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阅读材料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7-06-19 18:37成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低段录音

成佳

[摘 要]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帮手。深入分析1~2年级数学教材的阅读材料,将文字转化为音频,提高家长的参与度,能将阅读材料的作用最大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低段;阅读材料;使用现状;加工;录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61-02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既然是语言,那么数学学习自然离不开阅读。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数学教材)为例,研究阅读材料在小学低段(1~2年级)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有效使用策略。

一、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呈现

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要呈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出现在新授部分,以书本的图标标识,或直接在方框中出现;二是出现在练习部分,以“读一读,讲一讲”或“读一读,做一做”等形式出现。阅读材料在1~2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及所属领域如下表所示。

总体来看,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有以下特点:(1)篇幅不大;(2)数与代数模块的阅读材料较多,其他三个模块较少,甚至没有;(3)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材料在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字数也逐渐增多。

二、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中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数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够重视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低段学生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迫于课时压力,教师为完成当日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阅读材料容易被忽视。笔者对本校低段12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询问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态度,其中6名教师表示“不太重要”或“试情况而定”,1名教师表示“课上没有时间,一般是让学生回家自己阅读”,3名教师表示“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即可”。

2.学生识字有限,自主阅读不易

低段学生识字量不大,且学生之间差异较大。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虽然整体比较浅显,但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学生独立阅读存在很大的困难。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其主动阅读的兴趣。笔者对自身所带2个班级共97名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询问其对阅读材料的看法,约58.8%的学生表示“读起来太费劲”“有的字不认识”“不是很好读”,约17.5%的学生表示“想听别人读”,只有23.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自己读”。

3.家长观念陈旧,只做题不阅读

做题巩固新知是理科传统学习的“法宝”,家长在帮助孩子复习数学知识时,也往往将“练”放在首位。家长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态度怎样?笔者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家长进行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20名家长中有6名表示“会给孩子读一读、讲一讲”,1名表示“会让孩子上网查阅相关材料”,2名询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会考吗”,7名表示“没有时间陪孩子读”,4名表示“阅读是语文的事,数学应该多做题”。

三、数学阅读材料的有效使用策略

小学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尤其是低段学生,他们刚进入校园,对学校、课堂和教师都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能让他们爱上数学、爱上学习。阅读材料作为数学教材中与众不同的存在,如果能被教师充分利用,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大有帮助。

1.巧妙加工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方面表现为注意力深度不足,另一方面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教师应挖掘教材,巧妙加工,把阅读材料安排在最适合的课堂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81页“一共有多少天(7的乘法口诀)”中“练一练”第4题的阅读材料选自《西游记》:“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教师可以提前使用这份阅读材料,在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之后便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让学生感受文学名著中的数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育技术,降低阅读难度

低段学生识字量小,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遇到文字较多的阅读材料时,独立阅读和集体朗读的效果都比较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阅读材料变为有声阅读材料,在备课时朗读文字材料并录音下来,然后将音频文件插入课件中。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可降低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免去学生不识字之苦。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40页“动手做(二)(认识七巧板)”中有一段介绍七巧板由来的阅读材料,篇幅较长、文字较多,学生当堂自主阅读难度大、费时间,教师在课前便将这段材料做成音频文件,教学时直接播放给学生听。这种新颖又有趣的形式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就能轻松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3.家校密切合作,督促学生阅读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教师应引导家长改变观念、了解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的密切联系,督促家长尽量抽出时间辅导孩子阅读。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57页“练习四”第6题的阅读材料:“米和厘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我们国家还有自己的长度单位,比如尺和寸,它們之间的关系是1米=3尺,1尺=1寸。比一比,1尺有多长?1寸呢?”教师可引导家长帮学生搜集尺和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家里讲一讲,然后把学生讲解的视频发送到班级QQ群中,供教师检查和家长相互交流。教师也可利用班会时间将视频播放给全班学生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类似于“大语文教育”的“大数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大数学观”。“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大数学教育”也应向其看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学数学,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学生只有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处处用数学”,其数学学习才能从传统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冲向更为广阔的宇宙;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才不会被漠视和忽略,才能变成数学学习的有效媒介,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桥梁,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低段录音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