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进展

2017-06-10 17:42安吉平王济蔡雄飞段志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土壤侵蚀

安吉平++王济++蔡雄飞++段志斌++颜蒙蒙

摘要:系统梳理了西南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总体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地表侵蚀现状、成因、治理措施等方面。喀斯特二元结构背景下存在地下土壤流失的观点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受限于研究技术方法,缺乏观测数据,地下流失途径、流失量及其危害仍不清楚。因此,寻求必要的技术手段,从流失途径和过程开展野外观测是今后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喀斯特;二元结构;地表土壤侵蚀;地下土壤流失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9-1605-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9.002

Research Progress of Soil Loss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Southwest Karst

AN Ji-ping,WANG Ji,CAI Xiong-fei,DUAN Zhi-bin,YAN Meng-me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progress of soil loss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southwest kar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the soil erosion in karst mountainous started late, and the basic research is lagg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have focu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face erosion,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view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in the context of karst diploid structur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st scholars. However, limited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lack of observational data, the way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the amount of loss and its harm are still unclear. Therefore, seeking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the necessary field observation from the way and process of loss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soil loss under karst structur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karst; dualistic structure; surface soil erosion; underground soil loss

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的研究总体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可选取的技术方法有限,通过CNKI期刊网的篇名对“喀斯特/岩溶与土壤流失”进行检索,得出已发表的文章共18篇,最早在2004年涉及1篇。虽然近年来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问题逐渐被引出,地下岩―土―水―生物作用机理与多尺度土壤流失过程已备受关注,部分学者开始把研究方向逐渐由地表转向地下,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下土壤流失方式[1-5]。但是由于喀斯特独特的二元结构背景,使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侵蚀现状的宏观性或定量分析评价,而基于侵蚀量、过程、流失途径等方面的观测和试验研究较少,不能客观揭示喀斯特山区复杂地理条件(二元結构及其相应的三维空间)下的土壤流失机理。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旨在引起同行及相关研究机构对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机理的更多关注。

1 喀斯特二元结构及其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1.1 喀斯特二元结构

特殊的地质与气候等条件构造了南方喀斯特地区地表和地下的不同形态,宏观和微观的多孔介质(裂隙和洞穴)以及地表、地下各种蚀余、堆积形态组成了不均匀的“二元结构”[6,7](图1)。岩溶地质地貌和岩溶水共同塑造了喀斯特二元结构,二元结构的发育又产生了喀斯特独特的岩溶地貌,也为岩溶水的存储和流动提供了场所。

1.2 二元结构及其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西南喀斯特地表的地貌陡峻而破碎,有较大的地表切割度和地形坡度,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潜能[8],其裸露岩面还能形成一种特殊的产流、汇流机制[9]。此外,喀斯特独特的二元结构,使该地区存在特有的地下土壤流失方式[2]。降雨和地表径流使坡地表土被剥蚀,地表会产生面状侵蚀(包括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和沟状侵蚀[10]。此外,由于地表径流夹带被侵蚀的土壤会沿着岩溶裂隙、管道、落水洞等向地下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流失量很小,形态上主要有浅沟和切沟,而冲沟较少发育[11],不足以构成黄土高原似的千沟万壑的景观。在部分人眼中的山清水秀的喀斯特地貌,也因独特的二元结构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2 喀斯特地表土壤侵蚀研究

2.1 喀斯特地表土壤侵蚀现状

陈晓平[11]认为滇东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已处于极严重的潜在危险程度,以中、强度侵蚀为主。林昌虎等[12]认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再加之外部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诸因素所致。苏维词[13]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划分为石漠化、土壤贫瘠化、土壤结构性恶化3种类型。彭建等[14]采用埋桩、修建沉沙池等方法,发现了花江喀斯特峡谷区的土壤侵蚀量远小于大多数喀斯特地区,并认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已濒临无土可流、生态环境极其恶化的地步。蔡雄飞等[15]指出喀斯特地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加上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由于长期受强烈的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导致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二元结构的发育,强降雨会加深土壤侵蚀强度并伴随土壤流失[16]。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喀斯特地区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问题已十分严重,虽然已有学者对其产生的因素、危害、治理措施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并且“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传统农业方式正在向现代化转变,但是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存在已久,以及喀斯特独特的二元结构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难以迅速恢复,故有关土壤侵蚀的问题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2 喀斯特地表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2.2.1 地质地貌 第三纪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奠定了层面多、坡度大、切割深、垂向喀斯特发育剧烈的碳酸盐岩山地环境,该环境中高山深谷、峰丛、洼地的正负地形格局显著,增大了土壤的局部聚集和广泛分散的程度,为土壤侵蚀提供了动力潜能[17-21]。此外,喀斯特地区岩溶发育程度和地层组成可以决定土壤侵蚀发生的强度[22-25]。

2.2.2 气候条件 中国南方喀斯特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降雨量大且集中,明显的季节性干湿交替特征不仅为土壤侵蚀提供了动力条件,还加大了碳酸盐岩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促进了喀斯特地区二元结构的发育,使可溶性岩石的孔、裂隙增大,相同的土壤进入扩大的“筛孔”时,会使喀斯特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抗蚀性减弱[26,27]。此外,大部分土粒随降雨地表径流作局部空间位移,淀积于低洼部位,表现为土壤逐渐向裂隙、溶洼地集聚,使得岩溶地区土壤分布极不均匀,土层厚度悬殊[28,29]。

2.2.3 植被因素 曾有学者指出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并揭示了其与土壤侵蚀的内在规律[30-34]。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地表水漏失及其富钙偏碱的环境,导致其植被具有喜钙性、耐旱性和石生性,许多喜酸、喜湿、喜肥的植物在这里都难以生长[35]。此外,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也降低了森林植被―土壤系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36,37],该区域的植被一旦被破坏,生态环境就会迅速逆转,很难恢复,这也体现了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38-40]。

2.2.4 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抗蚀性越弱。由于石灰土表层集中了土体绝大部分的有机质,表层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降低,一旦富含有机质和植物养分的表土层被剥蚀,土壤抗蚀抗冲能力将明显下降,其保水保肥性能也会减弱[19,41]。

2.2.5 人类活动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的开垦用于耕种、道路建设、城市建设等),超过了土地承载力,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了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如王亚红等[42]2006年通过对贵州石板桥水库沉积物的矿物磁性特征的解译得出结论,在1960-2002年间,人类活动是影响这一水库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的最重要的因素。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反思,人类活动的干扰加重了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岩石裸露使水力侵蚀作用更大,二元结构更为突出。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诸多,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人类活动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其中地质和气候因素共同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而这些自然因素又相互影响,进一步决定了该地区脆弱的自然环境。此外,这种脆弱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43]。

2.3 喀斯特地表土壤侵蚀的治理措施

苏维词[44]在结合西南岩溶山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要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通过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来加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的建设,以便降低对土地资源的人口压力;其次是开通绿色产品加工业,以便提高经济收入量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然后是开发特色旅游业(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点及少数民族风情),以便丰富经济来源。高渐飞等[45]提出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坡耕地“林―草”、“林―粮”、“粮―草”间作及轮作复合经营和建立城郊型混农林草牧(禽)业模式,初步形成引领小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颜萍等[16]提出了以地表水系为中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典型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生态移民治理模式,为进一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面对日益严重的喀斯特生态问题,人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即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基本方针,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努力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但喀斯特地区不仅仅是土壤侵蚀问题,其独特的二元结构下造成的地下土壤流失问题也是该地区生态恢复缓慢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地下土壤流失问题及治理措施也需要更多学者们的关注。

3 地下土壤流失研究

3.1 地下土壤流失研究现状

刘志刚[46]于1963年提出了广西都安县石灰岩地区特殊的地下水土流失方式。Jones[47]通过地衣测年证明土壤沿溶沟消失。Bell等[48]通过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了灰岩区土层丢失的证据。肖佐文[49]把粤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形式分为地表的坡面溶蚀面状流失和地下的洞穴溶岩流失,并认为后者通常是一种被人们所忽视的隐患流失形式。张信宝等[50]在2007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喀斯特坡地的流失方式不仅有地面流失,还有地下漏失。据2009年周念清等[5]的研究成果显示,喀斯特地区漏失以水和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很大部分进入了河流,也有部分通过溶洞或落水洞漏失到地下暗河,在地下运移或沉积。曹建华等[51]认为,在喀斯特坡地的碳酸盐岩层面、节理等地方容易被水侵蚀形成孔、裂隙,会造成少量的土壤流失,其大部分是通过短距离的坡面运移至低洼处的落水洞、漏斗,然后汇入地下河。严冬春等[52]通过对岩溶丘陵坡地土壤剖面中的137Cs的分布研究,发现在取样点2、3的10 cm深处137Cs质量比活度突然降低,說明在该处存在土壤颗粒向下渗漏现象。

近几年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对地下土壤流失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地下土壤漏失的概念以及土壤流失的途径是沿着孔、裂隙以及漏斗和落水洞进行的。但是由于喀斯特地下土壤流失的研究起步太晚,而且在其二元结构的特殊背景下,相关研究的开展还存在很多的局限,导致目前的研究数据匮乏、技术落后、成果甚少,故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去关注。

3.2 喀斯特地区二元结构地下土壤流失因素

3.2.1 岩性 地层岩性不仅决定着土壤理化性质、抗蚀性、土壤剖面特征等,而且对水土流失强度及石漠化有着直接的影响[53]。西南地区是中国碳酸盐岩分布最集中、喀斯特发育最典型的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是喀斯特山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重要成土机制[2]。

3.2.2 地质地貌 地质构造会加大对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切割作用,使地表大面积被切割,以及所产生不同坡向和不同坡度的地形,为土壤流失提供了动力潜能。在宏观方面决定了大地貌的类型和特征,进而影响了地表物质和地表径流的产生与分配,导致了土壤流失;在微观上直接影响岩溶孔(裂)隙介质的发生与拓展,加速由于岩溶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下水土流失[2]。

3.2.3 土壤因子 土壤是土壤流失发生的主体,是被侵蚀和被流失的对象[54]。喀斯特地区成土速率低,土层薄且分布不均,土壤剖面多为A-B-D型,缺乏C层,碳酸盐岩母岩与土壤之间存在明显的硬软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差,一遇较大降水,或是地表水下渗以后,很快在这一接触面上产生侧向径流,使得土层更加松散,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块体滑移,其中土壤细小颗粒随水流进入地下,导致地下土壤流失[2,38,47,55,56]。

3.2.4 降水因子 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皆对地下土壤流失有影响。根据水力作用所导致地表物质形成的不同侵蚀形态,分别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因岩溶下垫面透水性强,加上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内广泛发育岩溶孔隙以及地下河网,致使岩溶水文过程分为地表与地下两大部分,通常地下岩溶水文过程占主导地位[39]。岩溶地下水一方面溶蚀、侵蚀或拓宽空穴介质,使灰岩溶蚀残余物以及上覆土壤随地表水进入并残积于空间介质中;另一方面,又携带搬运它们,不斷让出新的空间,使土壤流失过程不断进行[56]。

3.2.5 植被 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中土壤贫瘠、地下水发育、旱涝频繁和其富钙偏碱的环境等,导致该地区植被生长缓慢,群落的自我调控力弱[2,43]。此外,植被退化加剧了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降低了土壤水稳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土流失的不断进行。解明曙[57]对白榆林根系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在土壤中交织穿插,增强了土壤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土壤的抗冲能力,可抑制地下水土流失的发生。可见,良好的植被覆盖是防治地下水土流失的关键。

由于喀斯特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其地下土壤流失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目前还无法详细地观察与描述,只能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理性地分析。对于喀斯特地下土壤流失因素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去支撑实验研究,然后得出实验数据去证明。

3.3 喀斯特地下土壤流失特点

3.3.1 间断性和突发性 喀斯特地区土壤总量少,土层浅薄,受季节性降雨、流水侵蚀、重力势能等作用的影响,地表水夹带松散的土壤渗入裂隙、管道、落水洞等具有间断性和突发性。

3.3.2 危害的多样性和潜在性 地下土壤流失可能会堵塞岩溶裂隙或管道,从而引起洼地与盆地涝灾。其次,地下土壤流失还可能会造成地下河流的污染,难于治理。第三,地下土壤流失会促使岩溶地下地貌的发育,使地表塌陷,造成危害和损失等。

3.3.3 流失的多样性 水土资源从地表渗入地下空间后的土壤由地下流失进入洞穴的方式有3种:土壤沿彼此相通的裂隙和管道进入洞穴;土壤由洞口直接被水流冲入洞穴;土壤随地下河带入洞穴并沉积[58]。

3.4 地下土壤流失危害

3.4.1 引起洼地和盆地涝灾 地下土壤流失可能会堵塞岩溶裂隙或管道,雨季时,强大的雨水无法通过管道或落水洞及时汇入地下,从而引起洼地与盆地的涝灾。此外,被堵塞的管道也有可能改变地下水文系统,导致原有泉水断流,造成人们的饮水困难。

3.4.2 造成地下河流的污染 地表径流夹带被侵蚀的碎屑物或土壤向地下流失过程中,地表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固体废物等,通过溶于水或吸附于土壤表面的方式汇入地下河,从而造成地下河流的污染,并且在喀斯特独特的二元结构下,以目前国内外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3.4.3 缩短地下水利工程使用年限 由于喀斯特独特的二元结构下,地表难以存储水,并且在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情况下,地下水利工程被不断引用,巨资修建了一系列地下水库,解决了当地用水困难的问题,但是地下土壤流失会使土壤或泥沙不断地堆积,从而减短地下水库的使用寿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地下土壤流失也可能会磨损和影响地下水利工程。

3.4.4 加重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土壤流失不仅使地表土壤更稀缺,还使地表植被率更低,导致人们可利用的水土资源也越来越少,石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越来越困难。这是一种无止境的、可怕的恶性循环。

4 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是研究技术方法单一,缺乏观测数据,无法计算地下流失量。目前针对地下土壤流失的监测方法较少,虽然GIS、遥感、同位素示踪等相关技术都已逐步被运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43,52,59-61],有关喀斯特地区的相关研究中均有提及特殊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地下土壤漏失或地下水土流失,并指出土壤沿岩溶孔(裂)隙、管道、落水洞、地下河等途径流失,但都缺乏实测数据去支撑,由于喀斯特地下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地下土壤流失的研究工作开展受到了巨大的局限性,这些研究方法与技术都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与技术能适合整个喀斯特地区地表和地下的土壤流失监测。此外,特殊的地下土壤流失方式是加重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对于地下土壤流失量占总的土壤流失量的比例、地下水土流失的土壤侵蚀模数以及地下土壤流失测量的具体模型的研究都极少。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将是今后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针对性的研究方法才能突破喀斯特二元结构的局限性,得到更多更有效的研究成果。

二是地下流失途径尚不清楚。由于岩性特征、岩层分布特征、孔(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地下河分布特征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地下土壤流失的途径尚不明确,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准确判断,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李晋等[62]通过王小寨小流域的小庙山地下河断面的连续监测结果得出,在2009-2010年,该流域的土壤地下流失速率为0.42 t/km2,仅占地表―地下土壤流失总量的0.81%。由于王家寨小流域受到了人为干扰,落水洞旁的挡墙阻止了土壤的流入,导致了该地区的土壤流失量很小。因此,地下流失途径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此外,落水洞是导致土壤向地下流失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故对于落水洞的防治措施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三是地下土壤流失的危害。喀斯特地区地下土壤流失不管是对生态环境还是人类生活都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但是目前对于地下土壤流失危害的研究甚少,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都不够高,故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是防治的关键,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个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 魁,马祖陆,蔡德所,等.我国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2011(9):30-32.

[2] 王恒松,熊康宁,刘 云.喀斯特区地下水土流失机理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9(8):11-14.

[3] 岳坤前,顾再柯,李 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下水土流失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5(5):58-61.

[4] 陆冠尧,李 森,魏兴琥,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退化过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3,27(2):20-25.

[5] 周念清,李彩霞,江思珉,等.普定岩溶区水土流失与土壤漏失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7-11.

[6] 张殿发,王世杰,周德全,等.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内动力作用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1-5.

[7] 袁道先.中国岩溶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8] 張殿发,王世杰,周德全,等.土地石漠化的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及其驱动机制——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为例[J].农村生态环境, 2002,18(1):6-10.

[9] 李阳兵,王世杰,李瑞玲,等.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石漠化成因初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6):37-42.

[10] 岳树堂,申万明,乔光建.河北省土壤侵蚀类型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3):83-87.

[11] 陈晓平.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特性的分析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7,3(4):31-36.

[12] 林昌虎,朱安国.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与防治[J].水土保持研究,1999,6(2):109-113.

[13] 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防治[J].中国岩溶,2001,20(3):217-223.

[14] 彭 建,杨明德.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水土流失状态分析[J].山地学报,2001,19(6):511-515.

[15] 蔡雄飞,王 济,雷 丽,等.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81-84.

[16] 颜 萍,熊康宁,王恒松,等.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2016(1):54-58.

[17] 熊康宁.新构造运动对贵州锥状喀斯特发育的影响[J].贵州地质,1996,13(2):181-186.

[18] 袁丙华,毛 郁.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5):46-47.

[19] 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393-2398.

[20]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中国岩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1] 卢耀如.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模式[J].地理研究,1986,5(4):25-34.

[22] 曹建华,袁道先,裴建国.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3] 李瑞玲,王世杰,周德全,等.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空间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3,58(2):314-320.

[24] 孙承兴,王世杰,周德全,等.碳酸盐岩差异风化成土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J].矿物学报,2002,22(4):308-31.

[25] 姚 智,张 朴,刘爱明.喀斯特区域地貌与原始森林关系的讨论-以贵州荔波茂兰、望谟麻山为例[J].贵州地质,2002,19(2):99-102.

[26] 白占国,万国江.贵州碳酸盐岩区域的侵蚀速率及环境效应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1):1-8.

[27] 蒋忠诚.中国南方表层岩溶带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热带地理,1998,18(4):34-39.

[28] 郑永春,王世杰.贵州山区石灰土侵蚀及石漠化的地质原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5):461-465.

[29] 周游游,时 坚,刘德深.峰丛洼地的基岩物质组成与土地退化差异分析[J].中国岩溶,2001,20(1):35-39.

[30] BU C F,WU S F,YANG K B. Effects of physical soil crusts on infiltration and splash erosion in three typical Chinese soi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4,29(4):491-500.

[31] ZHANG G H,LIU G B,ZHANG P C,et al.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parameters on runoff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in patterned Artemisia capillaris plots[J].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3):352-360.

[32] ZHAO L S,LIANG XL,WU F Q. Soil surface roughness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runoff and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4):400-409.

[33] CARGUELLES A C,JUNG M,BMALLARI K J,et al. Evaluation of an erosion-sediment transport model for a hillslope using laboratory flume dat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6):647-655.

[34] IGWE C A,UDEGBUNAM O N. Soil properties influencing water-dispersible clay and silt in an Ultisol in southern Nigeria[J].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2008,22(4):319-325.

[35] 李德文,崔之久,劉耕年,等.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J].中国岩溶,2001,20(3):183-188.

[36] 孙承兴,王世杰,周德全,等.碳酸盐岩差异风化成土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J].矿物学报,2002,22(4):308-314.

[37] 曹建华,袁道先,潘根兴.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37-44.

[38] 杨明德.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 2(1):21-29.

[39] 韦启璠,陈鸿昭,吴志东,等.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石灰土的地球化学特征[J].土壤学报,1983,20(1):30-42.

[40] 李 坡.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资源特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35-37.

[41] 唐益群,张晓晖,周 洁,等.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机理研究:以贵州普定县陈旗小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0, 29(2):121-127.

[42] 王亚红,霍豫英,吴秀芹,等.贵州石板桥水库沉积物的矿物磁性特征及其土壤侵蚀意义[J].地理研究,2006,25(5):865-876.

[43] 李 晋,熊康宁,李晓娜.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殊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227-233.

[44] 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模式[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2):29-32.

[45] 高渐飞,熊康宁,苏孝良.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1, 31(2):117-121.

[46] 刘志刚.广西都安县石灰岩地区土壤侵蚀的特点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J].林业科学,1963,8(4):354-360.

[47] JONES R J. Aspects of the biological weathering of limestone pavements[J].Proceedings of Geologists′ Association,1965,76(4):421-434.

[48] BELL M,LIMBREY S. Archaeological aspects of woodland ecology[J].BAR International Series,1982,146(2):115-127.

[49] 肖佐文.论粤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问题[J].广东水利水电,1992(4):31-37.

[50] 张信宝,王世杰,贺秀斌,等.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土壤蠕滑与岩溶坡地的土壤地下漏失[J].地球与环境,2007,35(3):202-206.

[51] 曹建华,蒋忠诚,杨德生,等.中国西南岩溶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12):40-45.

[52] 严冬春,文安邦,鲍玉海,等.黔中高原岩溶丘陵坡地土壤中的

137Cs分布[J].地球与环境,2008,36(4):342-347.

[53] 张信宝.造林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的科学检讨及建议[J].人民长江,2004,35(10):6-7.

[54] 凡非得,王克林,熊 鹰,等.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11,31(21):6353-6361.

[55] 李阳兵,王世杰,魏朝富,等.贵州省碳酸盐岩地区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空间分布[J].地球与环境,2006,34(4):36-40.

[56] 张冬青,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77-79.

[57] 解明曙.林木根系固坡力学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0, 4(3):7-14.

[58] 李 晋,熊康宁.岩溶洞穴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9(2):16-18.

[59] 魏兴萍,袁道先,谢世友.运用137Cs与土壤营养元素探讨重庆岩溶槽谷区山坡土壤的流失和漏失[J].水土保持学报,2010, 24(6):16-19.

[60] 李 豪,张信宝,白晓永,等.桂西北喀斯特丘陵区峰丛洼地小流域泥沙堆积的137Cs示踪研究[J].泥沙研究,2010(1):17-24.

[61] 白晓永,王世杰,陈起伟,等.贵州土地石漠化类型时空演变过程及其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5):519-618.

[62] 李 晋,熊康宁.喀斯特小流域地下水土流失观测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2(6):38-40.

猜你喜欢
喀斯特石漠化土壤侵蚀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环境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海坛岛土壤侵蚀问题研究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大别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