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比较研究

2017-06-10 07:14杨庆玲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婚恋单身学历

郑 蓉 杨庆玲。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社会性别视角下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比较研究

郑 蓉*杨庆玲。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状况,通过SPSS分析,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比较男女恋爱压力大小以及应对恋爱压力的方式的不同。结果发现:两性在寻找恋爱对象时由于学历高带来的压力都很小。但是女生担心自己学历太高而不好找对象的压力比男生大,在学业压力的性别比较中,男女两性对学业的压力都相对较大。男性平均压力值比女性平均压力值大,但二者压力相差甚小。关于家庭及朋辈群体压力,男生由于父母催促解决个人问题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女生。“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谈恋爱或者结婚了,使我感到有压力”—对这一事件的经历或者想象经历此事件给男来的压力相对较小,女生压力较大。关于单身的自我感受,“我经常会想到自己还处于单身中”—女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均值大于男性。

社会性别;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

一、问题的提出

恋爱压力是指个体在感觉到婚恋问题存在时在身心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和情绪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群体逐渐感受到扩招带来的冲击,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催生出的其他问题使研究生处于不同程度的压力状态。研究表明,当前硕士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比本科生严重,且他们的焦虑总分均值明显高于成人常模。他们不仅要承受比本科更大的学习压力,还要承受谈婚论嫁阶段的婚恋压力。在研究生阶段,个体的身体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心理上又处于渴望亲密情感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择偶愿望。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由于其学业和科研压力较之于本科时更大,时间和经历上的限制,社交范围的狭窄,使他们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较少,导致研究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恋爱对象,在加上父母亲友的敦促和来自周围朋辈群体以及社会舆论的刺激,给还未恋爱的研究生群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已有研究表明,约有67%的女硕士研究生感到较大的恋爱压力,25%的硕士研究生存在由恋爱压力而引起的恋爱焦虑情绪。由此可见,恋爱问题已然成为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恋爱和婚姻是研究生群体必须经历的人生里程,恋爱是婚姻的基石,如若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其学习、生活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如何减缓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需要了解其压力来源,才能对症下药。根据已有研究,编制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问卷,通过SPSS分析男女单身恋爱压力来源,比较男女压力大小的不同,提出减缓研究生单身恋爱压力的对策及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对我国高校女硕士生的婚恋问题的研究己经日渐成熟,研究的视角主要是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进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问卷编制、婚恋价值观念、择偶困境等方面。罗文萍(2012)以成渝两地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问卷,并对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的恋爱焦虑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其恋爱焦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周永红,石怡(2014)在文献分析和访谈法的基础上,形成初测问卷;对345名被试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炎症性因素形成正式问卷。结果发现: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共有三个因子: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三因素模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瞿新倩(2012)以我国社会文化为背景,依托高校现实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我国高校硕士人群的婚恋压力,寻找其影响因素,试揭示现阶段婚恋压力新特点及其应对措施,以期促进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刘冲(2014)以哈尔滨各高校未婚女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校未婚女硕士对婚姻挤压下的择偶观念、虚拟网络媒介交友、“剩女”的自我认知以及新兴的婚育观念的态度以及这些状况与高校未婚女硕士的婚恋焦虑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高校未婚女硕士婚恋焦虑的对策和建议。林丽,陆卫群(2009)通过分层抽样对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结论: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己经成熟。她们恋爱的主要动机是指向婚姻的,恋爱目的明确和务实;在择偶标准上,敢于颠覆传统,看重对方的内在涵养发展潜力,更具有长远眼光;对待与恋人间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明确,认为顺其自然,说明她们既认同西方的性解放观念,又没有被传统的性道德观所束缚。陆晓花(2016)通过问卷调查法对470名大学生的恋爱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试图发现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纵观国内有关婚恋问题的研究发现,近年来针对高学历青年的婚恋问题研究有逐增趋势,在婚恋观、婚恋态度以及婚恋压力对策建议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及婚恋压力对策建议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梳理文献资料的同时也发现,对于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的研究尚需进一步的丰富与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和女研究生群体上;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婚姻和恋爱两个方面来论述,而鲜有单独论及研究婚姻或者恋爱问题。本研究试图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研究生恋爱压力现状,以及男女恋爱压力和处理压力的方式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生应对恋爱压力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三、研究结果

(一)样本统计描述

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89%。其中男生65人,女性42人,各占样本总量的60.7%和39.37%。单身人数为63人,其中男生40人,男生23人。25岁以下43人,25-29岁20人,分别占样本的68.3%、31.7.文科类48人,理科类14人,其他1人,各占样本的76.2%、22.2%和1.2%。研一31人,研二30人,研三2人,分别占样本的49.2%、47.6%以及3.2%。独生子女20人,非独生子女43人,各占样本的31.7%和68.3%。城镇21人,农村42人,各占样本的33.3%和66.7%。内向型33人,外向型30人,各占样本的562.4%和47.6%。从来没有过恋爱经历的17人、有过1次、2次、3次以及3次以上的的人数分别为25人、14人、2人和5人,分别占样本的27%、39.7%、22.2%、3.2%以及7.9%。没有工作经历的45人,有过1-3年工作经历和3年以上工作经历分别为17人和1人,分别占研究样本的71.4%、27.0%以及1.6%。在选择婚恋对象时,能够接受相亲的42人,不能接受相亲的人数为4人,说不清楚的人数为17人,分别占样本的66.7%、6.3%、27.0%。您对对象学历的最低要求是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无所谓的分别占0人、6人、45人、6人、0人和6人。目前想谈恋爱的人数为62人、不想谈恋爱的人为1人,分别占样本的总量的98.4%和1.6%。

表1 重要人口学变量

(二)男女研究生婚恋状况比较

1.单身比重比较

在样本总体中,男生65人,女生42人,其中单身男生的人数为40人,占男生总数的61.5%,单生女生人数为23,占女生总人数的54.8%。在单生学生中,65%的男性学生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69.6%的女性学生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男生中有4人不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而女生中没有不愿意接受相亲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

2.压力来源比较

(1)自身压力。自身压力相关问题设置为“我会担心自己学历太高而不好找对象”,“我会担心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而急于找对象”,我会担心自己家境不够好而不好找对象”,“忘不掉过去的恋人”。在调查的对象中,女生担心自己学历太高而不好找对象的压力比男生大,这比较符合婚姻梯度理论。男生都比较倾向于找比自己学历低的女性,所以自身学历高,并不会对自身找对象带来压力。相反,女性研究生会因为自身的学历在寻找对象时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随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扩招,两性在寻找恋爱对象时由于研究生学历带来的压力都很小(=1.3<=1.65)。女性由于自身年龄而急于找对象的压力(=2.26)远远大于男性的压力(=1.78)。女生会由于担心家境不好而不好找对象的压力(=1.96)稍稍大于男性(=1.68)。男性由于忘不掉过去的恋人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女性(=2.33<=1.61)。

(2)学业压力。学业压力相关问题设置为“我觉得谈恋爱会影响我的学业,使我分心和烦恼”,“我的科研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我常常觉得疲于应付自己的学业”。在学业压力的性别比较中,男女两性对学业的压力都相对较大。“我觉得谈恋爱会影响我的学业,使我分心和烦恼”—在这一压力来源中男性平均压力值(=2.13)比女性平均压力值(=2.04)大,但二者压力相差甚小。“我的科研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对这一压力的比较中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相反,在“我常常都感觉疲于应付自己的学业”这一压力的对比中,女性压力比男性压力大(=2.3>=2.2)。

(3)家庭及朋辈群体压力。家庭压力相关问题设置为“父母催促我解决个人问题”,“父母强迫我去相亲”,朋辈群体压力操作化为“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谈恋爱或者结婚了,使我感到有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男生比女生大。男生由于父母催促解决个人问题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女生(=2.40>=1.61)。由于“父母强迫我去相亲给男女生带来的压力”都相对较小,说明父母都相对比较民主,相信研究生能很好地解决其自身问题。但男生由于经历此事件或想象经历此事件带来的压力比女生大(=1.7>=1.22)。“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谈恋爱或者结婚了,使我感到有压力)”—对这一事件的经历或者想象经历此事件给男来的压力相对较小(=2.18),女生压力较大(=2.35)。

(4)单身自我感受。单身的自我感受相关问题主要设置为“我经常会想到自己还处于单身中”、“被人问到为什么还没有谈恋爱,我常常会觉得尴尬”以及“我会为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恋爱对象而烦恼”,“我认为现代社会要想找到理想的伴侣是比较困难的”,“没有恋人周末很孤独”。“我经常会想到自己还处于单身中”—女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48,男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28,“被人问到为什么还没有谈恋爱,我常常会觉得尴尬”—男生经历此事件的平均压力为=2.13,女生经历次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00。“我认为现代社会要想找到理想的伴侣是比较困难的事”—女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平均值为=3.30远远高于男生的压力均值(=2.50)。“没有恋人周末很孤独”—经历此事件的男生的压力比女生压力小(=1.7=1.22)。

四、总结与讨论

单身学生中,65%的男性学生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69.6%的女性学生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男生中有4人不能够接受相亲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而女生中没有不愿意接受相亲方式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在调查的对象中,女性研究生会因为自身的学历在寻找对象时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随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扩招,两性在寻找恋爱对象时由于研究生学历带来的压力都很小。但是女生担心自己学历太高而不好找对象的压力比男生大,这比较符合婚姻梯度理论。男生都比较倾向于找比自己学历低的女性,因此自身学历高,并不会对自身找对象带来压力。在学业压力的性别比较中,男女两性对学业的压力都相对较大。“我觉得谈恋爱会影响我的学业,使我分心和烦恼”—在这一压力来源中男性平均压力值比女性平均压力值大,但二者压力相差甚小。“我的科研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对这一压力的比较中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关于家庭及朋辈群体压力,男生由于父母催促解决个人问题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女生。“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谈恋爱或者结婚了,使我感到有压力)”—对这一事件的经历或者想象经历此事件给男来的压力相对较小,女生压力较大。关于单身的自我感受,“我经常会想到自己还处于单身中”—女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48,男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28,“被人问到为什么还没有谈恋爱,我常常会觉得尴尬”—男生经历此事件的平均压力为=2.13,女生经历次事件的压力均值为=2.00。“我认为现代社会要想找到理想的伴侣是比较困难的事”—女生经历此事件的压力平均值远远高于男生的压力均值。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研究生的恋爱压力问题应该受到社会、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掌握研究生压力的产生的来源,比较男女单身研究生恋爱压力的不同,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引导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研究生的恋爱心理教育与引导;第二,为硕士研究生建立更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其单身心理压力;第三,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活动,扩大其人际关系的交往圈。

[1]林丽,陆卫群.在校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学理论,2009,32:152-154.

[2]刘冲.婚姻挤压下高校未婚女硕士婚恋焦虑及其调试[D].黑龙江大学,2014.

[3]周永红,石怡.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7:67.

[4]翟新倩.高校硕士研究生婚恋压力调查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陆晓花.47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10:1564-1568.

[6]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郑蓉(1993-),女,汉族,湖南邵阳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应用;杨庆玲(1992-),女,土家族,贵州沿河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

G

A

1006-0049-(2017)12-0004-03

猜你喜欢
婚恋单身学历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膨胀学历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
知识无力感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