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诗性风格”电影的当代意义

2017-06-11 17:15朱艳邵璐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侯孝贤诗性诗意

朱艳+邵璐

【摘 要】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他始终坚持用镜头说话,背后所体现的是他始終如一的艺术追求,即深邃而隽永的诗人底蕴。他也始终关注冷峻而渺小的人生,以及人在面对现实无情时的那种质朴的坚持和温情。可以说,他的作品一脉相承,共同汇聚成了他独一无二的影像世界。本文将其电影所呈现的“诗性风格”在当今社会的影响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侯孝贤;诗性风格

不可否认,侯孝贤在业内一直都是一个饱受赞誉的导演。他是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主将,是台湾本土最具有个人标识的导演,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十分浓厚的个人风貌,注重关注个人本身,被人称为最懂中国人生活的导演。他和另外几位同时期享誉国际电影界的台湾导演不同,他的作品始终夹杂着浓厚的台湾本土气息和历史底蕴,他像一个隐然于世的旁观者,或在田野山间,或在某个小巷深处,或在某种无意为之的情绪里,始终宁静而致远地抒写静默式的古典美学,静观人生沧桑变幻的心境,寄情于无为胜有为的生活禅意。

一、侯孝贤“诗性风格”电影的现状

诗意的美是侯孝贤所一贯追求的,他电影里的画面总是美轮美奂,他对画面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完美得容不下一点杂质,正如李安对他的评价:“他拍电影是个有洁癖的人。”这也正好说明了侯孝贤对于电影创作的极高要求。他的镜头运动总是沉而缓,时常给画面留白,也给观影者更多思考的空间;他的配乐总是诗情画意,充满东方美韵,给他本来就美到屏息的画面锦上添花;他的叙事又总是如散文诗般没有章法,规避戏剧冲突,生活片段的随机剪辑更为影片平添浓浓诗意。他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给予了每一个观影者一双上帝的眼睛,他避免让戏剧此起彼伏的张力限制观影者的思考,让每一个观影者能够更注重生活的美好,并对生命的真谛进行反思,这种对反思精神的追求也恰好是当今社会以及电影市场所缺乏的。

中国的电影如今以市场为导向,观众看多了好莱坞式的“大片”,以至于对电影产生错误的刻板印象,似乎认为场面宏大、制作昂贵、带有刺激性、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感强的才是好电影,导致了电影市场一味追求流于表面的刺激感,而不注重影片的思想性,诗意电影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但是,诗意电影一般审美情趣较高,影片讲究韵味而非冲突,通常都关注生活、关注人的感受本身,因此,我们需要浅显但娱乐的影片来放松,但更需要优秀的文艺电影来提升我们审美情趣,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

二、诗意电影发展的局限性

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像侯孝贤这样专注于诗性风格电影的导演,已经为数不多,当今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不惜以丑,以恶俗来占领市场,这些一心为艺术的导演们无疑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与此同时,侯孝贤“诗性风格”的发展之路也有一些局限。当今的文艺片市场略显萧条,且无法完全脱离明星效应。后工业时代是以消费为主导,投资方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大批量的产出电影,来获得来自受众的高收益。而侯孝贤追求自然的表达,甚至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常常启用非专业演员以达到他所理想的效果,这与当下市场的票房的迎合相违背,相对于他的创作而言,就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而言,要想兴旺发达,不仅需要扎实的电影基础,同时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好莱坞之所以能成为电影的大本营,不仅得益于完善的工业体系,同时它的实验电影、地下电影和商业电影一样,都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电影产业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使得好莱坞的市场多元发展,并充满活力,这也促成了美国电影的长盛不衰。从当下中国商业电影的运营模式来看,只是对电影巨头好莱坞的模仿与XX,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体系,只注重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运营与宣传模式,却没有在意美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忽视了像侯孝贤这样的作者电影的发展。另外,观众的审美情趣总体偏低,不能够完全欣赏或理解侯孝贤的诗性风格的内涵,甚至过分的排斥导演的纳西索斯情结,否认艺术家们对艺术的钟情与执著,也使得许多诸如侯孝贤这样的导演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侯孝贤诗性电影风格发展的局限性。

三、侯孝贤“诗性风格”的商业反思

侯孝贤的电影总是“说”的很少,但表达的很多,与很多导演不同,他从不先入为主地去引导观影者思考,而是以散文诗式的碎片化拼接方式来挖掘生活中更多的诗意,他始终关注冷峻而渺小的人生,并从中发现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而选择质朴的坚持,这种对生活本身的禅意的探讨也正是当今电影市场中商业电影所缺少的。不能一味地想着获取经济利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者,应考虑到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积极作用。

侯孝贤的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台湾电影的代表。他将其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东方审美视角融入电影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备受瞩目,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华语电影的发展。侯孝贤对于艺术孤注一掷,与整个时代的商业与技术相抗衡,只为追求更诗意的电影。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而拒绝诗意电影,这无疑会给华语电影的发展带来重创。期待有更多像候导这样怀有质朴之心的诗意导演,多拍好的文艺电影,为电影市场注入更多诗意之风。

作者简介:

朱艳(1993-),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邵璐(197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媒体艺术,设计心理学。

参考文献:

[1]李相.儒梦人生——侯孝贤电影的作者特质[J].当代电影.2006,(5).

[2]李宁.从奇观到真实:武侠电影的美学新变——以电影《刺客聂隐娘》为中心的考察[J],2015,(18).

[3]白睿文.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侯孝贤诗性诗意
诗意地栖居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宿主”与“蛔虫”
侯孝贤影像中的帮派江湖
被耽搁的诗意
22年了,她才是侯孝贤背后的女人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