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乒乓球实战能力的研究

2017-06-11 07:38金何琳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生

金何琳

摘要:目前,发展小学生乒乓球的实战能力,基本上采用多球训练、步伐训练、陪练训练等训练方法,通过反复机械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巩固了小学生的单个技术,但易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技术的处理应变能力,这一状况若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势必影响到小学生乒乓球综合实战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浣纱小学乒乓训练班的学生进行“比赛训练法”的教学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比赛训练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比赛训练法;乒乓球实战能力

理论上,比赛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比赛条件进行练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在我国高校的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和速滑运动中都进行了相关的尝试研究,而对提高小学生乒乓球实战能力的训练领域探究较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对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5-6年级学生30名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相仿学生(男队员18名,女队员12名)所采用的比赛训练法。

(一)调查法

就现阶段我国小学生乒乓球训练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传统训练模式下所出现的问题,随机对6名长期从事小学乒乓球教学的教师和5名小学生乒乓球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三)实验法

A实验对象

实验前组织一次男女组大循环比赛,根据比赛成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男女生平均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每组9位男生,6位女生。

B实验时间

2015年11月26日至到2016年2月1日,每周6次课,每次课120分钟(含10分钟休息),总计60学时的训练教学。

C实验地点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乒乓球训练馆。

D实验分组

在该教学实验之前,安排男18名、女12名小学生分别进行大循环比赛,实验分组时,为保证两组学生的竞赛实力大致相当,将奇数名次的学生设为对照组,偶数名次的学生为实验组。

E实验设计

为了公平和排除实验其他变量的干扰,实验前对浙江诸暨浣纱小学乒乓球训练馆的18名男生和12名女生男女分开进行一次大循环比赛,比赛一律采用11分制,3局2胜制形式进行,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大循环后将男生和女生的比赛成绩进行依次排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实验分组。实验组的学生在常规传统训练法的基础上,将采用比赛训练法进行教学。(计划要求见表1):

E比赛法规

但本教学实验中所采用鸣哨升降比赛法,无规定分制比赛,教练员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控制好比赛时间,通过鸣哨结束所有比赛,再让学生自行轮换。

F实验条件的控制

教学实验严格控制实验因素,实验组除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外,在教学时间、教学条件、授课教练、考评等方面均控制和对照组相同。

G實验假设

运用比赛训练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在进行60课时的教学实验前,根据赛前大循环成绩,已将这30名学生进行平均分组,两组小学生的实战能力相当。实验后,组织第二次男女分组大循环比赛,从而进行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对比以及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的对比。

将第二次男女大循环比赛名次进行积分,得分按总人数确定,男生18人,男生第一名计18分,以此类推,最后一名得一分(女生同上)。运用SPSS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得到各组间的差异性检验表。

表2结果显示,通过试验后,实验组男生的得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说明采用比赛法后的实验组男生的实战能力优于对照组。

表3结果显示,通过试验后,实验组女生的得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说明采用比赛法后的实验组女生的实战能力优于对照组。

表4结果显示,通过试验后,实验组男生实验前后的比赛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说明采用比赛法后的实验组男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表5结果显示,通过试验后,实验组女生实验前后的比赛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说明采用比赛法后的实验组男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讨论

运用各种比赛训练法,提高学生处理场上各种状况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比赛节奏的能力,不断积累直接经验,同时培养学生在观察他人比赛的过程中,分析他人的打法战术,从而积累间接经验,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萌芽。

1.单项技术比赛法对小学生实战能力的影响

比赛是在保证技术的规范和命中率的基础上的有效发挥,单项技术比赛法的运用突出了乒乓球基本功的基础地位。

该项比赛训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提高学生技术训练的投入度,以此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改变比赛的规则,限定球的落点区域,从而提高了学生技术的难度系数,高标准掌握该技术对球的控制能力。通过比较比赛的胜负,让学生老师及时了解所授技术的掌握情况,从而有利于课时计划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单项技术比赛法能很好的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新技术运用于实战当中,从而突破学生在不敢打的心理障碍。同时在实战比赛的操练的过程中,提高场上灵活运用各项技术的自信心和熟练度。

2.九九关键比赛法对小学生实战能力的影响

九九关键比赛法的运用突出了乒乓球赛场上对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高标准要求。乒乓球赛场上的关键比分往往考验的不再仅仅是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更多的是对比赛双方心理素质的考验。模拟赛场9比9比分相同形式,培养学生在赛场关键球时沉着冷静,不慌不乱的优秀心理素质。尤其在10平之后的比赛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咬紧牙关,打好每一个关乎胜败的球,提高学生在处理关键比分时的心理调节能力。

3.搓球抢攻比赛法对小学生实战能力的影响

搓球强攻比赛法的运用突出了战术能力在乒乓球赛场上的重要地位。乒乓球是一项益智类运运动项目,战术运用得好坏往往影响运动在场上的技术的发挥。战术运用的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体能的缺陷,在赛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搓球抢攻比赛法能有效的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下旋球,是对于正式比赛的过渡方法。该方法往往因搓球质量不高,或落点位置不佳而被对方抢攻而失分。通过改变传统的比赛规则,给抓住机会强攻得分的学生计2分,从而拉大比分优势。培养学生在比赛学会用脑思考,察觉对方正反手搓球的优劣和威胁性,调动落点,赢得抢攻的机会。

因此搓球抢攻比赛法,可以一方面有效来提高学生的搓球技术,有效培养起学生控制落点长短,搓球旋转度,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消极比赛,突破不敢抢攻,怕失误的心理障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4.落后反战比赛法对小学生实战能力的影响

落后反战比赛法的运用也同样说明了赛场对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在赛场上运动员要面临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式。面对不同的局势,在领先或是落后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术运用。

通过落后反战比赛法,创造落后不利的局势,模拟真实赛场上的氛围,培养学生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克服落后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反,对另一队员则可以培养在领先情况下,不骄不躁,敢打敢拼的心理素质,调节领先所带来的心理懈怠。对于提高学生场上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运动员思想作风意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验后的比赛中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面对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情况较于对照组学生更多。

5.鸣哨升降比赛法对小学生实战能力的影响

鸣哨升降比赛法是在普通升降法基础上的创新,通过鸣哨升降比赛法,不仅有效克服了传统升降赛中因各组比赛的结束时间不同而出现的课堂空隙,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比赛当中认真打好每一个球,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升降赛在无形之中创造了优胜劣汰的比赛氛围,将全场分为比赛层次上,中,下游,将每次的胜利和失败显化成自身位置的升降,抓住学生的心理,运用这种高密度的比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赛场直接经验,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能发挥显著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比赛训练法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大大丰富了传统乒乓球训练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一项技术的学习的弊端,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学生喜欢比赛,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适应比赛节奏,消除怯场的心理障碍。比赛训练法,代替传统机械乏味的传统训练法,利用小学生争抢好胜的心理特征和该阶段,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

本论文的教学实验安排了5种不同的比赛训练法,分别从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实战能力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体能和心理调节能力这4个不同维度进行训练提高,从而迎合比赛实战要求。利用该阶段学生神经系统灵活性开始快速提高的生理特征,培养战术意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乒乓球实战能力。

(二)建议

比赛训练法的运用是建立在掌握一定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运用比赛训练法之前,要确保前半节课技术训练的质量,切不可本末倒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比赛法的运用将失去基础。在尊重學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确保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比赛前简明扼要的介绍完比赛的规则和注意点,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中存在的不足,特别在技术动作和战术意识方面,在必要的时候给予进步者表扬。在观察过程中出现学生比赛懒散消极比赛时,要予以批评,以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练的主导地位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通过比赛法的实验结果上看,男生在实战能力方面进步比女生大,说明了比赛法对于男生的作用比女生较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女生的特点,具体分析。

各项创新比赛法的规则要随参赛人数,参赛队员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比赛在一定的约束下有序进行。验组的男女生在训练时分开比赛,从而排除男生女生混合比赛后,实验组中男生对女生的影响,进而影响女生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2-154.

[2]魏鑫.运用比赛法提高网球专项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

[3]周脉清.单球与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研,2011,32(6).

[4]朱蕾.浅析乒乓球步伐的训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3).

[5]朱成.多球训练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2).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体育部)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迪克比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