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2017-06-13 05:01王琳磷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血糖

王琳磷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3—12月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病患79例,以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79例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對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血糖与血脂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FPG与HbAlc等血糖、血脂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DL评分为(17.8±3.7)分和对照组的(13.0±3.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患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血糖和血脂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生活质量;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62-02

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可导致代谢异常,并增加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对此,该文将重点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12月该院接收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版)[2]”的糖尿病病患79例,按照护理方法将79例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1~84岁,平均(61.2±7.8)岁;病程为3~19年,平均(11.6±2.7)年;1型糖尿病者,10例;2型糖尿病者,30例。对照组39例中有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为32~85岁,平均(61.1±7.9)岁;病程为3~20年,平均(11.7±2.8)年;Ⅰ型糖尿病者,12例;2型糖尿病者,27例。比较各组的糖尿病类型和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胆疾病者。②急性炎症者。③有心肾等脏器功能疾患者。④特异性炎症者。⑤良恶性肿瘤者。⑥消化道溃疡者[3]。

1.3 方法

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①长期、稳定地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临床正常值的范围之内,告诉患者血糖和尿糖监测的意义与重要性,并向其详细讲述血糖合理变化的范围,确保空腹血糖水平达到3.8~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若患者条件允许,可为其佩戴相应的血糖监测仪,以实时监测其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针对血糖值>正常上限值的病患,需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亦或者是适当增加胰岛素的使用剂量。②向患者强调适当运动的重要性,比如:可将心率保持在<120次/min的范围之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做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竞走。3~5次/周,30 min/次。针对肥胖病患,需指导其在餐后进行有氧运动,20~30 min/次。③叮嘱严禁食用高脂、高糖饮食,不喝含有糖分的饮料,彻底戒烟,不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每日总能量的摄取量。针对碳水化合物的选取,应尽量食用复合糖,避免纯糖食品摄入过量。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入1.3~1.4 g/(kg×IBW), 其中IBW指的是理想体重,可多摄入优质蛋白,比如:豆类;肉类;乳类;蛋类。对于脂肪的摄入,应尽量从油和肉类中获取,可适当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叮嘱患者饮食应遵从多样化以及少量多餐的原则,可每日进6餐,确保饮食均衡。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告知饮食应尽量清淡,控制主食量为300~350 g/d。④全面落实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工作,告诉患者降糖和控制血糖的作用及意义,并指导其正确服用降糖药物。多用语言关心患者,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将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教给患者,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血糖监测;用药指导;疾病宣教。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相关血糖和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FP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2 hPG(餐后2 h血糖);TG(甘油三脂);TC(胆固醇)。利用ADL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4]。同时采用GQOL-74L(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评价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问卷内容包含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3部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5]。

1.5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血脂和血糖指标

实验组干预前的血糖和血脂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血糖和血脂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ADL评分

实验组干预后的ADL评分为(17.8±3.7)分,对照组为(13.0±3.1)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21,P<0.05)。

2.3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表2数据可知,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糖乃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能引发免疫机能异常,并伴有急慢性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同时还能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从WHO的相关统计数据当中我们发现,在2000年间全球共有>1.7亿的人口发生糖尿病,并且,预计在2030年时,全球糖尿病的患病人次将>3.6亿。对此,如何有效预防以及控制糖尿病是全球人民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基本治疗手段,能在满足患者机体消耗需求的基础之上,达到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度、防止饥饿性酮症以及改善高糖状态的目的[6]。但有报道称,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的过程中,若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会降低其治疗的效果,不利于血糖指标的良好控制[7]。此外,受自身疾病的影响,部分患者也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得其治疗依从性大幅度降低,并且,多数患者因对糖尿病不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使得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私自停药等问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对此,需积极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干預,以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认知度、改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属于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护理模式,能通过监测血糖、个体化饮食、健康宣教与运动指导等方式,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血糖与血脂指标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相关研究表明[8],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血糖与血脂指标的控制效果,促进病情恢复。该次研究,实验组干预之后的血糖与血脂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7.8±3.7)分 vs (13.0±3.1)分](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及时、有效地对糖尿病病患施以运动、饮食与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血糖等指标的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积极运用于糖尿病中,可促进患者血糖与血脂指标的降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86-1388.

[2] 张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19-20.

[3] 吕雄,张钰,丛晶,等.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67-669.

[4] 贺璇,张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20-2522.

[5] 宁晓辉.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运动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31-2033.

[6] 郑娇.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63-2565.

[7] 刘桂芳.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3.

[8] 姚丽娟.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29-30.

(收稿日期:2017-01-04)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