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2017-06-12 16:12王琳王爱琴王丽萍郭云雁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提升对策班主任工作

王琳 王爱琴 王丽萍 郭云雁

【摘 要】当前,由于班主任的待遇、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再加上班主任工作繁杂、心理负担大、缺乏职业尊严,导致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13-03

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是指: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艺术,能够运用教育规律,利用主观和客观因素,主动地、满腔热情地、创造性地完成好班主任工作,使班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和未来的创新人才。但是,在教学一线的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却是:工作繁杂,待遇落实不到位;任务重、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事情多、冲突多,缺乏职业尊严和自豪感。心力交瘁、身心疲惫、工作恐惧导致他们的职业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因此,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势在必行。

一、影响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1. 任务重,压力大

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班主任在和其他教师同等工作量条件下兼任班主任,教学和教育两头不能兼顾,任务重压力大,教师不愿干。突出表现为:班主任不仅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还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研组活动、党团工会活动、打扫卫生等。这些活动基本上从周一安排到周五,班主任几乎没有空暇时间进行班级管理。究其原因:一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作怪,认为班主任拿了班主任费,课时工作量就应该和其他教师一样;二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编制是按班级数确定的,小学大约是1∶1.8,假设一所18个班的农村小学,它的教师总数应为33人,而每周的课时总量是540节,平均每个教师每周16.4节课,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班主任只带一半的课时8节课,班主任每周总课时为144节课,剩下的396节课由余下的15人代,平均每人每周26.4节课。但是学校平均分课,原因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下达编制时,没有把班主任的减半工作量所需的人员编制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微机教师、宿舍管理员、档案员等编制配备到位(中学也是一样),导致班主任的工作量减不下来;三是班主任大都是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学校领导认为他们不带主课,是学校和学生的损失,所以不减课时。

2. 付出大,回报小

班主任的激励机制不到位,付出大回报小,教师不愿干。尽管各学校都足额下发了班主任津贴,制定了《优秀班主任评选细则》和班主任在晋级、职称考核量化的加分政策,但是为了平衡学校的人际关系,加分的幅度都较小,另外晋级和职称名额都较少,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满足不了班主任的需求。与其忙得要死,拿不上职称和工资,还不如当个一般教师,落个清闲。

3. 负担大,问题多

班主任工作繁杂,负担大问题多,教师不愿干。班主任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一是班级常规管理;二是班级教学管理;三是班级德育管理;四是班级体育卫生管理;五是班级课外活动管理;六是班级安全管理;七是档案工作;八是班级突发事件管理;九是实名制学生报送,每天检查纪律卫生、行为规范,安排主题班队会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大课间活动、组织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的文艺节目会演和运动会,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任教师请假顶课,成天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自由散漫,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逃学、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做事不认真、不完成作业;缺乏自信心,没有理想信念,不管老师怎么说都无动于衷,严重影响班级的成绩。班主任心力交瘁,这些工作周而复始,费神又费力,稍一不注意,班级管理中就会出现纰漏,班主任极易产生工作焦虑感和职业倦怠。

4. 检查多,评比多

领导多、检查多、评比多,人人都可指挥和批评班主任,但干活干事的只有班主任,压力大伤害深,教师不愿干。从开学之初,学校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安全办公室、少先队、团支部都要开展活动,而这些活动都要通过班主任来完成。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这些部门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对活动的内容、方式大都不征求班主任的意见,不管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干,于是乎,各项活动一项接着一项,班主任应接不暇,加班加点。班主任还必须是全才:既要会唱歌、跳舞,又要会踢球、做游戏;既要會编剧,又要是美术家;既是指挥家,又是清洁工;既是理论家,又是外交家。到处求情下话,到处找服装、做道具。烈日下,练队列队形的是班主任;暮色苍茫中,排练文艺节目的是班主任,没有人来帮班主任搭把手。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相对应的检查也是一项跟着一项,而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评比往往采取静态的评估,干活的没权利,不干活的指手画脚。班主任干好了,榜上有名,会上表扬,干不好,榜上无名,批评、整改措施一大堆,心里的冤屈无处宣泄,心情郁闷,没有一点工作乐趣。

5. 矛盾多,难管理

安全事故、家校矛盾、任课教师的矛盾、顽劣儿童、各种突发事件班主任都首当其冲,有时还要求情下话、赔礼道歉,缺乏尊严,教师不愿干。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长的溺爱下,这些独生子女骄纵自私、贪图享乐、缺乏上进心、没有集体生活意识、嫉妒心强,胆大妄为,到处打架斗殴、惹是生非,成为班级安全事故、家校矛盾,生生矛盾、师生矛盾的“害群之马”。另外,“两基”国检后,为了保证入学率、巩固率达标,学校对有问题的学生只能采取安抚的政策,但这些问题学生逃学、厌学、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成绩低下,品行败坏,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对这些“害群之马”和问题学生,班主任在说服教育无效后,只能采取惩罚教育。但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对班主任的惩罚教育不理解,往往跑到学校和班主任大吵大闹。这种事情发生后,学校无一例外地对闹事的家长采取安抚政策,部分不负责任的教师甚至幸灾乐祸。长此以往,班主任感觉工作毫无尊严可言,产生工作恐惧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还躲得起,丧失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怠工的心理。

6. 培训少,工作累

缺乏系统培训,大部分教师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工作比较吃力,教师不愿干。班主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很强的教育理论、工作技巧,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管理能力,还需要系统地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责任、方法。但现在的班主任都是从教师中选拔,从没进行过职前训练和职中培训,班主任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方法严重缺乏 。怎样制定计划、怎样开展社团活动、怎样打造特色班级文化、怎样开展社区教育、怎样策划主题班团队,糊里糊涂,一问三不知。即使是赶上鸭子上架,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班级管理一团糟,功夫没少费,效益却很差。目前,农村班主任队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冷漠型,工作没有激情,态度冷漠,缺乏积极主动,班级管理没有目标和计划,成为学风差、卫生差的“双差班”;二是粗暴型,班主任遇事大发雷霆,学生胆颤心惊,师生关系紧张,成为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僵化班”;三是灭火型,班主任缺乏工作方法,不能把预防、教育、培养等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成天忙着处理学生,解决纠纷,成为没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问题班”;四是慈母型,班级管理没有制度和原则,凡事包庇、袒护学生,班级风气不正,学生是非不分,成为无组织无纪律的“是非班”;五是导师型,班主任管理理念新、热情高、爱学习、作风民主、方法科学,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崇拜班主任,班主任引导学生成长,班级特色化、内涵化的发展卓有成效,成为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优秀班”。从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来看差多好少,这就是农村班主任缺乏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培训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应对措施

1. 严格执行规定,转移教学重心

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认真落实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待遇,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使班主任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教育方面。一是协同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编委,解决班主任、图书管理员、计算机教师、实验员、食堂管理员、会计、档案员等教辅人员的编制问题,具体方案是: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每两个班再增加一个班主任编制,每个学校追加六至八个教辅人员编制,从而真正落实班主任工作量待遇;二是彻底消除平均主义思想,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三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利用“国培计划”、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离职进修等方法,逐渐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使每个教师都能胜任教学工作。这样就不会抓住班主任不放,让班主任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使班主任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时间尝试、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使班级工作向特色化方向发展。

此外,教育局思想政治办公室和学校共同研发规范的《班主任手册》。《班主任手册》的设计,要求内容齐全、科学合理、简单明了、操作方便,突出使用性、规范性和资料保存价值,真正把班主任从繁杂的填表、填档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班级特色管理和特色文化建设上。

2. 建立激励机制,肯定工作业绩

制订一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表彰制度》《优秀班主任提拔制度》《班主任在晋级、职称评聘和年底评优考核量化中的加分制度》《班主任对学校重大德育实践、竞赛活动听证制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方案》《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大力肯定和表彰班主任的工作业绩,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人翁精神,使班主任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回报成正比,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自豪感。

3. 激发工作激情,消除职业倦怠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班级和班主任工作,学校各部门变领导检查职能为服务职能、变静态评估为动态评估,帮助班主任精心打造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建立《班级管理评估细则》,这个细则一要突出班级管理的规范性;二要突出班级管理的可操作性;三要突出班风、学风的转化;四要突出班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五要突出班级过程化管理、细节性管理;六要突出动态管理的过程。既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全程得到监管,又是班主任的工作能够及时得到修正,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学校行政、支部,教务处、德育处,少先队、总务处等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协助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客观公正地分析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使班主任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前进,努力提高工作自信心。激发工作激情,引导和爱护班主任的创新精神,启迪班主任的思想火花,培育班级的特色文化,彻底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现象。

4. 做好转化工作,不让学生掉队

以家长学校、家长网络平台为契机,建立以各班主任牵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违纪学生处理细则》,有效化解班级管理的各类矛盾。重新确立“惩罚”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班级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建立健全对顽劣学生及“害群之马”管理办法及制度,给班主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解决班主任的后顾之忧,但惩罚教育要和体罚严格区分开来。惩罚不是体罚,不能使学生失掉自信、自尊,惩罚要具有教育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公正合理,要符合相关规定。重视家访,把学生的优缺点,诚恳、客观、实事求是地告诉家长,并和家长共同制定转变差下生的方案和实施步骤,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携起手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样既可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又能使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加快差生转化的步伐,从而提高班主任在社会和家长的威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自尊心。

5. 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学生发展

利用寒暑假,通过各级教育学院对班主任分批进行岗位培训,实行班主任培训上岗制,使班主任能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班主任的修养、工作方案的制定等,使班主任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形成:热情而深沉的情感,正确而持久的动机,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爽朗而稳重的性格,持重而不孤傲的气质,顽强而坚韧的意志。此外,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重视过程及细节管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精心修正学生前行的航标,使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和温暖,全力撑起学生成长的蓝天;要强化对班主任现代管理思想的培训,要求班主任用发展、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健康快乐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原则;要树立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管理理念,积极尝试和运用赏识法、暗示法、宽容法、情感法、参与法、信任法、幽默法等现代教育方法。惟其如此,班主任才能具有独特的魅力,学生才能崇拜自己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树立远大理想,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苏联)伊·安·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 任小艾.我的班主任工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 王宝祥.班主任必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提升对策班主任工作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