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7-06-13 05:06郭夏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疗效

郭夏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72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单独治疗,n=36)与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n=36),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银杏达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66-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理特性包括神经脱髓鞘病变、轴索萎缩及外周感觉神经纤维延迟再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PN的发病率增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DPN主要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减缓或逆转神经退化过程为目的,但目前尚缺乏特异疗法。该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DPN采取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HbAlc>7.0%,伴有四肢或双下肢感觉异常、感觉过敏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减弱,浅感觉减退,甚至肌萎缩,膝反射、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0 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5 m/s;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停用至少2周。排除标准:①颅脑病变、乙醇中毒、脊椎病变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②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③有严重心、肝、肾等系统原发性疾病;④糖尿病视网膜增殖病变者。该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观察组中,女15例,男21例,年龄41~72岁,平均(54.6±8.7)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8.7±2.5)年,对照组中,女16例,男20例,年龄42~75岁,平均(55.2±8.4)岁,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8.8±2.1)年。在年龄、病程、性别等资料上,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处理,嘱患者合理运动,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且均给予硫辛酸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H20080522)治疗,在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500 mg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以上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H52020032)治疗,在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5 mL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

①用神经肌电图仪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及SCV。②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4个阳性感觉神经系统症状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进行记录,包括疼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分别记0~3.66分[2]。③疗效评价[3]:显效:治疗后,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肌电图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加不低于5 m/s;有效:治疗后,腱反射好转,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在5 m/s以内;无效: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腱反射均未改善,或加重。该文将有效、显效归纳为临床有效。

1.4 数据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

2.3 患者症状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贯穿糖尿病的整个病程,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第一周,其神经血流量开始减少,进而对患者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功能产生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较多,自由基所致的氧化应激、神经缺血缺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过多等均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4]。

α-硫辛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对轴突再生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修复受损的神经,改善神经病变症状。α-硫辛酸对DPN具有一定治疗疗效,但单独使用疗效不令人满意。DPN在中医上属于“痿证”、“痹症”范畴,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痹阻,血行不畅[5]。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使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而改善DPN患者症状。银杏达莫是银杏叶提取物复合针剂,双嘧达莫、银杏总黄酮为其主要成分,辅料为丙二醇、维生素C,其可去淤血生新血,能抑制醛糖还原酶双向调节血管张力,对病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进行调节,减轻水肿,改善血流和微循环;双重阻断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聚集,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降低全血黏度;增加机体抗缺氧能力,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抑制基底膜增厚;加强神经传导,保护神经细胞,使神经递质更新加快。因此,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DPN患者神经缺血及缺氧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研究指出[6],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疗效优于单独采用α-硫辛酸治疗。该研究中,联合应用α-硫辛酸和银杏达莫治疗DPN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烧灼感、感觉减退、麻木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可见联合应用α - 硫辛酸和银杏达莫治疗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优于单用α-硫辛酸,与文献报道的结论基本一致。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α-硫辛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臨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0):5025-5026.

[2] 罗春英,吴建能,杨靖,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398-2399.

[3] 汪玮琳,朱红,王绍欣,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4-4856.

[4] 黄耀宁,韦洪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8):13-15.

[5] 陈恩福.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71-2872.

[6] 代雪梅,刘丹.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3):222-223.

(收稿日期:2016-11-18)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疗效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