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17-06-13 05:46王敏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菌群机体

王敏君

[摘要]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遗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以高血糖为典型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常将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但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有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90%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2型糖尿病。该文将对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进行探讨,以此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197-02

有研究证实[1],人体携带有大量的细菌,且大部分细菌均分布于人体的消化道内,且有研究显示[2],大约有90%人体细胞不是人本身的细胞,而是微生物的细胞,换言之,人体和其体内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和人体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而肠道菌群的平衡对维持、稳定机体新陈代谢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较多研究显示[3],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导机体发生2型糖尿病,兩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研究肠道菌群和糖尿病的相关性或分析肠道失调和糖耐量异常的发生机制,可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该文将对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1 肠道菌群概述

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菌群,有研究显示[4],人体内大约生存着1~2 kg细菌,其中90%的细菌分布于肠道内,有数据统计,栖息在肠道内的细菌约为1 014数量级,细菌种类约为1 000种以上,且有研究证实[5],不同肠段,其分布的细菌种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十二指肠和胃中分布的细菌较类似,主要菌群为乳酸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幽门螺旋杆菌、韦荣球菌等。目前,临床按属进行分型可将肠道菌群可分10~15个属,按种分类可将其分成500种,按菌株在宿主体内的生化反应及其对宿主的影响可将其分成3类,分别为有益性、双向性以及有害性,其中大部分菌群为有益性菌群,比例约为99.0%~99.9%,属于肠道的优势菌群,常见的菌群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等。

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完成自身机体细胞无法完成的任务,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还能分解体内生成的某些毒害物质,达到保护胃肠屏障的效果,同时还可参与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抑制机体生成炎性细胞因子,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维持和稳定肠道内的pH值,促使肠蠕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但反过来,肠道菌群亦离不开人体,其主要依赖于食物残渣以及胃肠道得以生存,换言之,肠道菌群和人体属于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6]。

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常见类型,较多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薛静静等[7]在《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谈到肠道菌群和2型糖尿病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对宿主的能量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肠道细菌失调可影响机体糖类及能量代谢,且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为细菌内毒素入侵提供了“通道”,易诱导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及低度炎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胆汁酸代谢,两者互为影响。同时,曾艺鹏等人[8]在《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其选取了患2型糖尿病的21例肥胖者作为研究组,血糖正常的21例肥胖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对所有研究对象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16S rRNA-V3区进行DNA测序,通过研究其发现,研究组患者肠道菌群2个丰度指数、厚壁菌门、放线菌门、Blautia球菌-直肠真杆菌属、乳杆菌属、普雷沃菌属以及双歧杆菌属均低于对照组,而拟杆菌门、韦荣球菌属、Ⅳ型梭菌属和拟杆菌属均高于对照组,通过研究其认为,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指数和多样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定期对该类人群实施肠道菌群定量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

3 肠道菌群调节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

由于肠道菌群和机体新陈代谢、糖代谢、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免疫力等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9],通过调节机体的肠道菌群,可对机体糖代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节肠道菌群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对机体使用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及抗生素来实现的。

调节肠道菌群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2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的作用。有研究显示[10],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机体“减肥”,其中以口服益生菌为代表,口服益生菌可以减少机体吸收脂类,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肥胖的目的。同时,调节肠道菌群可有效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使失衡的肠道菌群比例恢复正常,并能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胰岛的敏感性,调节机体血糖代谢,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的目的。此外,有研究报道称[11],调节肠道菌群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外周组织对血糖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糖代谢相关的神经活性,抑制肾上腺交感神经活性,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4 展望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肠道菌群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肠道菌群不仅对宿主的代谢、肠壁通透性等具有一定的影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代谢,换言之,肠道菌群失衡对2型糖尿病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或许未来将有可能通过查看肠道菌群谱来诊断2型糖尿病,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亦或许有可能通过肠道菌群谱来开发新的防治方法及治疗药物,因此,有必要对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认识和了解肠道菌群对机体糖脂代谢、营养代谢的影响,并通过相关的干预措施来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最终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静,吕毅.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113-116.

[2] 李吉武,唐爱华,赵伟,等.温阳益气活血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 56(5):409-413.

[3] Sayeda Nasrin Alam,Halim Yammine,Omeed Moaven et al.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Prevents Antibiotic-Induced Susceptibility to Enteric Pathogens[J].Annals of Surgery,2014, 259(4):715-722.

[4] 江杨洋.生态病因学:肠道菌群失调与2型糖尿病[J].医学综述,2014,20(20):3757-3759.

[5] 郑佳,肖新华,张茜,等.母鼠和断乳后高脂饮食诱导子代雄鼠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調的实验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11):1018-1022.

[6] Ma Shiyu,Shen Lan,Chen Meiwan,et al.The study of metabonomics combined with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flora in LDP intervention in kidney-yin deficiency hyperthyroid rats[J].RSC Advances,2015,5(71):57975-57983.

[7] 薛静静,梁瑜祯.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9):101-103.

[8] 曾艺鹏,胡燕,吴平,等.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10):848-853.

[9] 赵立平.食品与肠道微生物组互作对人体代谢表型组的贡献[C]//2015年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海:中国食品科学协会,2015:44.

[10] Patel Rachna,DuPont Herbert L.New Approaches for Bacteriotherapy: Prebiotics, New-Generation 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5,60(Suppl.2):S108-S121.

[11] 李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禁食诱导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6-11-21)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菌群机体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