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2017-06-13 05:38侯兆鹏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侯兆鹏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将其分为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36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甲钴胺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糖尿病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对患者肌电图、各项生命体征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参与该次实验研究的治疗组患者共取得了8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共取得了55%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联合糖尿病治疗仪治疗能够发送发送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治愈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糖尿病治疗仪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90-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状,该疾病具有致病因素复杂、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等方面的特点。尿病治疗仪治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先进科技相结合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治疗方法将引入电子毫米波技术,形成一种无创伤、非介入性电子治疗手段,其作用机理为通过电脉冲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对患者机体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通经活络,对糖尿病疾病的各种并发症起到控制的作用。另外,该治疗仪也能够通过发光二级管产生红外线,对病变血管进行照射,在促进血管扩张的同时也能够加速新血管生成,对可鄙和局部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该次实验研究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其提供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所选取的56例研究样本中均经过严格的临床诊断并确认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症状表现主要包含失眠多梦、乏力倦怠以及针刺样疼痛等。排除患者严重心脏以及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将全部研究样本分为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36例。观察组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6.31±4.33)岁,平均病程(8.2±1.8)岁;对照组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7.3±8.2)岁,平均病程(10.8±4.4)年。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落实已往的降糖方案与包含方案,观察组哮通过糖尿病治疗仪毫米波探头对患者涌泉、曲池、太溪、关元、脾俞等穴位进行照射,依照患者耐受程度对输出强度进行调节,1个疗程共14 d,1次/d,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甲钴胺的方法,连续2周注射1.0 mg/d。为对照组患者单纯提供药物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甲钴胺的方法,连续2周注射1.0 mg/d,1个疗程共14 d。

1.3 观察项目

参与该次实验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膝反射与跟腱反射检查,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另外也需要为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通过肌电图仪对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测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腱反射恢复正常、不存在自觉症状记为显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升量在5 m/s以内,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记为有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未出现任何改善,自觉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恶化记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中分析数据所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 14.0统计学软件,在计量资料方面,用(x±s)表示,以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n(%)]对比例数值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各项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在接受治疗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方面的指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方面的指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钴胺药物可以在甲基转化反应过程中加速脂质、蛋白质与核酸的代谢,加速神经细胞内神经髓鞘、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对周围神经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由于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機理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可以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次实验研究通过甲钴胺药物与糖尿病治疗仪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治疗,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兵器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均在预期范围以内。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单纯的药物治疗也能够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这是由于甲钴胺药物能够降低神经与血管的损伤,血管损伤与周围神经病变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发症患者下肢血管一方面受到重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与心脏部位距离比较远,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不断增加,机体策循环能力不断减弱,无法充分扩张微血管,也无法为神经组织提供充分的血液,引发神经内镜缺氧与制备,进而产生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表现。采用物理与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形式的并发症状,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改善。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与护理人员展开配合,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糖尿病疾病缺乏了解,中断服药。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与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将治疗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说明,重点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原理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上争取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实验研究证实,能与该次实验研究的36例观察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该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联合糖尿病治疗仪治疗能够发送发送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治愈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凌振南,朱丰,李琼.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7(17):13-14.

[2] 李竞,张琳,赵湜.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3(11):88-89.

[3] 景丽娟.神经血管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新疆医科大学,2013,6(20):18-19.

[4] 张立新.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4):84-85.

[5] 尹代婵,陈敏,王星娜,胡湘明,何霞,宋俊华,刘美萍.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s-CRP、Hcy的影响及疗效[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8):21-22.

[6] 高怀秀.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6):64-65.

[7] 陆晔.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1):372-373.

[8] 宋凤平,曾小平.光子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激光杂志,2016,2(30):155-156.

(收稿日期:2016-11-24)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