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7-06-15 09:35金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3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金勇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168例房颤患者, 依照年龄情况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5岁, 96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 72例)。分析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为43.06%, 低于非老年组的59.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压、高龄、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该类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老年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 综合分析其危险因素, 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 老年;心房颤动;脑血管病;治疗;危险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for senile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68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divided by their age into non-senile group (<65 years old, 96 cases) and senile group (≥65 years old, 72 cases). Risk factors for senile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enile group had lower male proportion as 43.06% than 59.38% in the non-seni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senile group had all higher incidence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an the non-seni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atients as hypertension, advanced age, diabetes,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implement of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enile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is helpful for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Senile; Atrial fibrillati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Risk factors

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1, 2], 已经成为了现今一项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且是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3]。有关研究[4, 5]指出, 目前我国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率达到0.8%左右, 其中>75岁的人群发病率达到3%左右, 相比未发生房颤的患者, 房颤患者出现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较高, 后者为前者的5倍之多。其中房颤属于脑卒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6],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8例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 进行心电图检查后显示P波消失, 并出现形态、间距均不规则的F波, 出现不规律的心室激动情况。依照年龄情况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5岁, 96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 72例)。

1. 2 方法 对以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是否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等。

1. 3 判定标准 临床上将脑血管病分为脑梗死、后循环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

1. 3. 1 脑梗死 发病急, 伴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损情况, 症状与体征维持时间达到数小时。

1. 3.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于局部脑、脊髓、视网膜缺血引发的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情况, 不会对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进行遗留, 多数伴有反复发作病史。

1. 3. 3 后循环缺血 以眩晕、头晕、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一侧伴有脑神经损害现象, 另外一侧伴有运动感觉损害症状, 并出现后循环缺血症状。

1. 3. 4 脑出血 指的是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情况, 主要见于动态下急性起病, 并突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以头痛、呕吐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并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等。

1. 3.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发病, 突发剧烈头痛, 并进行性加重,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出现短暂性的意识障碍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 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为43.06%, 低于非老年组的59.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压、高龄、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该类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有关学者研究指出[7-10],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体力活动、饮食、饮酒、糖尿病、精神因素等, 其中房颤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在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中将性别、年龄归纳为脑血管病的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而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饮酒、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饮食营养不合理、缺乏体育运动等[11-15]。本次研究仅分析了部分的危险因素, 得出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与非老年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 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 而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性别、冠心病尚且不能确定为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 分析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可知, 目前临床上可通过采取抗血栓药物进行治疗, 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华法林、新型抗凝剂(包括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等)[10], 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对于老年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 综合分析其危险因素, 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Poli D, Antonucci E, Testa S,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of bleeding and stroke risk in very Old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on VKA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EPICA study on the behalf of FCSA (Italian Federation of Anticoagulation Clinics). Thromb Res, 2013, 131(1):12-16.

[2] 王状状, 李常新, 毛今明, 等. 中国太原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差异.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 24(6):519-523.

[3] 靳钰, 邱春光, 侯允天, 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9):906-908.

[4] 吴艳平.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比较及成本-效果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34):11-13.

[5] 陈敬, 蔡伟萍, 门瑞英, 等. 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7):42-43.

[6] 赵黎佳.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进展//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论坛2015论文集, 2015:49-52.

[7] 胡大一, 郭艺芳.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 12(3):173-177.

[8] 童随阳, 夏豪, 王欣, 等. 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抗凝治疗的研究進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1):6-10.

[9] 林涛. 心房颤动的临床非药物治疗进展//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论坛2015论文集, 2015:58-63.

[10] 刘燊, 史艺, 刘若凡, 等.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患者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8):809-812.

[11] 乔秋博, 毕齐.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9):909-911.

[12] 陈晓丽, 庞兴学, 樊燕琴, 等.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 2015, 10(9):1268-1270.

[13] 杨茹, 潘令新.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 2013, 33(19):4685-4686.

[14] 黄晓东.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医学, 2015(12):73-75.

[15] 云电.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6):1546-1547.

[收稿日期:2017-02-20]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