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纪胜

2017-06-12 15:38朱奎至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琉璃厂幌子空竹

朱奎至

北京人过年,总喜欢去厂甸逛逛。

每逢年关,和平门外,厂甸那条不到二里长的街上,总是挤满了赶庙会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满眼吉祥热烈的中国红,满耳新春拜年的祝福语,混着空气中弥散的辞岁接福的融融喜气,交织成北京人对冬天温暖热闹的记忆。

走近厂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条青砖石街。抬头望去,街道两侧,“仁德和”“茂源斋”“同德和”等百年老店的幌子依次挂起,有大红的,有杏黄的,迎着风上下飞舞,任冬日的阳光在上面调皮地玩着光与影的游戏。层层叠叠的幌子下面,临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地一字排开,鎏金的招牌、雕花的门窗、朱漆的廊柱,在明媚的晨光中,晕染出层层叠叠的色彩,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勾勒出一抹盛世的华丽。

随着人流挤进集市,浓烈的喜气扑面而来,上百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把整个集市打扮得花团锦簇、热闹非凡。这厢,耍中幡的壮汉将手里的竹竿舞得活灵活现;那边,抖空竹的老者将绳上的空竹耍得滴溜儿乱转;面前,吹糖人的摊子被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围得密不透风;身后,水墨淋漓的迎春画一展开,便引得众多游人驻足围观……在市集中穿行,满眼是商铺摊点的流光溢彩,满耳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或嘹亮,或高亢,或浑厚,或清脆,和着糖葫芦、驴打滚儿、松瓤杂拌儿和蜜汁雪梨的香甜,慢慢地浸透了整条街,让逛庙会的男女老少多了一份甜蜜的期待,也给凛冽的严冬平添了一份热闹。

集市旁边,是闻名遐迩的琉璃厂文化一条街,青砖碧瓦、古色古香,虽然紧挨着热闹的庙会,却安静得像一幅水墨仕女图。这条街上坐落着“一得阁”“荣宝斋”“宏宝堂”等名店,是厂甸的文化招牌。笔如林、帖如海,徜徉其间,探访一个个点染文字菁华的所在,在一间间翰墨清香的店堂里,欣赏用黑白与线条雕琢而成的美丽。在笔墨纸砚、翰墨书林之间,我们得以领略厂甸那蜿蜒明丽的过往。據《燕京岁时记》记载,厂甸源自琉璃厂的书画古玩集市,自康熙年间起,历乾嘉、道成、晚清、民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方形成今天“九市精华萃一衢”的宏丽规模。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海王村到琉璃厂,从宣南到厂甸,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今天的车水马龙,从当年的弹丸小集到现在的民俗集萃,裹挟着时代的洪流,厂甸始终在阔步向前。虽然岁月荏苒,未来厂甸的繁盛景象,唯有时光能够作答。但是,我相信,不管几经变迁,如织的游人与鼎沸的人声,将是这里永恒不变的底色与声音。

猜你喜欢
琉璃厂幌子空竹
琉璃厂的传说
清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的探索与演进
略论明清小说中“幌子”与“招牌”的抽象描写
印象·琉璃厂
略论明清小说中社会广告的具象描写
第一次抖空竹
琉璃厂重生记
飞吧,空竹
九月开学小测试等
我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