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及精神文化内涵浅析

2017-06-10 12:46李艳红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哲理文化内涵

李艳红

摘 要:中国古代园林历经先秦至明清几千年的发展与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布局理论,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同时园林凝聚着中国古人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体验及智慧,蕴含着人对自然的丰富深厚的追求和向往,对山林野趣的理解和诠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构筑和建造。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 文化内涵 哲理

中国古代园林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自然山水式园林”,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中国古代园林的最高境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开”。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简况

商周时代,初期造园阶段园林的形式是囿。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并开始模仿自然山水,人为造山。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发展转折时期,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及文学艺术的探求,使园林风格崇尚自然,促进了园林艺术的转变。贵族官僚的私家园林表现出了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而文人名士的园林则表现出归隐山林、追求怡性畅情的倾向。

唐宋时期,园林已达到成熟阶段,这时期的园林除为满足居憩游的功能之外,人们已更注重园林陶冶情性、抒发襟怀的功效。珍奇花木,满园皆是,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结合,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明清时期,园林则已多是溶豪壮、雅逸、俗乐于一体,造园已达到“意境高超,笔法简练”的高度。这一时期文人著书立说成为一种时尚,多有刊行问世讨论园林问题的鸿篇巨作。这些专职从业文人和工匠出身的造园师汇合成一股新的推动力量,激发了造园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近现代时期,中国古代园林已然开始衰微,同时自然风景区便于开始凸显。中国古代园林的萌生和发达,完全是为当时帝王、官宦、富商和文人服务的,用人工的办法来完成所谓“非常之观”,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在近现代社会里,人们思想改变了,交通发达了,回归自然成为可能。人们以极大的热情要求寻访自然风景和自然风景区。因此中国古代园林的衰微也是必然的了。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化艺术特征

(一)造园强调“师法自然”,顺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同时也强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要求,高于自然,融于自然。造园力求在总体布局、组合上要合乎自然,每个山水景象要合乎自然规律,分隔空间强调融于自然,园林建筑强调顺应自然,树木花卉强调表现自然等。

(二)刻意表现自然式山水风景的特点,园林布局有定法而无定式。我国古代园林深受我国文化传统和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寄情于景的特点,以客观存在的山水为范本,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将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缩移摹写,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在整体布局上,充分利用原有山水形胜,在空间处理上,则追求分割、通连、伸缩、虚实等手法,使大者不感其旷,小者不觉其促。

(三)创造出一种可以游玩、可以居住、可以聚会的生活空间环境。园林是根据现实之中的实物实景,并依照自己的理想建造出来。是古人为满足寄情山水、雅好自然的需要而创造的最佳生态环境。历代官宦、文人也都把园林作为修身养性、隐居生活及怡养天年的最佳环境。

(四)追求“生境”、“画境”、“意境”三种境界。中国古代园林最突出的特色并不仅仅在于巧妙、精湛的规划设计,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刻意味,也就是意境文化。宗白华先生在他的著作《美学与意境》当中说道:中国园林无论是借景,对景,隔景还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

园林文化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是物化了的文化伦理和审美意识,能够形象地传达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囿,老子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治”、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的隐逸风格,以及唐宋的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明清的精雕细琢、意境高超。经过漫长的文化积淀,使我国古代园林从建园者到赏园者,无不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哲学的深奥。

(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使中国古代园林蕴涵人生理想、美学意识和人文关怀。儒家文化倡导“仁山智水”、“安贫乐道”等思想及文人名士的“身在野而心在朝”的抒情情结,深刻地影响着历代文人名士。文人士大夫在园林设计上更追求“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融于自然。不可概述为追求“天人合一”。因为明确提出“天人之间,合而为一”观点的是西汉的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核心是“君权神授”,主要目的是为巩固汉代的封建统治。但是“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因此中华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走的是一条“循天道”的路线。园林这一本质与孔子的礼乐人生架构互为表里并演变为人格养成和心灵净化的现实教育环境。

(二)释、道文化使中国古代园林富含人生韵味、生活哲理。中国古代园林将佛教思想中对于美的表达、美的传播、美的享受融入中国园林设计之中,使人们在园林之中能够感悟佛理,体悟生死轮回的道理。认为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的摆放,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内心的佛性。这种审美观,与中国古代园林在艺术境界追求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相契合。通过精心创造出这种浑然天成的美,来带给人们平和、寂静的心境。

道家思想重视清静无为,追求“自然而然,无为而治”,倡导个体自由。在人与自然的循环中,达到合一,摆脱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将自然山水拟人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则表现出归隐山林、追求怡性畅情的倾向,强调人心之审美。如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 中的“情在辞外”、“物色尽而情有余”,东晋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中国园林意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也符合作为道家思想的物我之观念。通过对于物的审美,升华到人对于自然的审美。

(三)辩证思想使中国古代园林更添情趣、提升境界。中国古代园林遵循虚实相生、置阵布势的章法。正如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四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不仅在‘周回去折四字,又在地广石多,徒烦工整。”园林结构就虚实而言,山为实、水为虚;景处为实、空处为虚;现于显要景观为实、藏于假山屋后隐景为虚等。就曲直而言,曲为主,直为辅。就大小而言,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就开合而言,小园林的水以集聚为主,让人有宽阔连续之感,大园林的水以分散为主,有连绵不尽之意。这种把大自然景色经过取舍、提炼、加工、概况以后形成的园林更具境界。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6.

[2]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规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07(2).

[3]吕锡琛.道家思想对于调冶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36(1).

[4]刘彤彤.中国园林化教育环境的场所精神及其文化传统浅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猜你喜欢
哲理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