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高度与气度

2017-06-19 15:37张蓓
阅读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气度中华文明天地

◎张蓓

中华文明的高度与气度

◎张蓓

沧桑数千年,无数圣人先贤留下诸多豪言精语和肺腑之言,尤其是这几句话,最能代表中国精神。

中国气概:犯我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陈汤传》

汉朝强盛之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确是被践行的事实。虽远必诛的前提是被犯,属于自卫反击。所以,汉武帝的多数征伐还是师出有名。国力强盛,则是底气。

中国品格:法乎天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载育万物、生长万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深刻认识和应对方法。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

中国操守:穷达不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诸葛亮出山之前隐居南阳、躬耕陇亩,坚持读书和思考,不断地修养自己,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他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并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先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

中国高度: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运作息息相关,万物的变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所以,人应该由自然来观察一切,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去体验。

我们对金钱和其他物质方面的追求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这种价值取向造成的必然是人情冷漠、事事向利益看齐。

庄子提倡破除“我执”、顺应自然,这对于我们今天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中国理想:千秋万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子语录》

这四句名言,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历代流行不衰,是怀抱入世与济世理想的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猜你喜欢
气度中华文明天地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