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之轻

2017-06-19 04:17顾振清
东方艺术·大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代性艺术家文明

顾振清

于向溟和张彪在他们的创作中杜撰了一种类似麒麟式的未知动物:蠪螜。它既像冷血的四足爬行动物,有尾,嘴上有须;又有双翼,可收可放,具有神话般的亮色。艺术家近期的油画和装置中,蠪螜形象替代了具像人物,如同作品中的主角,频频亮相在当下一个个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现实图景中,构成了艺术家针对人类乃至宇宙命运的警世预言。显然,蟹螯不是龙和凤凰的替代品,它并没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凌空而舞的本领,跟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原型也没有多少瓜葛。蠪螜形象纯属艺术家自创。它非公非母,繁殖方式不详,物种进化的来源和去处皆不可考。它不是艺术家顶礼膜拜的新图腾,并不构成引领艺术家本人或更广泛人群的精神旗帜。它更像是一种征兆,一种传递、承载神启的异类生命,预示着人类世界的巨大变局。

在艺术家的画面上,蠪螜在许多突变和剧变的场合出现,甚至成群结队地出现,构成一些反自然、超自然的视觉事实。但艺术家并未有任何暗示,指认蠪螜的身份到底是救世主,还是终极恶魔撒旦。他们所要超越的,首先是日常的公共记忆,其次是日常逻辑和几大宗教文明体系所预设的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和结局。蠪螜也许就是一种人类难以名状的超自然力量。艺术家就是在营造一个仅仅属于肉眼凡胎的视觉事实,就是给这种力量找一个似是而非的生物形象,作为替代。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所导致的消费主义与流行文化语境,几乎对文明社会的所有人类个体形成覆盖和浸染。现代性文明表皮光鲜、浮华而美丽,象征着一个又一个受惠人群其物质和精神境遇的改善、提升。实质上,欧美所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却越来越快餐化、世俗化,难以掩饰其核心价值的弱化和缺失。

艺术家起初并不想老调重弹,也不想新瓶装旧酒。他们祭出蠪螜作为法宝,深知主流艺术惯用的启示录口吻,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结果。

他们只是不按牌理出牌,作弄、玩转着游戏规则和方法。他们的蠪螜在现实语境中神出鬼没,时在、时不在。日常场景的实录,与视觉奇观的营造相互并置,从而在表述形式和方法上,规避各种传说、传奇中的宏大叙事和线性逻辑的惯性。在艺术家的理念中,蠪螜的不断闪现,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也许反而开启了新纪元的肇端。与其说蠪螜是一种基督式的拯救者,或反基督式的终结者,不如说,连艺术家自己也无法凭借既有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力度给蟹螯下定义。艺术家的蠪螜主义挑战的是宗教和世俗的威权。旧有的国际体系和文化秩序,在他们的个人化的意識形态的熔炉中,被不断打磨、淬炼,渐渐失去寻常的重力。这种挑战表现在他们近期的装置作品中,则是以怪异图解的具像方式展现的城市中轴线、方舟和核动力模型,并逐一作自我逻辑的颠覆。蟹螯并不具有推陈出新的视觉意义,它既非此岸,又非彼岸,脱离了既有文化传统的因果链条。

于向溟和合作伙伴近期的几件装置作品大胆尝试、切换了多种不同的艺术表述形式和方法,显示了他们接触不同媒介时所激发的实验热情。他们是在换跑道重新出发,潇洒甩掉过去,轻装上阵。

猜你喜欢
现代性艺术家文明
请文明演绎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漫说文明
浅空间的现代性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