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勒口也精彩

2017-06-19 15:37林特特
阅读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叔本华新书名人

◎林特特

书的勒口也精彩

◎林特特

拿到手上的任何一本书,我都从勒口开始读。勒口是封面超过书芯,往里折的那部分。前勒口一般是作者简介,后勒口大多写些新书介绍。我说的当然是前勒口。

以前,我做图书编辑。前勒口的简介总是一本书快完工时,才会要求作者交来。

简介不能太长,长了,勒口处就显得挤。但总有人洋洋洒洒交一大篇,履历细分到每一年;每一个奖项、每一部作品都表示不能删。也有人写得极少,寥寥数语交代前半生;大多数人中规中矩,年龄、籍贯、毕业院校、取得什么成绩,年纪轻些的还会在简介中添上志趣,“平生好……”“唯愿……”等等。

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某书由两个作者共同完成。其一抱怨其二简介过多,压了自己的风头,折中办法是“我的署名放前”;电话还没挂呢,其二就推门进来了,风尘仆仆,放下背包。等我招呼他时,他说,我就来商量下,能不能前面(前勒口)只放我,把其一挪到后面(后勒口)去?

又一次,我收到一封邮件,某名人之后强烈要求在已交的简介中加上“忠诚”、“热爱”等字眼。我问为什么,他没回。后来我又问其他人才知,原来,几十年前,他的“名人之后”的身份意味着噩运;几十年了,噩运早变成好运,但骨子里的“怕”种下就拔不掉了。

勒口就是窗口啊,窥见世相。渐渐地,我专拣书的勒口看。

一个人经年不改勒口的简介,无论这些年他出了多少书;有时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他,对他的介绍也和前几年、旧书勒口处的文字一样。我觉得他懒,或不在乎。

一个人每出一本书,勒口都有些改动。有最新的职务、最新的成就、最新的“平生好……”勒口成了了解他最新动态的地方。

一个人出了本业内重要的学术著作,勒口简介只有一句话,“大学教授”。我摸着这句话,再摸摸封面烫金、凸起的几个大字,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作者很牛,书很有分量。

一个人勒口文字不到一百字,竟花32个字写道,“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笔下风流至极。我不禁想,那是《老残游记》中逸云一样的人物吧?

一个人是译者。勒口处满满当当,但写的全是对原著者的情愫,“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仅看勒口,我就断定,这会是叔本华最好的译本。

一个朋友,新书勒口处写着“高度热爱各种娱乐八卦,积极思考诸多无聊问题”。我扑哧一笑,想象着她删删写写,最后琢磨出一句能最恰当地形容自己、还要略有些自嘲的话。

勒口即曲径通幽的妙处啊。你站在这头,借一点点光,瞥见那头那人的心。

猜你喜欢
叔本华新书名人
名人摔跤后
书画名人汇
《意林》新书,pick一下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新书
“毒舌男”叔本华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