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2017-06-13 02:05曹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脂质

曹莹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来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304例,按照是否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将患者分为合并组(n=101),对照组(n=203),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指标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指标、血脂、血糖与胰岛功能,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与对照组WHR、BMI、FPG、TC、HDL-C、TG、C-P、2 h-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OR=1.094,95%CI(1.035~1.104)]、TG[OR=2.460,95%CI(1.256~4.384)] 、HDL-C[OR=0.546,95%CI(0.7167~1.445)] 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3.76%(24/101)、55.45%(56/101)、30.69%(31/101),高于未合并组8.37%(17/203)、35.96%(73/203)、17.73%(3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体重指数增加、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患者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033-02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两者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存在相似性,大量报道显示两种疾病与环境、遗传、代谢应激性损伤有关[1]。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均较大,均可进展为慢性器官功能衰竭,最终进入终末期,严重损害患者生命质量,威胁生命安全[2]。该次研究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来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的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②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其他内分泌疾病;③大量饮酒史;④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他导致肝硬化的疾病;⑤处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急性期,并接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如降脂、降酶药物;⑥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共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304例,其中男150例、女154例,年龄24~80岁,平均(60.1±12.4)岁。病程1~21年,平均(5.8±3.4)年。按照是否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将患者分为合并组,对照组。合并组101例,其中男54例、女47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9.3±11.3)岁。对照组203例,其中男96例、女107例,年龄26~80岁,平均(61.3±12.0)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参照《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推荐的标准诊断。

1.2 方法

首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病程、血压等,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使用医用体重秤测量,体重需要空腹测量。腰围是指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臀围为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空腹。同时测量上午9:00-11:00血压水平,采用欧姆龙血压计测量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所有指标都连测3次取平均值。最后,还需要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晨起空腹采集肘部静脉血5 mL送检验科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使用生化检测仪进行生化检测,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甘油三酯(TG)测定采用氧化酶法,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直接法。同时检测胰岛功能的相关指标,考虑到许多患者已使用胰岛素,以血清C肽水平为主,使用罗氏e602检测仪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肽。

1.3 观察指标

合并组、对照组患者,一般指标包括WHR、BMI、血压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TC、TG、HDL-C、LDL-C,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C-P)、餐后2 h C 肽(2 h-CP)。同時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

1.4 统计方法

采用WPS表格记录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x±s)反映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组与对照组WHR、BMI、FPG、TC、HDL-C、TG、C-P、2 h-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是否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因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组赋值为2,未合并组赋值为1。自变量采用原值赋值。结果显示BMI[OR=1.094,95%CI(1.035~1.104)]、TG[OR=2.460,95%CI(1.256~4.384)]、HDL-C[OR=0.546,95%CI(0.7167~1.44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合并组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3.76%(24/101)、55.45%(56/101)、20.79%(21/101),对照组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37%(17/203)、35.96%(73/203)、17.73%(36/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关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多,普遍认为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质代谢紊乱是两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进展,与并发症发生也关系密切。指南也认为控制饮食,积极治疗代谢综合征,控制体重指数,是治疗两种疾病的基本措施。循证研究显示,通过改善代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療效,从侧面证实了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的相关性[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罹患血脂紊乱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数倍以上,发生率在60%以上。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血脂等代谢指标均异于常人[4]。该次研究显示,合并组与对照组WHR、BMI、FPG、TC、HDL-C、TG、C-P、2 h-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上升、空腹血糖上升、血脂指标异常、C 肽水平上升会导致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风险上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094,95%CI(1.035~1.104)]、TG[OR=2.460,95%CI(1.256~4.384)]、HDL-C[OR=0.546,95%CI(0.7167~1.44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体重指数上升与代谢疾病关系的研究并不少见,体重指数上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同时体重指数上升还影响生活工作状态,肥胖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成倍上升[5]。脂肪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大量的脂肪因子,参与调控肝脏、胰脏、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维持肝脏脂质代谢稳态,若体重指数上升则直接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稳定,容易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最终并发脂肪肝[6]。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较大,其脂质代谢不稳定,不利于疾病的管理。合并组并发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3.76%(24/101)、55.45%(56/101)、30.69%(31/101),对照组并发糖尿病眼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37%(17/203)、35.96%(73/203)、17.73%(36/203),结果显示:合并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更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报道显示合并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体重指数增加、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患者罹患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需重视合并患者的疾病管理,积极治疗脂质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

[2] 王会奇,何松明,李东升.2 型糖尿病患者 181 例社区跟踪十年并发症和合并症及治疗情况变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6):4212-4215.

[3] 王晓青,琚坚,胡敏敏,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0): 1378-1383.

[4] 曹蕾.不同年龄脂肪肝与血糖血脂相关性的分析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4,8(6):392-393.

[5] 项容,黄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12(6):34-35.

[6] 陈海英.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J].河北医学,2013,19(4):510-513.

(收稿日期:2016-11-21)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脂质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