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7-06-15 16:24
书画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刘海扬州书法

资讯

第二届“宏德·禅意”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常州成功举办

本刊讯 4月15—16日,风和日丽,春意浓浓。第二届“宏德·禅意”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隆重开幕。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赖永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惇教授,南京空军原装备部长乔永立少将,著名书画家范石甫,常州市金坛区人大副主任王艳红,常州市金坛区政协副主席朱亚群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书画家代表和金坛当地的书画界人士到会热烈祝贺活动的开幕。

此次作品邀请展以“禅意”为主题,共展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创作的116幅精品力作,书画家们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阐释了“禅意”。当日下午,与会代表在中盐金坛宿沙院举行学术研讨会。

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常州市金坛区政协主办,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和常州市金坛区金沙书画院承办,书画展和现场创作突出“融禅入书、画中有禅”的禅意主题,学术研讨会则通过书法家与画家之间的思想碰撞,深度探讨禅意书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参会的全国各地书画界代表、嘉宾和当地书画界人士对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我梦扬州—黄惇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扬州博物馆开幕

本刊讯 2017年4月1日,由扬州市委宣传部、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协、扬州市文物局主办,扬州博物馆承办,扬州市博物馆协会协办的“我梦扬州—黄惇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扬州博物馆开幕,来自南京、太仓、扬州等地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扬州市副市长余珽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黄惇致答谢辞并向扬州市博物馆赠送了书法作品。

本次展览展出了黄惇近十年来的百余件书法、篆刻精品,展示了黄惇深厚的书法功力和艺术成就。小行草册页、手卷温润雅致,着重文人情怀的抒发;大行草与篆隶立轴则用笔遒劲,率性沉郁,气势逼人。本次展览中,“扬州”成为最大的主题。黄惇用了大量的笔墨书写各朝文人吟咏扬州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展厅内一件高0.8米、长11米的《歌吹扬州》,从古人手卷发展而来,内容为自作诗,书体不一,纸张颜色搭配古雅,集中反映了黄惇对各种书体的驾驭能力以及他在古典文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我今年70岁,也做了70年的扬州梦。今日在家乡办展,我梦成真。”在展览开幕式上,黄惇饱含深情地说,质朴的话语中能听出他未改的乡音。“我的学术生涯,主要是研究书法篆刻史论,其中从不缺乏扬州的身影。”黄惇介绍,前几年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十八世纪扬州的书法风气》中他写道:“一部中国书法史,明代不能离开苏州,清代不能离开扬州。”此外,他还关注“扬州八怪”的历史价值,对金农、郑板桥等都有过专题研究,“一旦提起笔来,都不免在心中有梦扬州的乡愁在。不仅是书法,中国艺术的各个种类在扬州都有具体体现,甚至在这里达到巅峰”。

“当要确定展览以何为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梦扬州。”黄惇说,“对我来说,‘梦扬州’梦的更是自己的根,希望通过展览寻到我的根、我的乡愁,将扬州文化继承下去。”

春风草衣—衣雪峰书法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举办

本刊讯 2017年4月8日下午,北京杏坛美术馆2017首展“春风草衣—衣雪峰书法展”开幕。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筱磊主持,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先生、夫人李小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薛永年先生,艺术家石开先生,国家信访局原副局长卫金木先生,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巡视员黑德昆先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刘峰少将,山东艺术学院毛岱宗教授、夫人袁僩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刘彦湖教授,山东艺术学院于明诠教授,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肖丽,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景岳,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杨涛,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执行馆长齐东升,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邵小兵,中宣部出版局处长杨震林以及社会各界众多同道、师友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薛永年先生,在序言中说,衣雪峰自世纪之交“即师从王镛先生,受教于中央美院书法教学群体,由本科而硕士,由硕士而博士。多年来,以书法主导刻印国画,重视篆隶传统,致力融合碑帖,刻苦钻研经典,扩大取法范围,而于唐篆与陶文,用力尤多,故以篆隶融汇行草,别具心得。其草书由王铎上追盛唐,力求冶颠张醉素于一炉,更拟以篆入草,上承缶庐,而不泥石鼓,别辟新境,已露端倪。观其刻印,似重古法陶熔,多方取则,务求深入,逃避放任,精究共性,实不求早脱以期大成者。览其绘画,每写山水小景,或繁密,或简淡,以书入画,以笔促形,虽非完璧,亦有可喜处。察其史论研究,难在不厌繁细,爬梳史料,不做无根之谈,以新材料论新问题。论文严谨,一如史论行家,而诗文则文采翩然。偶写诗词,情意真挚,亦无平仄不调之失。短文尤简朗畅达,清明可颂。衣君年才逾立,已成绩可观,倘本此以往,继续提高临古而出新的转换能力,探究中国文化精神与当代视觉之结合,向更广泛的相关艺术借鉴,钻研旧学,涵养新知,那么,在王门的“70后”弟子中,他之成为优秀的青年学者型书画篆刻家,我是抱有厚望的。”

“春风草衣—衣雪峰书法展”,既是北京杏坛美术馆2017年的首展,也是衣雪峰在北京的第一次书法个展,展览展出衣雪峰书法作品50余件。衣雪峰期待通过此次展览,梳理目前书法创作与研究的脉络,探索今后书法创作与研究的方向。

有风来—刘海勇中国画新作展在京举行

本刊讯 4月8日下午6点,“中国精神·中国梦”传承与时代精神名家系列作品展之“有风来:刘海勇中国画新作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佳润文化中心首展。本系列作品展荟萃和构织了以当代画坛名家为主体的庞大展示空间和延蔓时间线。作为这个复杂序列中的第一回展览,刘海勇教授有包括花鸟小品、手札册页、手卷和瓷画在内的40余件作品参加本次展览,除其中5件为精心选取的历年来代表性绘画外,其余均为最新力作。整体展场架构为刘海勇听雨斋正厅、听雨斋书房、听雨斋诗选壁、听雨斋师友雅集小品架屏等四部分。

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张立辰教授夫妇,中央美院博导、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中央美院王同仁教授夫妇,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杜滋龄、李一、许俊,中国美院教授马其宽、徐家昌、任道斌、章利国,中央美院博导唐勇力,国家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郭石夫等嘉宾以及艺术爱好者200余人出席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大型活动部主任李伟主持开幕仪式。

薛永年教授认为,这一展览不仅可以作为艺术来欣赏,还可以作为学习的教材去推广。作为刘海勇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理论导师,薛永年对刘海勇的印象是不仅好学、好思,而且善教学。他评价刘海勇作为一位优秀的年轻画家是“有学有义,学义兼得”。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表示,“有风来”展览,将南方的画家,将南方的水墨带进了北京,观者从他的画当中,可以感受到他饱含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热情,将浙江的山水风物与生活体悟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刘海勇在执着于艺术创作的探索之外,还具有传承学脉、为人师表的责任担当。骆献跃在致辞中表示,刘海勇的花鸟画作品兼备南北的艺术风格,展览必定会在南北艺术的交流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希望刘海勇先生能够继续为浙江中国画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的奉献。刘海勇在答谢辞中感谢了授业的老师、亲朋好友以及对自己创作生涯中予以帮助支持的各方朋友,并介绍展览情况。

刘海勇的学艺经历,蒙受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一南一北两所院校的学术滋养,这恰恰成就了刘海勇兼容并包、具有时代感受的艺术风貌。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优秀教学骨干,也是当代画坛中一位艺理双修的花鸟画家,他在中国花鸟画写意精神的理论探究与笔墨实践、沟通古今与南北绘画风格上着力甚多。他早期的作品呈现兼工带写的小写意风貌,近年来,其艺术创作出现了明显的跨越,逐渐向大写意迈进,画面从清新隽逸逐渐沉淀,变得苍厚又不乏隽爽。

安徽省2017年度全省书画院创作展览联盟院长会议暨邓石如学术研讨会在肥召开

本刊讯 2017年4月6日下午,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的“安徽省2017年度全省书画院创作展览联盟院长会议暨邓石如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饭店顺利召开。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安徽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侯进、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张煜等领导出席会议,全省画院联盟32个画院院长及代表画家近百人参加会议。

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指出,要以繁荣全省美术事业,提高安徽美术的社会影响力为主线,把联盟作为我省各级画院创作交流的纽带,展示全省书画家创作成果的平台,对安徽省美术事业的发展进行定位分析,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质,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文艺创作需要与时俱进,安徽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侯进希望大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创新精神,创作内容上紧跟时代发展,创作形式上贴合人民,使展览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发表了关于“整合资源,推进全省美术创作工作”的讲话,他说,发展文化事业离不开书画产业。当前我们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推动全省书画创作出亮点、创品牌、上水平,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4月7日上午,举行“2017年邓石如研讨会”,著名理论家王佛生、陈祥明、蔡树农、秦金根、王征、王照宇、藏书德、程波涛等省内外著名理论家和安徽省书画院领导及各地市画院院长、入选的论文作者及承办部门《新安艺舟》编辑部陈明哲、窦蓉、柳翔彬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到优秀论文26篇,涉及邓石如研究的多个领域。其中有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杜寒风博导《邓石如“计白当黑”理论的“虚实人天”辩证论》;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的《试论皖派篆刻的发展、特征及影响》;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王照宇《无锡博物院藏邓石如书法述略》;安徽合肥陈祥明教授撰写的《邓石如行草书艺术变法及其影响再认识》;安徽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秦金根博士撰写的《从邓石如所刻名号印观其游学与交谊》等。

第39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于4月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本刊讯 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文房四宝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39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用品博览会,于2017年4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召开。

本届艺博会展出面积15000余平方米,设标准展位740个,参展企业近千家。展出产品有文房四宝、文房名品名具,大师精品、中小学生书画用品等,产品古香古色,琳琅满目。

猜你喜欢
刘海扬州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书法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t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我的青春期很“刘海”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