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华:首创中国农村“三养合一”养老新模式

2017-06-16 02:18李凤之曹胜毅
商业文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苏北东海

李凤之 曹胜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养老服务业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要围绕老年化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广火老年人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在黄海之滨的苏北地区,就有一位民营企业家以孜孜以求的大爱行动,参与投资农村养老事业,书写了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业的新传奇——

近年来,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一直是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养老事业,迫切需要有担当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初春时节,在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在江苏省采访了知名民营企业家张长华先生,聆听了他以民间资本全身心投入中国农村养老事业的感人故事。

坐在记者面前的张长华,是一个典型的苏北汉子,黝黑的脸庞,浓重的眉眼,敦实的个头,话语不多,衣着朴素,看上去很普通。然而,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壮汉,却成功创建了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办老年公寓,并组建老年协会、创办智能居家养老等服务老人的机构,在苏北地区、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创新探索出“三养合一”的养老新模式。

有人说张长华是一位光环耀眼的“爱心大使”、“公益志愿者”、“优秀民营企业家”,但在他看来,他就是一位身负“重债”依然满怀希望爬坡前行的“探路人”——为了让苏北地区更多年迈的农村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他放弃可赚取3000多万元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工程,毅然投身到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农村民办养老服务业,用承载爱心的智慧与敢闯敢干的拼劲,为生活在偏远农村的老人们打造幸福安康的乐园。

“我虽然目前还负债经营老年公寓,但心中无悔,因为中国农村的养老业需要有一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来参与,我认为投资并从事养老事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值得去探究开拓的朝阳产业,我必须一步步做下去。”——这,就是江苏省东海籍民营企业家、东海华苑老年协会会长,东海华苑老年公寓董事长、东海华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张长华奋斗的目标与追求。

建造东海华苑老年公寓——国内首推“三养合一”养老新模式

今年48岁的张长华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陶李村,母亲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民,父亲是当地农技专家。上世纪的1988年,毕业于东海职业中学的张长华抱着对青春和未来的美好梦想,走出家乡到南京打工。在繁华的大城市南京,他从最底层的建筑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房地产公司工程技术项目负责人,年薪万余元,并通过自学拿到计算机专业大专文凭。1997年,他看到刚刚兴起的计算机行业很有发展前景,便辞职回到苏北的连云港市,与三个朋友合伙在市区投资8万元创办了连云港华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主要开展计算机销售、计算机软件组装和网络技术培训等项目,三年下来盈利80多万元,三人“分红”各获得20多万元,这是张长华离家闯荡12年后创业获得的“第一桶金”。满怀喜悦的张长华怀揣着“第一桶金”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东海县黄川镇开办起计算机培训机构,同时负责黄川区域的国家食盐销售与管理工作,这一干又是12个春秋。期间,张长华还在镇驻地创办了苏盐连锁超市,兼营当地烟花爆竹管理与销售,并开办东海友联驾校黄川分校、KTV、溜冰场和洗浴中心等。历经10多年的商海拼搏,张长华在老家陶李村第一个建造起漂亮的“小洋楼”。

2007年12月,随着市场经营模式的改革转换,张长华通过公开竞标最终以152万价格将镇政府改制的一块占地10亩的破产农具厂产权“买断”,变更为商业服务用地,准备用作扩大驾校培训基地或经营房地产商业开发。当时的小城镇建设正高潮迭起,按照当时房地产开发价格来估算,他购买的10亩地农具厂如果开发成房地产销售,最低也要获得3000万元利润。许多人都羡慕张长华的“好眼光”,张长华也在心中为自己“挣”来的商机暗自窃喜。

然而,当年突发的一起事件却改变了张长华最初的创业想法,他的灵魂受到猛烈的>中击。那一天早上,老家的村庄里传来一个非常悲凉的噩耗:一位年过七句的空巢老人病死在家里一个多星期才被村里人发现,尸体已腐烂发臭,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平时无暇顾及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出殡的那天,望着老人的儿女伤心欲绝的连连自责,张长华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现在经济发展了,农村生活改善了,但老人们的养老逐渐成为一个凸显的现实问题。虽然当地党委政府建立了供养五保户的敬老院,但还有更多农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需要有一个综合服务型机构来保障供养他们的晚年生活。”此后,张长华又从相关媒体和民政部门了解到: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顺应时代需求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应该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去探索与发展的责任,而且这项工程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开发前景的朝阳产业。

基于这个思维和认识,张长华背上行囊到苏南、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调研。2011年初他写出考察报告,向县有关部门提出在家乡黄川镇建造老年公寓的发展规划,很快就得到县民政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批复。2011年4月的春天,在素有“中国草莓第一镇”盛名的黄川镇驻地,一座占地10亩的东海华苑老年公寓工程破土动工,至当年底两幢面积8720平方米的华苑老年公寓大楼拔地而起。初建成的华苑老年公寓拥有203张床位,其中,居家养老型床位100张,护理型床位103张。整个华苑老年公寓还配备了300多平方米的老人健身房、130多平方米的医疗服务室、216平方米的慈善超市及电子阅览室、爱心餐厅、多功能会议活动室、棋牌娱乐室等。

2013年6月,總投资1500万元、功能设施完善、综合一体化、苏北规模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东海华苑老年公寓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公寓聘用20多名员工,其中招聘3名大学生人才。华苑老年公寓首期对外开放,老人的入住率达到30%。

张长华告诉记者,他投资的东海华苑老年公寓,先期采取两种养老模式。第一种为“护理型养老”:老人入住宾馆式的华苑老年公寓,每月只需交纳360元住房费、300元伙食费,基本费用计660元就可享受到系列温馨的护理养老服务;第二种为“押金型养老”:交纳10万元押金即可终身免费入住面积123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居家养老公寓,入住的老人病逝或退房后可如数退还其交纳的10万元押金。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苏北东海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德国的“敬老储存”
德国的“敬老储存”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
关于推进老年公寓发展的几点意见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