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6-16 19:34刘伟兵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1期
关键词:节能灯笔者农村

刘伟兵

笔者在房山区石楼镇从事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三年,正值北京市推广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时期,也正是北京市进行初中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在此期间,笔者积累并总结了一些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一、人生目标与学习的动力

很多农村的中学生还没有树立远大志向。农村的生活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学生与外面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普遍表现为见识较少、知识面较窄、思维的局限性较明显。很多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走出农村,扎根城市。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普遍忽视数学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缺少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仅停留在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水平。

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农民的经济来源较城市居民更为单一。虽然房山区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富起来的农民仍是少数,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将来和自己一样留在农村从事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有调查指出:近80%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目光短浅,对知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认识到知识重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其实,农村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需要大量有知识、懂科学的人去开拓。家长和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服务农村”的志向,帮助学生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探索切合农村实际的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的学科,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离开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自然会让人感觉很枯燥、乏味。因此,笔者结合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1.反思常见生活现象,发现数学强大功能

笔者发现当地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照明用灯要么是日光灯,要么是白炽灯。因此,在讲到函数的应用时,笔者问学生:“你们的家里为什么不用节能灯呢?”学生们展开了热闹的讨论,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大家说:“一个白炽灯才1元钱,一个节能灯则要16元。”笔者又立刻追问:“那你们算过使用这两种灯产生的总费用吗?”大家几乎同时摇头。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计算了使用两种灯在一定时间内各自产生的总费用,并进行了比较。计算过程中涉及到两种灯的使用寿命、两种灯达到相同照明效果所需的最少功率、电的单位价格、两种灯各自的单价等。这样算下来,学生们惊讶地发现:用节能灯的总费用大大低于用白炽灯(日光灯与节能灯的比较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有学生说:“这太神了,明天就让我爸妈换节能灯!”这时笔者总结说:“不是所学知识没用,而是你没想到去用;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有数学。”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却让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所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知识可以改变生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激发了。此外,笔者只要有机会,就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给他们讲解和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让他们逐渐明白数学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服务于生活,使他们逐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加强形象直观教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像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一样,笔者通过直观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性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几组不同长度的细木条,自己动手拼图研究,归纳出组成三角形的三根细木条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农村的细木条随处可取,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并亲自动手操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中位线定理”“三线八角平行线的性质”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都会先让学生量一量、猜一猜,对相关的几何定理有了直观的体会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就来自生活,而且可以高于生活。

3.用实践检验知识,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往往比较困难;而要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对他们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地考察和操作,便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教材中对于坡度的定义为“坡度=垂直高度h/坡长l”,学生认为h和l在沟坡土地里面,无法测量。这时,师生可以找到一道沟坡,实地观察,教师讲解如何去测量h和l,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很快就知道坡度的意义了。如此,让学生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就更容易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测量鱼塘的宽度、大树的高度,可与相似三角形知识结合;测房屋地基时,可与矩形知识、勾股定理结合等。通过挖掘山区农村课程资源,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如何服务于生活。

4.创设教学情景,渗透德育内容

很多地区的农村学生亲眼目睹过农村环境受污染、遭破坏的场面,也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现实生活的教育功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景,设计一些与环境、资源等现象相匹配的问题,通过渗透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笔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石楼镇自开发旅游资源以来,全乡植被面积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为了鼓励植被面积进一步扩大,镇政府号召大家植树造林。于是笔者就在此基礎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若镇上现有植被400万亩,计划两年后植被面积达到484万亩,植被面积平均年增长率是多少?”

三、结语

时光匆匆,为期三年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合作过程中,笔者与合作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农村课程资源,在农村中学探索开展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城乡一体化工作仍在不断推进,相信首都教育均衡化的实现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节能灯笔者农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节能灯省电有技巧
节能灯省电技巧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性能相差达32%
话说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