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及应对策略的探究

2017-06-12 23:29何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口语交际语文素养

何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口语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口语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人际间交流,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然而,当下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仍然存在着这些问题:训练薄弱、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缺乏质量;理解模糊、脱离生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出有效的策略,通关相关策略,让每个学生想说、会说、勤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口语教学;策略;口语交际;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8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课本在课文、练习中分别有口语交际的训练。一方面有利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自觉、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真正敞开“口语”的心扉。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当今小学语文口语教学课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训练薄弱,效果不佳

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口语交际的必要性,但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何时何地进行有效的训练。所以,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往往会安排口语训练的话题,让学生自己练习,轻松快捷。此外,教师甚至认为,语文口语交际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加之,口语交际内容不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往往会被一般的老师忽略。因此,学生的语文口语能力在真正的教学和学习中缓慢或不和谐的发展,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流于形式,缺乏质量

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常表现在片面性的训练,比如苏教版五上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草草了事,学生也只是走过场。其实如果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融入肢体语言,进行适当的评价,相信会更好!因此,口语教学不是口语作文。长此以往,口语教学的灵活性和交互性在训练中不能体现,不利于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其次,培训没有照顾好所有的学生,比如在听一位老师上的“水浒故事擂台赛”口语教学时,只是象征性的叫上几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表面上的教学,非常生动,仔细看,只有一些成绩拔尖的学生做了一个展示,大多数学生被“剥夺”参加交际的机会,缺乏质量。

三、理解模糊,脱离生活

受教师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认为口语教学内容来源于课本、教材。其实,口语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源于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在执教“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口语课时,让学生在班上尋找例子。由此可见,仍有部分教师无法正确把握口语教学内容,偏离了训练的方向,缩小了学生的视野,直接使学生进行“狭窄式”“模糊式”地理解。有位专家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将口语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情景,通过多途径地有效训练,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1. 激趣,叩开“口语”的大门

兴趣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例如,苏教版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小学生本来对身边的小动物就很感兴趣,教师巧妙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特意拍摄了自己家养的两只泰迪,将这两只小狗的生活状态用相机记录下来。上课伊始,播放了相关片段,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很感兴趣,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看得津津有味,一下子激发了他们编写故事的兴趣。看完后,他们仍沉浸在这种喜悦中,这时可顺势让他们带着这份兴趣与同学交流交流如何编写这个故事,学生自然走进了口语的大门。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这节口语交际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可以这样设计:学生接触少数民族很少,不太了解少数民族的着装和生活方式。笔者特意在网上租了几套少数民族的服装,让男女生穿上这样的衣服以小导游的形式来给同学们介绍相关民族。学生热情高涨,纷纷都要求穿上相关民族的服饰,下课铃声响了,还是有很多同学希望下节课再进行一次口语教学,教学如愿地达到了预期效果,真正体现了只有激起学生的情趣才能做好口语交际教学。

2. 设境,步入“口语”的殿堂

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开口的欲望,为学生营造一种想说、会说、勤说的和谐氛围。比如在进行“学会向别人解释”口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被一位服务员把汤泼到了身上,因为下午还要上课,所以他急忙回家去换衣服。等他到校时已经上课了,老师在没有了解情况时,批评了小明。教师出示小明做法,请学生评判:①小明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②小明悄悄和老师说:“老师,吃饭时阿姨不小心泼洒到我的身上,因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并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懂得:在解释时,我们应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注意说话的对象,这样才能赢得人家的理解。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必要的陈述知识外,如“什么”和“为什么要听”,以教学生如何听为主要教学方向。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听”,“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放弃思考,及时的归纳和概括到其他的话。听句子的时候要掌握句子的主干。想要让学生学好口语,老师一方面要创设好情境,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多听并听好,为口语交际打好良好的基础。

3. 练说、飞向“口语”的天际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说”是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如何说出可以使听者理解的想法,迅速打动听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的第一个主题“说”,主要的想法或意见要鲜明,然后再思考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每一个章节的标题,最后以一个小标题点睛,并思考如何组织。这么说的话,会清晰、流畅,纲举目张。如果你说话之前观点不明确,说必然阻塞。其次,在表达上要有意识地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等强化表达的效果,使语言凸显变化。“说”是口语的重点,只有“说”才能完成整个口语的过程。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交际中使用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以加强口语表达的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情境和交际语境进行自我调节,增强自我控制和应变能力。

众所周知,如今的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上谈论的一个重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七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很贴切现实。教师可以以此次口语交际为契机,仔细钻研相关要求,认真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思好、说好、谈好。一开始的课堂上,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而是以自己家小区为背景,制作了小区环境问题以及业主是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的一个课件,让学生产生共鸣,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接着,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上网、书籍、访问等形式了解自己身边或者家乡的环保状况,让他们5人一小组就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以手抄报形式记录下来,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好准备。有同学从当今环境状况谈起;有同学从保护环境重要性谈起;还有些同学从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源谈起,等等。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全程参与他们的活动,而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就连平时不太爱表达的学生都很积极,纷纷投入本次口语交际中,每个学生都完成得很好,既畅谈了自己对环保的认识,也对其他同学的认识作了有力的补充。通过这样的练说,学生真正掌握了口语交际的真谛。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改变现状,提出策略,点燃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想说、会说、勤说,真正服务好学生的口语交际。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口语交际语文素养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