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

2017-06-19 09:56欧阳丽颖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感悟积累

欧阳丽颖

[摘 要]从“双基”到“四基”,把数學基本活动经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应该找准教学起点,注重实践应用,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科学地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新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感悟;积累;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9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地位也进一步凸显。教师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升活动经验。

一、找准教学起点,激活原始经验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教师只有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我通过数学小魔术调动学生兴趣。

师:老师今天要变一个数学小魔术,咱们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师用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的小棒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魔术变完了,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用6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长方形。

生2:用4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正方形。

生3: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么,用2根小棒可以摆成什么图形的问题是不是难倒了同学们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优势,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激活学生原始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二、组织数学活动,积累新经验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和形成经验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观察、实验、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积累新的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并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请同学们用老师准备的小棒,动手搭一个长方体框架。

生1:我们一共用了3种长度的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框架,每种小棒需要4根。

师:通过搭这个长方体框架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2:我们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真棒,你们不仅搭出了长方体的框架,还发现了长方体棱长间的关系。

本节课中,我课前准备好小棒,要求学生组合出长方体,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的过程中,厘清了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长度关系,从而进一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操作中积累,在实验中思考,最终掌握了几何体的特征,积累了新经验。

三、注重实践应用,提升新经验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使学生经历由原有经验阶段——再生经验阶段——再认性经验阶段的螺旋上升过程,并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时注重新经验的及时应用。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积累“转化”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经验,同时把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延伸到课外。

师:刚才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生1(反思交流后):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对于即将学习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你们计划如何展开学习?

生2: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其他已学图形。

本节课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对新经验进行概括,使其内化、提升。学生只有通过提炼,才能更好地将已有经验延伸到以后的学习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原始经验为起点,通过数学活动来积累、提升和内化数学活动经验,让经验的“根”扎在数学学习的土壤中,促使学生的经验在积累中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责编 韦 迪)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感悟积累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