其余40%取决于人们的世界观,即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目前,芬兰已开始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付诸实践,对一部分人进行积极思维方面的训练。芬兰医学会为芬兰南部城市埃斯波的居民及市政机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体检,不仅检查传统项目,还调查了思维方式,并通过调查数据测算受试者的寿命,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方法。

为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训练积极的思维方式,芬兰心理学专家建议人们转换角度看问题,心存感恩,沉浸于美好的事物,摆脱失败的阴影,分享他人的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猜你喜欢
心脏病心态疾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还是“看掐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