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7-06-13 04:10周海燕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周海燕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住院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总结危险因素。 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其中4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饮食不规律,35例患者由于不适当运动导致,用药不当患者30例,其它因素导致低血糖患者2例。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以及用药不当等,针对以上这些危险因素,做好防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

[关键词] 老年患者;糖尿病;低血糖;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25-02

在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合并症,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患者丧失生命。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明确这些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1-2]。该文利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该院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到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11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危险因素。在112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52例,年龄61~78岁,平均(69.6±8.8)岁,糖尿病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25年。糖尿病病人血糖≤3.9 mmol/L,无论伴有或不伴有低血糖症状都被诊断为低血糖。其中25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7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的状态。

1.2 研究方法

对112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发生低血糖症状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2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在112例患者中,其中4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饮食不规律,35例患者由于不适当运动导致,用药不当患者30例,其它因素导致低血糖患者2例。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3.1.1 饮食不规律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饮食不规律。该研究也发现,部分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缺乏全面的认识,错误理解了饮食控制,从而出现过度控制饮食的情况,导致患者血糖降低。并且多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不佳,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另外,该研究中也了解到,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有些老年人不能定时、定量进餐,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1.2 不适当运动 该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存在空腹运动、餐后运动时间长、运动剧烈等多种情况。在机体内葡萄糖水平较低时进行剧烈的运动更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但是由于多数老年人对其认识不足,长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者空腹、餐前运动,导致发生低血糖症状。

3.1.3 用药不当 在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当中,用药不当也是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Boyle 等[3]研究表明,由磺脲类降糖药所导致的低血糖发生率为5%~20%,其低血糖反应常发生于夜间、空腹或餐后4~6 h。冷一梅[4]也发现,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服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达20%, 使用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为10%~25%。该研究发现因用药不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也有多种,例如注射胰岛素或者服药后未能按时进餐,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不及时,还有未能及时识别 Somogyi 效应,增加胰岛素剂量导致夜间低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不遵医嘱,随意增减药量、随意服药等情况。其次,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失眠、抑郁、骨关节病等,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甾体类药物等合并服用降糖药物时,有掩盖或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3.1.4 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衰退,生理机能的减弱,对药物代谢作用的下降,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肾功能减退, 使药物排泄减慢 , 易造成降糖药物蓄积而发生低血糖。另外,由于老年人拮抗低血糖的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减弱,同时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识别能力差,低血糖发生时不能马上进食含糖食物,加重低血糖的严重程度。

3.2 防护措施分析

3.2.1 健康宣教 對于低血糖,临床上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老年糖尿病患者提前做好低血糖症状的预防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认识不到位,从而出现各种不当行为,最终导致发生低血糖。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明确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发生低血糖症状的危害性,达到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的目的。另外,还需要指导患者随身携带一些食物,如饼干、糖果等,并且需要携带急救卡,急救卡上写明患者的姓名、疾病、急救措施等,以便患者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3.2.2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并且容易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负面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家属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帮助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降低发生低血糖症状的概率。

3.2.3 加强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加强血糖监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需要教授患者正确测量血糖的方法,要求患者对自己空腹状态下、餐后2 h以及睡前进行血糖检测,如果血糖检测结果显示比较低,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相对于糖尿病年轻患者来说,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不宜过于严格,理想的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下,而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即可,根据病情及合并症,也可适当放宽控制标准。

3.2.4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 药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法,服药的剂量、方法都会对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于注射用胰岛素,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剂型、剂量、使用方法等进行掌握,并能在规定时间内进餐;在更换胰岛素的剂型时需要注意进食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调整。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能力比较差,有可能出现漏用药物或重复用药的情况,对此,可以购买带提醒功能的药盒,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在联合用药时,还需要注意到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2.5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患者需要学会饮食计算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保证按时、定量进餐。如果患者容易在夜间发生血糖下降,那么在睡前半个小时加餐。另外,患者在餐前应该避免洗澡、饮酒等,在活动量增加时,进食量也需要增加,必要时加餐。糖尿病患者运动需适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等,并且运动要在餐后1 h进行,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都需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3.2.6 低血糖的处理方法 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只需要口服15~20 g含糖的食品即可,症状严重的患者首先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20~40 mL,必要时静脉滴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直到患者的症状缓解,血糖上升。对于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在患者清醒之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 h,防止患者再次昏迷。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较高,低血糖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5]。应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管理,提高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雪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45-746.

[2] 姚田芳.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4上旬版):241.

[3] Bolens, Feldman, Vassy,et al. Systematicreview:comparative effe- ctiveness and safety of oral medications for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Annlntern med,2007,147:386-389.

[4] 冷一梅. 對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管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 6(5):85-86.

[5] 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内科学杂志.2014,53(3):243-251.

(收稿日期:2016-11-23)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