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的探讨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

2017-06-13 00:08刘清容
医学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低体温应用效果

刘清容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低体温及加温输液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中低体温原因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并将其随机分为加温输液组和未加温输液组,每组34例,观察应用加温输液的应用效果。结果 加温输液后患者体温稳定,麻醉后30 min、术毕体温明显高于未加温输液组,术后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加温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中患者应用加温输液,可维持术中体温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寒战以及其他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低体温;加温输液;应用效果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在临床手术中,体温监测是常规的检测内容之一。据临床研究显示,术中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高达50%~80%,与多种因素有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术中静脉输入液体问题[1]。术中体温降低会对患者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所以维持术中体温正常是确保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脑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中低体温及加温输液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加温输液组和未加温输液组,每组34例。加温输液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7.18±6.09)岁;未加温输液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46.20±4.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P>0.05)。

1.2方法

1.2.1未加温输液组 给予常规输液和护理。

1.2.2加温输液组 ①应用加温输液法,具体方法:术中输液时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加温,即将输液管缠绕在加温输液器上,对连续流动的液体加温。加温的温度设定为36℃或39℃。②加强对患者术中体温的检测,及早发现低体温,并及时进行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保暖,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保持适宜的手术室温度。同时在非手术部位加盖毛毯或棉被,术中用温盐水冲洗体腔。③手术中发现体温偏低,使用加温毯,还可以使用电热毯。

1.3术中低体温的原因 回顾分析6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中低体温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手术室的室温因各种原因可能较低,麻醉患者处于该环境中时间较长,会出现低体温;②麻醉期间体温降低与药物相关,由于全麻药会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温度调节中枢,造成代谢降低,热量减少,加之麻醉药损害周围温度调节,使机体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下降[2]。同时,麻醉药物的使用会阻断身体大部分神经传导,造成机体不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调节体温;③手术时间过程中,体表暴露面积大,切口加大,或术中反复使用低温液体冲洗等都会造成体温降低;④大量输入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血液,容易导致体温下降。因为低温液体进入体内需要吸收机体热量才能达到正常体温的温度,故会吸收热量导致体温降低;⑤手术者体质较差,对冷刺激较为敏感,从而手术引发的冷刺激容易造成体温下降,尤其是老年、婴幼儿手术者;⑥久病体弱或皮下脂肪很少的患者也易发生体温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体温状况对比 加温输液组患者体温稳定,麻醉后30 min、术毕体温明显高于未加温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状况对比 加温输液组患者术后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加温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术护理中应以患者為中心,并依据实际情况提高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3-4]。由于术中低体温会造成寒战,影响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减慢,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会延长术后苏醒,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所以,临床研究术中低体温,并给予相应的措施,以维持术中体温的稳定,对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5]。

术中低温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而且会延迟患者的康复。临床为了防止低体温,实施加温输液,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手术环境。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通过加温输液,患者体温稳定,麻醉后30 min、术毕体温明显高于未加温组,术后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加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输液加温可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对临床的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临床应加强对手术患者体温的检测,使其中心体温维持在36℃。

总而言之,术中采用加温输液,可有效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不与患者接触,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预防术中体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明珍,温丽娟.围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

[2]李卉.输液加温在围手术期低体温中的应用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0):49.

[3]王明山,王世端,王爱娟,等.不同温度静脉液体对术中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9):461.

[4]陈海亚,王宜娅,陆叶兰,等.输液加温仪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效果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1):67-69.

[5]张文娟.手术期体温监测及保温措施对创伤全麻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23-124.

[6]张玲.探究手术过程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

猜你喜欢
低体温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中对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