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教材编制模式构建

2017-06-19 19:15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选题数字化教材

李 勇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教材编制模式构建

李 勇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数字化教材作为教材的一种新形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其建设与发展。数字化教材的编制是教材建设的主要内容,决定着教材建设的成效。结合武警学院数字化教材建设实际,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数字化教材编制的模式。

信息化;高校;数字化教材;编制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教材已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被引入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之中,并在许多高校已作为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立项,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数字化教材在一定程度和规模上必将替代传统的纸质教材。

数字化教材有其独特而强大的优势。一是其以光盘或其他多媒体形式作为载体,体积小、容量大,便于修改、更新,贮存、携带方便,可按需定制,编制成本较低。二是数字化教材内容生动、直观、形象,形式新颖,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三是数字化教材的信息资源体系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根据需要开放、更新教学资源,也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其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四是数字化教材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模拟再现情境。例如,它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再现实验或实训情境过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实物演示和实验,减少资源浪费[1]。总之,数字化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教材的编制是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核心内容,其编制模式的构建又是其重中之重,在数字化教材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高校数字化教材的编制模式。

一、确定选题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确定编制选题,是衡量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质量的前提。

(一)确定选题的原则

根据学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实际,确定选题的原则主要有:

1.符合需求原则。选题应依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发展规划等要求,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实际、专业建设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选择编制选题。

2.重点建设原则。高校应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的数字化教材。优先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的数字化教材及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的配套数字化教材。

3.统筹规划原则。依据高校编制人员具体实力,科学合理地规划每年数字化教材的编制规模,以保障教学需要和保证教材的质量。

(二)确定选题的程序

第一,课程主讲教师或相关教师依据选题原则,向所在教研室提出数字化教材编制选题申请。第二,教研室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等教学基本文件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所属院系(或相当一级单位)。第三,院系(或相当一级单位)对上报的数字化教材编制选题进行再次审核,通过后统一报送学校主管部门,未通过审核的退回原申报单位。第四,学校主管部门对报送的数字化教材编制选题申请进行审核后,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并呈报学校审批;未通过审核和论证的退回原申报单位。第五,经学校审批通过的选题,依据“谁申请,谁主编”的原则签订数字化教材编制合同,确定编制选题。

二、设计编制

设计编制是数字化教材编制模式的主体内容和关键。按照相关规范,数字化教材的设计与编制实行主编负责制。由主编确定编制组人员,其中应注意吸收相关学科专家、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实践部门专家等不同方面的人员参加,采取集体研讨、分工编制、共同修改的方式,明确各自责任,充分调动所有参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编制组依据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和规定,共同分析研究教材的编制提纲;根据合同要求,制定编制进度,分配编制任务。按照编制规范按期保质完成编制工作。数字化教材的编制规范主要应包括基本要求、基本内容、设计原则、编制步骤等内容。

(一)基本要求

数字化教材编制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无政治性、思想性、道德性错误。第二,禁止泄露国家秘密,不包含国家禁止公开出版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表演权、软件版权及专有出版权等其他合法权益。第三,有关文字表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文字规范;描述性文字、公式、图表应精炼、准确,应采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第四,每门课程的数字化教材应保持统一风格和同一操作界面或系统;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难点内容,采用图形、图像、配音、动画与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突出表现形式与效果,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或动画;插入有工作现实情况的图形、图像与视频;相关知识点应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链接。第五,数字化教材运行环境应兼容Windows 7.0版本操作系统,浏览器应为IE 8.0版本及以上;须同时满足在独立计算机和本校校园网上运行。第六,数字化教材应基于教育信息化和技术现代化,具有完整、系统的文字与制作脚本。视频、动画、声音等媒体文件均应采用通用格式。目前,常用的媒体文件格式见表1[2]。第七,中文字体的大小应适中,字体变化以3~5种为宜;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应协调一致,页面色彩应与内容相适应,各页间色差变化恰当;同一页面中动态区域设置合理。第八,教材的操作应简捷、灵活、方便,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第九,背景音乐应与教材主题相对应,悦耳动听,且可以实现自主选择播放;有关图形图像、动画演示等素材美观契合、生动活泼,符合视觉习惯,具备自动阅读等功能。第十,数字化教材成品必须无计算机病毒,无安全漏洞。第十一,编制人员应在数字化教材的显著位置明确标注编制人员及其单位;并采取技术手段,未经编制人员及其主管单位许可,严禁私自复制、打印、刻录等不当行为。

表1 常用的媒体文件格式

(二)基本内容

数字化教材的内容应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及先进性。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纸质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学课件;实验与实训大纲及内容;重点、难点解析;例题、练习题、测试题;典型案例及解析;知识拓展或教学资源链接。

(三)设计原则

1.结构流程设计应遵循学习规律及习惯

对于数字化教材而言,设计开发应遵循普通教材的基本属性,兼顾学习规律及学生已经形成的阅读和使用习惯。既要保持基本的框架结构,又兼具形式多样与个性化设计。操作流程应简单高效,并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帮助信息。

2.交互设计应遵循醒目便捷的原则

数字化教材中的交互设计主要是指学生与教材中各组件的交流和互动,主要包括交互按钮、使用提示、输入操作等。具体设计时,这些操作应能够满足学生的预先设想,简单醒目,操作便捷,反应迅速,能够顺利完成交互行为。

3.界面设计应遵循风格明显与配色合理原则[3]

界面设计主要指版式布局的设计和视觉设计。版式布局设计要清晰明了地分组和排列界面所要显示的全部内容;视觉设计主要是构图和配色,应符合主题,突出重点,能够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愉悦和进一步使用地冲动。这里需注意的是,要避免华而不实的图片或视频及缺少重点内容的展示,让学生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失去进一步使用的欲望。

4.操作设计应遵循简单方便与直观灵活的原则

数字化教材的操作应符合学生阅读习惯、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等要求,具体包括:(1)以表格或结构图的方式列出教学基本要求、学时数、课程章节、习题等信息。(2)结构应根据教材章节,通用页面、组件和媒体类型等建立相应的当前子目录,单个子目录中文件数目要适中,以方便维护。(3)页面组织应反映课程的目录层次结构,页面间的联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学习和掌握。在页面中应设计有各起始章节、前一页、后一页、上一层、下一层的超级链接,应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树查找相关内容及页面的快速跳转功能。对于描绘教学内容的重点,媒体也应提供查询和直接显示功能。(4)对某些特别重要的链接点,如当前教学内容,当前学习单元,当前教学目标,当前多媒体显示的前进、后退、结束等在主界面提供直接的按钮,只需用鼠标单击便可直接进入对应的界面。

(四)编制步骤

数字化教材的编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需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完成编制工作,其主要步骤应包括:

1.教材设计

教材编制组应根据数字化教材相对应的课程标准分析教学需求,以及广大学生的阅读使用习惯,认真研究,集思广益,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要求等。具体包括:(1)教学设计。在首要教学原理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等指导下,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满足学生多样使用为目的,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选择媒体形式,以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学性[3]。首先按照教学课程,分析纸质教材的知识点,并把抽象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及需求,因材施教,注重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结构设计。根据设计原则,初步形成整体框架,利用该框架进行详细具体地设计。可以根据上一步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数字化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教学中的知识点,分析采取具体的媒体及表现形式,以此来确定数字化教材的主体结构和关键部分。(3)制订计划。制订编制计划时,首先应明确编制的总体任务及要达到的目的。编制组必须确定主编和每个编者的分工和职责, 明确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制订具体的编制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以确保如期完成编制工作。一般由任课教师进行选题和内容的确定;由技术人员负责制作动画、图片、视频和总体的创意及编制,最后主编负责统筹及完成调试等。

2.教材编制

编制组根据分工,运用确定的设计平台软件,依据教材设计进行具体制作。在实际操作中,编制人员要从技术、艺术和教育教学整体理念上进行总体把握;教学老师则要严格审核教材的内容及其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准确性。(1)编写脚本。按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编写脚本,有可操作性地把每一部分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用文字详细描述出来。脚本主要包括数字化教材说明、采用技术、结构安排、界面设计、背景设计、媒体表现形式等。(2)准备素材。编制数字化教材通常要采用海量的各类素材,主要包括文本、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在开始制作前,先将素材进行分类,按需调用,以保证制作过程的顺利开展。(3)系统集成。编制人员利用所确定的开发工具和有关技术,根据脚本将各类素材编辑、集成为系统完整的数字化教材成品。

3.测试与完成

(1)测试。对完成系统集成的数字化教材使用前必须进行测试,以发现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测试可分为错误测试、功能测试和效果测试,检测其各部分的功能是否完备,仔细观察其运行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等[4]。(2)完成。将编制完成的数字化教材做成可独立运行的文件或文件包,通过刻录光盘或其他形式封装,以最后完成数字化教材的编制工作。

4.评估与修改

在数字化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编制组应全程跟踪数字化教材在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开展质量评估,以进一步找出不足,并通过修改及优化, 进一步提高质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应用推广

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教材的教学效益,高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制订相应措施,将数字化教材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加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使用个人或学校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其三,通过校园网等信息化平台,将数字化教材上传,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其四,择优出版。对编制质量高、适用面广、使用效果好的数字化教材,积极力争正式出版发行,将其推向社会,进一步扩大其使用面及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数字化教材编制者的学术价值,进一步提高其编制积极性,对其他教师也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高校数字化教材编制模式的科学规范及实践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数字化教材独特而强大的优势必将得以充分显现,其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积极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1] 岳庚吉.MOOC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7):92.

[2] 李勇.浅谈高校数字化教材编制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5下):75.

[3] 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等.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6):31-32.

[4] 陈强.对高职会计专业电子教材建设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163-164.

(责任编辑 李献惠)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 Compil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LI Yong

(Staff Office, The Armed Police Academy,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65000, China)

As a new form of teaching resources, digital textbook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ts role in education is becoming so obvious that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xtbooks. The efficiency of digital textbooks constru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iling mode which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Based 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armed police academy’s digital textboo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igital textbook compiling mod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 compiling mode

2016-11-01

武警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计划课题“消防专业数字化教材编制与应用模式研究”(ZQNJS201503)阶段性

李勇(1980— ),男,内蒙古包头人,编辑。

G434;G642.3

A

1008-2077(2017)05-0066-04

成果

猜你喜欢
选题数字化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