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诚信和仁义温柔相撞

2017-06-13 05:35徐牧川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真善美诚信道德

徐牧川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2017年2月5日凌晨,河南新密的一条大街上,一辆送货三轮车不慎撞上了路边的宝马轿车,肇事者是来县城勤工俭学送外卖的17岁高中生陈奕帆,宝马车主是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本地中年商人薛战民。陈奕帆送完一份外卖急单后回到现场,留下一张真诚的道歉条,并倾其311元生活费作为赔偿。薛战民费尽周折全城寻人,谢绝赔偿并捐出一万元助学金。双方没有预设剧情,两人本色出演自我,却默契地把一起意外事故处理成社会典范。

春节期间这则“穷有信、富且仁”的新闻持续发酵,引发全社会热议,因为这幕现实剧的剧情走向出乎我们寻常的生活见闻。当事人的本色表现触及大家柔软的心灵一隅,而其乐融融的温暖结局又是人人向往的和美社会的缩影。我们不禁遐想:当诚信与仁爱成为大家的习惯品行,这个世界将充溢着真善美,而这份真善美不就是人們心中永恒的期盼和守望吗?

毋庸讳言,近年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各种观念的冲击和许多名利的羁绊: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诚信、责任、仁义等核心价值理念淡化,弄虚作假、缺斤少两、欺诈舞弊等现象滋生蔓延,毒大米、瘦肉精、地沟油等有毒食品如影随形;见义勇为遇到阻力,老人倒地不敢扶,目睹行窃不敢喊,食品安全不过关让“吃”成了一种冒险,旅游乱象频发生给“行”留下一路梦魇。人们感慨世风不古,嗟叹人情冷漠;人们期待道德重塑,呼唤良知复归!

诚然,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真诚、美好、充满温情的环境里,而这样的环境需要通过道德规范和理性心态来构建。常有人诟病社会的一些“负能量”,可须知坐而论道人人都会,真轮到自己遇事处理却不一定都能赢得称道。试想,若是你无意撞了车而无人目击,你能确保不在第一时间溜之大吉?这一“留”一“溜”就隔成了正负能量的分水岭;若是你的宝马无端被撞,你也能做到不提索赔且解囊助学?这一“解囊”一“索赔”就切出了高下境界的横截面。其间的差别绝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个人思想道德、学识修养长期积累的结果。康德说:“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我们该扪心自问:“我可曾道德失范、良知淡漠?我是否常仰望星空、律省吾身?”是的,坐而论道,不如躬身修德!

走在追求真善美的路上,草根百姓也楷模: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生命奇迹,陈斌强用深情的布带背着痴呆妈妈上班,百岁仁医胡佩兰坐诊20年开济世良药弥医患裂隙,青岛“微尘”、江阴“炎黄”捐资善举成为两座城市良心的符号……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今日始,用真善美待人,用真善美处事,让我们面带微笑,从一朝一夕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今日始,传递真善美,弘扬真善美,让我们心存温暖,向着文明成果耕耘,向着和谐社会进发!

我们守望,守望真善美;我们践行,践行真善美。如是守望,守望如是!

(指导教师:朱海平)

猜你喜欢
真善美诚信道德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