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材料的整合与统筹

2017-06-19 16:40汤郑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汤郑静

[摘 要]数学材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以教学“田忌赛马”为例,基于三维视角对数学材料进行统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动机,还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数学材料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功能为目标;能够进行拓展。

[关键词]三维视角;数学材料;学习统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33-01

“田忌赛马”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实现策略的最优化。大多数教师习惯教学时按套路出牌——引入“田忌赛马”的典故,并提问:“如果你是田忌,你会怎么安排?”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最后以生活中的比赛为例进行巩固练习。这样常规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优化策略的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习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失当。对于学生而言,“田忌赛马”的情节有一定的局限性:或不是很了解故事,提不起兴趣;或对故事已烂熟于心,无法假设发挥或想象。

为此,教师要学会整合数学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在教学中“借题发挥”。本文以教学“田忌赛马”为例,略谈数学材料的统筹整合。

一、选材需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选取数学材料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

【片断1】教师设计扑克游戏,并出示游戏规则:每人抽取3张牌,一对一比较,点数大的赢。

鉴于原故事的局限性,教师设计扑克牌比点数大小的游戏,比起上、中、下三等马的对决要直观具体得多,也易于模拟操作。之前,学生已經学习过“烙饼问题”和“沏茶问题”,对优化策略已有所了解,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材料特质需具备多功能

由于课堂容量的限制,采用海量的学习材料不但没必要也不可行,因此,教师要一材多用,开发学习材料的多种功能,要洞悉材料表象背后隐含的数学特质,材料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塑性,有足够的加工、改造空间。改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问题;二是改变条件。

【片断2】

师:三局两胜,大明和小红谁能取胜?

生:都有可能。

师:小红如果想取胜,该如何安排出牌顺序?

在现代生活中,三局两胜的游戏规则十分盛行,因此凭借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当堂就有了决策。

【片断3】师:上述对策是不是小红的唯一选择?

生:要列举所有出牌对阵的方式才能判定。

思考:(1)怎样排列既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2)观察所有的对阵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固定好大明的出牌排序,然后依次调换小红的出牌顺序。分别以“8”“6”“3”三个数字开头,然后让剩下的两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做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生2:综合分析,小红共有6种对阵策略,但是只有采用第五种策略才能取胜。

学生指出的取胜方法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猜测性,但数学结论不能光靠猜想,还要靠严密的论证。因此引导学生不重不漏地列举,通过理智分析下结论,优化策略的价值才能得以突显。

三、拓展

拓展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巩固方式,通常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巩固拓展:情节还原、横向联系、纵向深入。学习材料也可据此来安排设计。情节还原即是向学生详细讲述“田忌赛马”的前因后果,让学生从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明白只有善于审时度势,在劣势中看到生机,才能够以弱胜强;横向联系就是让学生找出扑克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纵向深入就是提高题目难度,变“三局两胜制”为“五局三胜制”,或改“田忌赛马”为“田亮跳水”,取胜策略随着比赛形式和场数的变化而增加,这是对原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总之,学习材料包含的策略要尽可能多,这样学生的思考角度和层次才能呈现多样化,各层次的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