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标识管理安全应用研究

2017-06-12 22:29张淑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31期
关键词:护理标识精神分裂症安全管理

张淑敏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前和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后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并依据管理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精神分裂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1..01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治疗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危险事件[1]。为了尽量避免难以预料的危险事件,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十分必要。本次探究分析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护理标识管理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75±7.44)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6±3.1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47~74岁之间,平均年龄(63.73±3.4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83±2.9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安全管理,包括常规护理标识,如腕带标识性别、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结果、颜色区分等信息[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医师、护士长组成安全管理小組。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护理标识的实施方案、评估实施后各项指标变化、安排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讨论活动,针对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的不足进行及时改正,促进标识护理的有效进行。②制定护理标识:将护理标识进行分类,分别制定患者标识、护理标识、环境标识。制定不同标识使用不同颜色、字样、形状,注意标识的摆放位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患者使用的标识要采用无毒、防水的PVC材料,腕带两端可调节。在腕带上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等。通过不同颜色的腕带区分患者的风险级别,红色表示有自杀倾向、蓝色表示有伤人倾向、绿色表示有外逃倾向、黄色表示治疗依从性较低、粉色表示易出现坠床、跌倒倾向。护理标识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建立不同的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为粉红色、二级护理为黄色、三级护理为白色。不同风险类别的患者设计不同的护理安全标识,如有外逃倾向、治疗依从性较低患者将标识贴于患者床尾[3],提醒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环境标识是指在易发生危险的位置设置标识,如刚拖过的地板设置“小心地滑”标识牌、水龙头旁设置“冷”“热”标识等。

1.3 评估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例如自杀、伤人、外逃、拒绝治疗、拒绝进食、跌倒等。

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10道问题,满分为100分,包括病房环境、用药安全、护理态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n),百分数(%)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问题较为严重,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许多患者因冲动、智力下降、妄想、药物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自残、摔倒等情况。加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精神障碍的影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通过增强护理标识管理,调动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从而积极有效的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更加说明了护理标识管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设置统一规范的护理标识对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时刻遵循护理操作规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伟卓,王 莉,李 丽.再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08(2):125-126.

[2] 孙淑贤.自制护理标识在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02(8):117-118.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护理标识精神分裂症安全管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骨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研究
护理标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