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物理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2017-06-15 18:56王合英孙文博陈宜保张留碗
物理实验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验课物理样品

王合英,孙文博,陈宜保,张留碗

(清华大学 物理系,北京 100084)

实验物理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王合英,孙文博,陈宜保,张留碗

(清华大学 物理系,北京 100084)

阐述了实验物理教学中留白的目的、实验教材留白、实验课堂留白的策略和作用.通过适当的留白艺术,激发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验能力,让物理实验课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实验物理教学;留白艺术;人才培养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留白”在美术、音乐、文学、园林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领域中均焕发出独特的光彩[1-3].“无画之处皆成妙境”、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都表达了留白艺术的魅力.虚实相生,疏密有致,以有限传达出无限,以一种局部传递大千神韵,以空白处激发观赏者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让人浮想,令人回味,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情意空间和审美意境,堪称是艺术中的至高境界.

实验物理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育人的艺术.把留白艺术恰当应用于实验物理教学,同样可以提升教学品质.实验物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课程,对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提高和品格塑造起着理论课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实验物理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们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和管理等各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9].本文结合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说明实验物理教学中留白的目的、策略和作用.在实验物理教学中适当运用“留白”艺术,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适时适度地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得以萌芽生长和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实验物理教学的质量.

1 实验物理教学中“留白”的目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10]:“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就会在学生的思维中出现问题.”“留着不讲完的东西”即是留白,通过留白引爆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见教学的留白艺术早就为教育家所提倡,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良方.老子曰[11]:“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留白的本源和目的.器皿中间是空的,我们才可以用它的“空间”盛放东西.房屋墙壁之间是空的,我们才可将其作为房屋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见留白不是形式,而是延伸和升华.“无画之处皆成妙境”表明中国画的“留白”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一种“藏境”的手法.同样,实验物理教学中的留白也是一种“藏境”,书中和课内的世界很精彩,但毕竟有限,书外课外的世界更令人神往,且广博无垠.在实验物理教学中留白的目的就是要打开从课内通向课外、从已知世界通向一望无际的未知知识原野的一扇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自由探索空间,于留白处发展心智、彰显个性.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留白,旨在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期待和兴趣,引导学生对实验细节、实验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与探究,以实现物理实验课赋予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塑造品格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留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2 实验教材的留白艺术

人们一般对未知世界感到好奇和向往,因为好奇,就产生去追求的动力,有追求和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学生上实验课之前最先接触到的实验教材内容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实验课的心理期待程度.如果学生在阅读完实验教材后,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都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悬念和问题,一定不会引起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做实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编写实验教材时,应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清楚留白的目的和意义,采用不同形式的“留白”,“虚实结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索热情,对将要做的实验有一份期待,无疑为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实验教材的留白策略可以用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概括:“叩其两端而竭焉”(出自《论语·子罕》 ).“叩其两端”指两端写实,中间则适当留白.两端中的一端是实验的核心原理,所用的仪器结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这些是实验的基础,是学生思维萌芽和生长的土地;另一端是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做实验要实现的目标.这“两端”的内容都是教材中要写 “实”的部分.中间部分指具体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中的问题、实验结果等则是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成长的留白空间,相应于“虚”的部分.这样,学生阅读实验教材后,既清楚相关的物理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目标,同时通过“叩其两端”思考实现目标的实验方法及可能的结果,激发学生通过实验去“补白”的欲望,为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挑战空间.

在上述大的留白原则下,实验教材中的留白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特点灵活变化,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常用的教材留白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类:如点到为止的拓展性留白、有计划的探究性留白、画龙点睛的指导性留白、引发思考的省略性留白等,在此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 点到为止的拓展性留白

点到为止的拓展性留白指虽然不是本实验的重点内容,但与本实验的内容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本实验领域的科技前沿或应用等.这类内容不适合在实验教材中长篇大论地叙述,但对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科技发展十分必要.这类留白多放在教材的引言部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指明参考方向,同时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做课外深入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萌芽留下生长空间.

以四极质谱实验教材为例.四极质谱实验所用教学仪器和科研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一定的差别,另外质谱仪中四极杆所加电场的形式不同,其作用和应用领域也不同.这些内容和四极质谱的实验原理密切相关,但不是本实验的重点内容,在写实验教材时就可以用“点到为止的拓展性留白”为学生留下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的生长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四极质谱技术也不断发展,现在双曲面形四极杆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仪中,利用四极杆串联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的定量测量.如果在四极杆上只加射频场,可以作为离子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学习.”[12]这段话既“点”出了四极质谱仪的技术发展和不同应用,也为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点”出具体的方向:如何通过串联技术提高分辨率?四极电场形式不同导致作用不同的物理本质是什么?除了离子阱还有其他应用吗?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用电路的串联技术就可以实现技术的革新,而改变电场的形式就能约束离子的运动.让学生了解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保持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就可能产生创新的灵感.很多学生在做实验时主动和教师探讨自己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解,也有学生和教师分享自己查阅的文献,讨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这种点到为止的留白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去主动补白,让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视野,提升素质,达到了留白的目的.

2)有计划的探究性留白

有计划的探究性留白一般针对本实验的核心原理设置,旨在引起学生对核心原理及应用的深入思考和探究.这种留白的“计划性”和“探究性”表现在它与实验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产生通过实验去“补白”的欲望,在“补白”过程中深化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细节的关注,对实验现象的深入思考,对拓展问题的主动探究,不仅使实验课生气盎然,而且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仍以四极质谱实验教材为例.四极质谱实验的核心内容是双曲电场按质荷比分离离子的物理原理、仪器分辨率和灵敏度的测量和识谱技术.这些内容是“实”写的部分,如果教材中分块阐述这些内容,学生读完可能只是零散的知识片段,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为了引起学生对上述知识片段相互关系的思考,从而对实验原理有全面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对实验结果有所期待,我们在实验原理部分采用了“有计划的探究性留白”:“一般情况下,质谱仪对分辨率和对灵敏度的要求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这可以从四极质谱仪的工作原理予以解释,也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12]”首先指出分辨率和灵敏度矛盾的关系,但为什么矛盾和怎么矛盾则是“计划留白”,一是引起学生预习时对两者相互关系的关注和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怎样从原理上分析两者矛盾的关系?二是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期待: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两者矛盾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计划留白,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运用物理原理分析问题的空间,也为后面实验内容的“补白”埋下伏笔.

正因为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关系问题是该实验核心原理的体现,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同时注意到实验原理的“计划留白”与实验内容探究的“补白”相结合.在实验中有意安排相关的实验内容[12]:“了解质谱仪的仪器设计,改变质谱仪的工作参量,测量其分辨率和灵敏度,分析两者随工作参量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并从原理上予以解释.”即便学生在预习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在实验时也会以研究的态度关注实验现象和结果:仪器的工作参量对分辨率和灵敏度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两者是否表现出相互矛盾的关系?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如何从原理上予以解释?通过这种计划留白和实验补白相结合,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物理原理的内涵,而且能活学活用,用物理理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验能力.

该计划留白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对那些求知欲强且对实验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在他们完成有关实验内容后,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提出比较开放的应用型问题将此留白进一步发挥.例如:“如果让你设计出具有高分辨率的四极质谱仪,根据你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如果空间有限,又要达到较高的分辨率,仪器设计的关键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不能仅局限于完成的实验内容,而是需要有一种全局观,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仪器的使用者转变为设计者,这种角色转变带给他们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心理体验.通过这种综合分析、深入理解、全盘考虑的“补白”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在总结中表示这种开放问题的讨论让他们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不仅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而且学会如何运用物理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感觉.

3)其他形式的留白方式

教材中的留白方式因教学目的灵活改变.例如实验的注意事项可采用“画龙点睛的指导性留白”:只给出注意内容,不说明注意的本质原因.这种留白也可以与实验课的补白相结合,虚实相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引发思考的省略留白或问题留白相对直观,通过提问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种留白一般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提醒学生物理原理和实验的重点内容.这类留白应注意问题的有效性,提出的问题既要给学生思考的方向,体现核心原理和实验的关键所在;又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能从“留白”的问题情境中“无”中生“有”,体验思考的乐趣和心智的成长.

总之,实验教材中根据实验目的巧用不同形式的留白,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欲望,唤起学生通过实验来填补“空白”的求知欲和解惑心,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拉开后续实验学习的序幕.同时留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它赋予学生更多研究、发展和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实验探索和师生对话互动,在实验补白的过程中活化和深化教材内容,使实验过程充满解惑和收获的喜悦.

3 实验课堂的留白与补白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物理实验以固定时间内完成固定实验内容的基础实验或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多实验只需按照教材或讲义中的实验步骤操作就能顺利完成,没有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和自主发挥的空间,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如果教师在常规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留白”的艺术,同样能够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热情和活力,通过物理实验课达到赋予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塑造品格的目的.

实验课与理论课最大的差别在于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实验的执行者.实验课的优势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对一地零距离交流和讨论,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采用个性化的留白指导,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验课堂的留白方法不一,形式多样.教师应因人而异,灵活应用.常用的课堂留白方式有以下几种,现举例加以说明.

1) 于实验细节处留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对问题的敏感和洞察力是科研工作者重要的潜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研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前奏.于实验细节处留白,则能培养学生关注细节、认真严谨的实验素养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用X射线衍射仪做物相分析的实验中,仪器配套的铝样品架开孔尺寸略小于X射线的狭缝长度,导致少量的X射线照射到样品架上,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中均含有1~2个铝的衍射峰,但强度相对较弱.这原本是样品架设计的瑕疵,但把它作为实验细节的留白,观察不同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和解决方法,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以鼓励和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这2个较弱的“多余”衍射峰并不影响所测材料的物相分析结果,不太注意细节的学生很难发现衍射谱中“多余”的衍射峰,或者因为不影响实验结果而对它们视而不见,不深究其原因.比较细心的学生往往在测量一两个样品后就发现有不属于所测材料的未知衍射峰,更有观察力较强的学生能发现所测不同样品的衍射峰中均出现相同的未知衍射峰.对于前一类学生,教师可适时提醒他们对结果认真分析,仔细对比观察,引导他们发现细微的差别,从而关注实验细节.对于后一类学生,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火眼金睛”和关注细节的良好习惯,再鼓励他们自己分析判断“多余”衍射峰的来源.教学实践表明实验过程中这种意外的细节发现常常令学生兴奋,激发了他们揭开谜底的欲望和好奇心.一旦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被小小的细节留白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物理实验课就会变得丰富有趣、生动精彩.

2)于实验方法处留白,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信心.

仍以X射线衍射实验的样品架为例.既然实验结果中出现了“意外”,那么通过实验研究“意外结果”的原因就是于实验方法处留白的好时机.当学生沉浸在发现多余衍射峰或兴奋或茫然的情绪中时,如果教师直接告诉他们这些多余衍射峰的来源,就会错失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机.相反,如果此时教师采用实验方法留白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设法通过实验分析多余衍射峰的来源,就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实验方法的留白也因人而异.有些学生实验能力强,喜欢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就轻松放手,给他们发现自我、发掘潜能、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有的学生茫然无绪,教师就给予适当的启发性引导,鼓励他们大胆推测,积极思考,再想办法用实验验证.

对于那些面对问题不知所措的学生,不能采用完全放羊式的“完白”,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方法启发,也是实验物理教学中赋予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先观察比较不同样品测量结果中多余衍射峰峰位有什么共同点?从峰位相同的共同点,你能做出什么推测?这种未知物质是样品成分还是样品外部因素引起?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外部因素可能引起衍射?一般情况下,当讨论到这些问题时,学生很容易把关注点集中到样品架上.怎样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衍射峰来自样品架?原来如此!这时学生都会表现出豁然开朗的表情,兴致勃勃地着手实验验证猜想的过程.有些学生直接测量铝样品架的衍射谱,将其与前面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发现样品架的衍射峰与测量结果中多余谱峰一致,很快判定铝样品架是罪魁祸首.有的学生采用更换玻璃样品架的方法,发现用玻璃样品架测量的样品衍射谱中不含这些神秘衍射峰,也间接证明样品架的影响.无论用哪种方法,当学生看到实验结果能证明自己的分析判断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做实验的成就感和喜悦油然而生,也增加了他们后续实验主动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这时,教师乘着学生兴奋的东风,把握“赋予方法”的良机及时加以引导,告诉学生直接验证和间接证明相互补充,得到的实验结论更令人信服.让学生了解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技术从不同侧面验证同一个问题或结论是科研中常用的方法.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的科研方法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实验课启迪思维、赋予方法的教学目的.

其实很多的教学实验仪器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或问题,教师要善于化劣势为优势,通过适当的细节留白或实验方法留白,给学生提供自主实验、解决问题的灵动课堂,启发思路,赋予方法,提高能力,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 于问难解疑时留白,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挑战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用适度“留白”的策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有些问题只要他用心思考就能找到答案,那就留给他一段思考或查阅实验资料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些问题比较有深度或难度,如果能用实验解答,如前面的样品架问题,则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寻找答案.如果难以直接用实验解决问题,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画龙点睛的引导,留白与启发并用,指出问题的关键,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揭开问题的神秘面纱,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并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种粗线条的留白讨论达到赋予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能力的实验教学目的.

4)于拓展实验中留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各种问题,由于实验课堂时间有限,很多问题可以作为拓展性留白,留给学生课外探究和拓展的空间,点燃学生进一步实验研究的热情之火,把实验室交给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或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基础实验和设计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实验、乐学创新、展示自我的舞台[4].许多设计型实验题目直接来自于学生在基础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拓展实验不像课内实验有确定的实验结果,学生在拓展实验中要查阅资料、设计方法、测量结果、分析原因,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因此拓展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品格的塑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萌芽的发展.毋庸置疑,这种拓展性留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因,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成长,起到课止而思不止、课止实验研究不止的作用.每至期末学生交流,学生们最津津乐道、体会最深、收获最大的就是这些设计、研究型的拓展实验.很多学生表示这样的实验是真正的实验,即使结果不完美甚至失败,也受益良多,影响深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潜能常常超过我们的预期,只要给他们展示的空间和适当的引导,他们的表现就会带给我们很多意外的惊喜.

5)实验课的“留白”与“补白”相辅相成,彰显活力,提高质量.

无论实验教材中的留白,还是实验课的留白,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或自主实验的补白,这些留白只能流于形式,没什么实际意义.实验教材中的铺垫留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重点,尤其是教材中有计划的拓展性留白,实验课上必要的补白会使教材留白彰显活力.实验课堂上留白与补白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运用得当,才会提升实验课的效果和质量.

笔者认为,实验物理课的留白可以无处不在,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留白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每个学生自主自发地去补白,学生的收获和成长也会无处不在.例如每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就可以作为实验教学留白与补白的内容.注意事项可划分为两类:安全区和雷区的注意事项.安全区指那些操作不当只影响实验结果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让学生大胆“违规”,培养其质疑精神.雷区是那些一旦误操作就会伤及人员或损坏仪器的注意事项,应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前预警,防止触雷.

例如X射线衍射实验有一条关于制样的注意事项:“在放置测量样品时注意保证样品测量表面和样品架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否则会造成测量误差.”[13]这一注意事项就可作为实验细节的留白让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实验补白.有很多爱思考的学生常在实验课上质疑“为什么会造成测量误差?”或“会造成怎样的测量误差?”对于这些学生,鼓励他们“违规”操作,通过实验自己寻找答案和原因.学生对这种违规操作的实验往往兴致很高,不厌其烦地做多种实验:分别测量样品表面高于和低于样品架平面及两者保持一致的衍射谱,比较分析衍射谱峰的变化,再与标准谱对比,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违规操作”的后果:衍射峰位发生了偏移,且2种不同的违规操作导致峰位偏移的方向截然不同!发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知其然”,教师仍然可以用点到为止的启发留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既然测量结果和实验操作有关,能否说明它们与仪器的结构设计和测量原理有关?”引导学生分析注意事项背后所隐藏的物理原理,学习用理论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通过这种注意事项的细节留白与违规实验的补白,既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又通过实验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深化对实验原理和仪器设计思想的理解.当然对于那些雷区内的注意事项,不能让学生“以身试法”.笔者发现采用师生换位的方式,让学生给老师讲解注意事项的内容、原因及后果,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一旦明白这些注意事项的本质原因及其后果,就会在实验过程中严守操作规程,警惕“雷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有些课堂留白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意为之,有些则是教师根据实验情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即兴发挥.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4 结束语

把艺术留白的方法运用到实验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有助于教师智慧的授业解惑,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教师要善于留白,巧用留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究的天地,施展潜能的舞台,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索的乐趣,获得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成长.教材留白,留出好奇与期待;课堂留白,留出灵动与精彩;课外拓展留白,留出收获与成长.教师应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合理利用各种形式的留白,把握留白的时机和技巧,巧用留白,善用补白,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留白应恰到好处,张弛有道,如果采用放羊式的“完白”或过多的留白也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1] 马献利.无墨之韵——浅论中国山水画的“留白”艺术[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2006,20(4):71-72.

[2] 鲍英华,鲍鲲鹏.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思想解析[J].风景园林艺术,2012,28(5):73-76.

[3] 刘启明,董雅.“留白”思想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隐现[J].建筑与文化,2014(5):105-106.

[4] 王合英,孙文博,陈宜保,等.自由实验、乐学创新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2017,37(2):33-37.

[5] 曹显莹,曲阳.基于慕课模式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理实验,2016,36(5):25-28.

[6] 吴肖,熊建文.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平台的研究[J].物理实验,2015,35(10):11-14.

[7] 於黄忠,刘雪梅.加强物理实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135-137.

[8] 孙维民,赵丽军,赵褰,等.开设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1(7):124-126.

[9] 吴宗汉,钱锋,周雨青.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建大学物理课程新体系[J].物理通报,2006(8):10-13.

[10] 苏霍姆林斯基 B A.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1] 老子.道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1.

[12] 王合英,陈宜保.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讲义[Z].

[13] 王合英.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讲义[Z].

[责任编辑:尹冬梅]

Art of “white space” in experimental physics teaching

WANG He-ying, SUN Wen-bo, CHEN Yi-bao, ZHANG Liu-w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urpose, method, and effects of “white space” in the experimental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Appropriate white space for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oul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to do the experiments, activate their enthusiasm for independent inquiry,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t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experimental physics teaching; art of white space; talent training

2017-03-07

项目资助: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No.J1210018);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项目(No.20160204);DIY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No.ZY01_02)资助项目

王合英(1965-),女,山东单县人,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博士,从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

G642.423

B

1005-4642(2017)05-0021-06

猜你喜欢
实验课物理样品
只因是物理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有趣的实验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免费送样品 满意再合作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