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服饰吉祥织绣纹样研究

2017-06-19 19:29许仲林邬红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织绣吉祥寓意

许仲林,邬红芳

(1.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2.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明清时期服饰吉祥织绣纹样研究

许仲林1,邬红芳2

(1.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2.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明清时期吉祥织锦纹样在服饰的运用丰富多彩,寓意深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明清作为服饰发展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目前学术界关于明清服饰上吉祥织锦纹样的艺术特征及运用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服装博物馆的实物考察,获得比较详实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分析吉祥织锦纹样的历史渊源,吉祥织锦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具象吉祥织锦纹样和抽象织锦纹样艺术特征中的构成要素,探讨各种吉祥纹样蕴含的深层艺术文化寓意。归纳出明清时期服饰上的吉祥织锦纹样具有服饰艺术文化的传承保留性与发扬光大性的特征。

明清;服饰纹样;吉祥织绣纹样;具象;抽象;寿字

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图案纹样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传统观念审美情趣的结合,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成熟与稳定,作为服饰文化重要元素的服饰吉祥织锦纹样在明清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吉祥纹样在服饰艺术领域的大量运用客观上体现了民众对于吉祥纹样的挚爱和广泛运用。

吉祥纹样也称之为寓意纹样,意思指有吉祥含义的装饰纹样。吉祥两字最初见于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成玄英注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绘成图画,既称吉祥图,或称瑞应图。

一、吉祥织绣纹样的历史渊源

吉祥纹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商周,其实吉祥纹样图案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尤其在晚清时期,服饰上几乎到了有图必有意的地步。

早在商周时期的玉雕及青铜器上,已出现吉祥图案的雏形。如在北京平谷、河南郑州等地出土的商代铜器上,常饰有首尾相接的鱼纹,反映出当时的人们,以赋予鱼以吉祥寓意,借鱼腹多子这一生态习性,表达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以后历代延绵不断,如春秋战国的铜镜、秦汉的瓦当、画像石,南北朝石窟壁画,隋唐碑雕、石刻、宋代陶瓷、织锦等,都作有丰富精彩的吉祥图纹。绘制于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的《五瑞图》,左为黄龙,右为白鹿,下左二树四枝“连理”,中一嘉禾,禾生九茎;右有一树,树下一人举盘“承露”,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吉祥图案纹样。又有三国吴主孙亮,作琉璃屏风,上镂“瑞应图”一百二十种之多(见晋崔豹《古今注》),汇集了吉祥瑞庆图案之大成。元代以后,吉祥纹样图案在民间广泛流行,俗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除绣织在衣帽鞋復上之外,还有用于建筑及日常用的器物。

二、艺术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纹样表达思想含义的艺术手法有多种,常用者有象征法、寓意法、比拟法、谐音法、嵌字法、表号法等。其中嵌字法纹样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尤为丰富,嵌入各种吉祥的字、语句等表达美好的愿望与寄托。

1.象征法

象征法是指根据事物的生态,形态及习性,表现某一特定的思想内容。如以石榴多籽这一形态来表现多子多孙;以鸳鸯偶居不离这一生态及习性变现情爱专一等等。

2.寓意法

寓意法是以民俗中喜闻多见的人物、器物或事物表达某种吉祥的含意。如用明清时期一品文官补服的纹样仙鹤和水浪构成图案纹样,寓意为一品当朝。

3.比拟法

比拟法是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某种吉祥含意。如将猛虎比拟为英武不屈;将头上只有一角,敢于顶触邪佞的神兽獬豸比拟为正直等。

4.谐音法、表号法

谐音法是利用某些事物名称的谐音,构成某种吉祥纹样图案。如将鹰熊寓意为“英雄”;将鹿寓意为“禄”;将蝠寓意为“福”;将百合、柿子和如意寓意为“百事如意”;将插在花瓶中的三枝利戟和花瓶边上的芦笙寓意为“平升三级”等。

表号法是根据传统习俗,将金乌代表太阳,玉兔代表月亮等。

5.嵌字法

嵌字法是在在纹样中嵌入吉祥文字,常用文字有卐、寿、喜、贵、福、吉等。亦有嵌入各种吉祥语句的,如1964年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锦鞋,编织有“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之句。这些纹饰有时候是单独使用,有时则被组合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反应功名的,有用三个桂圆(或三个香橼、三个铜板等)互相串连组成的 “连中三元”;以五个童子争夺一顶盔帽组成的“五子夺魁”等;反应利禄的,有以大小狮子组成的“大师小师”;以四个柿子、三只公鸡组成的“四世三公”等;祈望多子的,有以莲花、桂花(或桂圆)、荔枝等组成的“连生贵子”;以大小瓜果、蝴蝶组成的“瓜瓞绵绵”等。祈望长寿的,有以落花生构成的“长生不老”;以松柏、寿山石、灵芝等组成的“芝草延年等”;祈望升官的,有以雀、鹿、蜂、猴等组成的“爵禄封侯”以鸡冠花、雄鸡组成的“官上加官”等。象征富贵的,有以牡丹、芙蓉组成的“荣华富贵”;以金鱼、池塘等组成的“金玉满堂”等;象征平安的,有以花瓶、麦穗组成的“岁岁平安”;以鹌鹑、菊花和落叶组成的“安居乐业”等;祈求发财的,有以巨鼎、元宝、银锭、珊瑚、犀角等珍宝组成的“招财进宝”;以童子骑马,手持鲤鱼或铜钱组成的“马上得利”等;反映丰收的,有以五株谷穗、宫灯及蜜蜂组成的“五谷丰登”;以莲花、鲤鱼组成的“连年有余”等。这些吉祥图案纹样的创作和应用,反映出各阶层人民不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具象形织绣纹样

1.人物织绣纹样

人物纹样属于传统的织绣纹样,用各式人物构成图文。最为常见的人物织绣纹样有神仙、美女、童子、天官、寿星、百子图等,往往是寄予美好的愿望和期许,如图1。除了单独构成纹样外,也有作人物故事或戏剧故事的纹样,如三顾茅庐、刘海戏蟾、文王访贤、莺莺烧香等。广泛的用于民间的服装和男女巾帽、衣裙、鞋履、首饰等。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卷八:“刻丝作,宋时旧织者白地或清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此物甚难得。”

图1 人物织绣纹样

2.动物织绣纹样

(1)完整具象形纹样

这一类型的织绣纹样多以完整的动物形态构成,构成形式非常丰富多姿,蕴含吉祥寓意。如虎,是一种凶猛野兽,皮毛斑斓多彩,视为吉祥之兽,威武的象征。常用作装饰服饰纹样,以辟祸邪,帝王冕服用十二章纹,其中宗彝一章,即绘有虎纹样,如图2.狮子滚绣球,以两头狮子戏滚绣球构成图纹,狮子是一种猛兽,古称百兽之王,然而遇圆球则腾跳颠仆,翻转不止,活泼可爱,因深受人们的喜爱,常用作服饰装饰纹样图案,如图3.羊,因为与吉祥的祥谐音,同样作为传统的吉祥纹样寓意为大吉大利。鹿,古代视为瑞兽,有千年苍鹿、五百年为白鹿,又有五百年化为玄鹿之说,通常和松柏合绘在一起,寓意为长寿吉祥。又鹿与禄同音同声,隐喻与官禄、禄位,和蝙蝠、寿桃树等合为一体,寓意为福禄寿;鹿又与乐为谐音,寓意为长乐、快乐;鹿与路谐音,数鹿并行,寓意为路路顺利。兔,又称蟾宫玉兔,蝙蝠于祥云构成纹样,寓意福运临门等。此外还有蝙蝠传统吉祥纹样,蝙蝠因蝠谐音幅,而将其视为幸福、富裕的象征,以此构成纹样,织绣在服饰上,祈祷福运如蝙蝠一样自天而降,纹样构成形式有多种多样,如两蝠相对,取名为双蝠,五蝠展翅围成圆圈,中置一寿字,名五福捧寿等。据资料考证,以蝙蝠作为吉祥装饰的纹样,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后历代都沿用,到清代尤为盛行,为传统服饰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吉祥织绣纹样图案。

图2 虎织绣纹样

图3 狮子滚绣球纹样

(2)局部具象形纹样

局部具象形纹样,一般以动物的某一局部为元素构成的纹样,如绶带鸟尾纹、飞鱼纹、虎牙纹、鹿角纹、孔雀对纹、龟背纹等。孔雀对纹,是以孔雀的脖颈以上的部位为左右对称的图纹,主要彰显孔雀的头冠羽毛之美,除此之外,还有对鹿、对马、对羊等如图4.龟背纹,也称龟甲纹,一种传统的吉祥织绣纹样,龟被视为长寿之物的象征,有千年龟之说,其纹样与龟背上的甲壳纹理相似,以偏长的六角形或八角形或圆形构成的网状花纹,除单独使用外,也有在龟背纹内填以各种花朵装饰纹样,如图5。

图4 孔雀对纹

图5 龟背纹

(3)神化的具象纹样

明清时期对神化的具象纹样运用非常丰富,寓意吉祥。如凤凰简称凤,传说中的神鸟,古代以来一直视为吉祥之鸟,原指两物:一为凤鸟,一为凰鸟。凤鸟本为风神,在甲骨文中凤、风两字不仅同音同义,两字型也相同。凰鸟原为日神,即太阳之神的吉祥之意,如图6.鸾凤传统织绣纹样,以鸾鸟的及凤凰构成具象纹样,鸾凤同类,唯有尾巴羽毛形状有所不同,一般认为锯齿状者为凤;卷草状者为鸾,另外在颜色上也有差异:鸾以青色为主看,凤以赤色为主。鸾凤和鸣,寓意为吉祥、安宁。明清时期多用在妇女服饰上。三足鸟,也称金乌,被神化的一种神鸟。相传生活在太阳之内,如图7.除此之外,还有辟邪神兽、朱雀、天马、麒麟等神化的吉祥具象织绣纹样。

图6 凤凰纹样

图7 三足鸟纹样

3.器物及自然环境形态织绣纹样

明晚期以降,传统服饰纹样中器物纹样形成连续传统,成为明清服饰吉祥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器物织绣纹样主要由博古纹、汉瓦纹等。博古纹是古器文玩的描绘。汉瓦纹是以汉代瓦当构成纹样,汉瓦当通常做圆形,内部雕龟兔龙凤或几何图文,也要作吉祥文字者,如延年益寿、四姨尽服、千秋万岁等,明清时期复古之风流行,此图纹常用在服饰上。自然形态织绣纹样主要指日纹、月纹、星纹、山纹、水纹、云纹、火纹等,这些自然形态物,被认为是上天神赐予的,非常珍稀,用于服饰纹样图案,寓意能带来吉祥。

4.植物织绣纹样

植物织绣纹样是具象服饰纹样中种类最为繁多的,其中以梅、兰、竹、菊为纹样的应用数量和在服饰中的织绣位置最为广泛。这四种植物花卉被称之为四君子,构成的纹样寓意品德高洁。梅花取其不畏严寒、清白高洁之吉祥寓意,被视为坚贞、高洁的象征,表现方法与吉祥寓意有很多种,如老竿上发新枝,寓意为万世不灭,与竹子组合的纹样寓意为青梅竹马,比喻夫妻之间恩爱和谐,加上青松竹,寓意为经得起严寒考验,名为岁寒三友。除此之外,还有折枝花,其纹样构成形式是折断的一枝花,上有花头、花苞和叶子。以花朵为主,枝叶为辅,排列活跃,穿插自如;花与花之间没有枝梗相连,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需要可以作单独纹样,也可以做连续纹样。另外还有牡丹、茶花、水仙、芝草、芙蓉等纹样,芙蓉又称莲花、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视为纯洁清净的象征,多用于织绣在妇女的衣裙上,莲花纹样的构成形式,可以单独使用,构成单独纹样,也可以连续纹样使用,如图8.

图8 芙蓉花纹样

5.寿字组合形纹样

寿字纹样种类繁多,主要是利用寿字字形和寿字谐音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机结合,如比较常见的有,圆寿字,亦称“团寿字”,传统吉祥纹样图案,如图9.以变体的篆书寿字构成图案,因外形作团形,故名。形式有多种,繁简不一,除单独使用外,常常与朵云、蝙蝠、卐字及如意纹等组合图案。广泛用于民间男女衣物,盛行于清代。近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花样则名目繁多,……有圆寿字者,有长寿字二龙抱之为团者。”长寿字,以变体篆书寿字构成图案,因外形为长方体,故名,如图10。寓意为“长寿不老”。除单独使用外,亦可与其他图案组合在一起,多用于民间男女衣物,流行于清代。近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花样则名目繁多,以二则团花为敬,……有圆寿字者,有长寿字二龙抱之为团者。”五福捧寿,亦作“五蝠捧寿”。传统吉祥图案。五福指五种福运。《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通常以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组成圆形或方形图案。按“蝠”与“福”谐音,其与“寿”字组合,含有“富贵”、“长寿”之寓意。一般多用于老年服装,取其吉利。清文康《儿女英雄装》第二十回:“只见那太太穿一件鱼白的百蝶衬衣儿,套一件绛色二个五蝠捧寿织就地景儿的氅衣儿。”福寿如意,以蝙蝠、佛手、桃子及如意(或如意头)等构成图纹。亦有用寿字代桃,用灵芝代如意者。“蝠”、“佛”均与“福”字谐音;桃亦称寿桃,象征长寿,合为一体,寓意为“福寿如意”。多用于民间男女衣服、首饰及挂佩,明清时期较为常见。青鸾献寿,青鸾,吉祥之鸟,其状似凤,古代被列为五凤之一,因羽毛以青色为主,故名。通常以双鸾相对构成图案,中间置以寿桃(或寿字)表示“献寿”。多用于民间男女巾帽、衣裙及挂佩,尤以祝寿衣物为常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图9 长寿字

图10 圆寿字

6.动植物组合纹样

动物和植物组合纹样,是明清时期比较多见的一种服饰纹样图案,其纹样造型纷繁,寓意丰富,举不胜举。如凤穿牡丹,以飞舞的凤凰及盛开的牡丹花够的纹样图案,凤为百鸟之王,牡丹为百花之王,丹凤结合,寓意为富贵吉祥,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多用在贵族男女的衣物、首饰等,现今有较多的传世实物。穿花凤 ,以牡丹花丛与飞舞之凤构成图案,多用于妇女的服饰。百鸟朝凤,以凤凰为主要图纹,四角分布各色鸟雀,寓意为万象升平。倒凤颠鸾,以凤凰和鸾鸟构成纹样,鸾首在上,凤首在下,寓意为夫妻恩爱,琴瑟和谐,多用于妇女的衣裙、抹胸、睡鞋等。除此之外,还有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百蝶穿花、万象更新、鸳鸯戏莲等传统吉祥织绣纹样。

四、抽象形吉祥纹样

抽象形纹样主要是由客观物态与人们的主观美好意愿有机结合而创造的吉祥服饰纹样,源于自然物态。按照纹样的艺术造型和吉祥寓意可将其大致分为特殊符号纹样、非客观物线形纹样两个类型

1.特殊符号纹样

特殊符号纹样是非具象非字体的一种符号类吉祥纹样,其造型类似某一字体但又非具象字体的一种寓意形吉祥纹样,如卍字纹样,原意为一种护符,后来受印度佛教传入的影响,作为一种吉祥的标志,如图11.卍读音如万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意为吉祥万德之所吉,明清时期被广泛用于服饰的装饰纹样,因其形为十字交叉,朝四方辐射,寓意为放大光明、吉祥万德。此外,还有以环形、螺形线条交叉构成纹样,其造型如斗字;以两个菱形叠压相交构成的一种特殊符号纹样,寓意为同心结纹样。黻形纹,如图12。明清时期贵族礼服上常见的黻形织绣纹样,与两个背对的弓字形很相似,十二章纹之一,其色多为青、黑相间,隐意为背弃邪恶,朝相善良,该吉祥纹样从先秦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图11 卍字纹

图12 黻纹

2.非客观物线形纹样

非客观物线形纹样通常以抽象的形式存在,其基本造型多以直线为基础,在直线形的基础上作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回纹形、波折线、对弓形、雷纹形等线形变化,如图13。雷形纹,因其纹样造形与象形文字雷字有些相似,而得名,其形规矩而工整,直线和回字纹结合而成,明清时期,把大自然的雷、水、云等看作神的赐予,多用这些物形纹样作为装饰纹样服饰的边缘。

图13 雷纹样

3.会意类纹样

会意类纹样是运用巧妙的构思和合理的素材选择,神韵的意会组合而成,以此无需用语言来传递或暗示某种信息,如用两个菱形互相包裹的点,表示孕育在身,用作男子和女子的信物手帕上常绣有平行排列的波折线,表示天长地久等,由这些会意纹样,可见明清时期朴实勤劳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五、结语

吉祥织绣纹样,是明清时期服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貌琳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本文通过归类分析了明清服饰的织绣吉祥织锦纹样,从其造型文化艺术的角度探讨,挖掘出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的文化内在精髓,为现代服饰图案纹样设计提供参考,为当代服装设计增加一些历史与时尚拓展,为今后服饰与图案纹样的结合设计提供灵感和素材,激发传统服饰图案纹样的生命力与被创造力。

[1]周荣梅.清代服饰图案研究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1(12)68-69.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3]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74.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35-139.

[5]周汛 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36-39.

[6]郭慧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服饰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1999.19-30.

[7]王小红.清末民初女装缘饰材料分析[J].辽宁丝绸,2008 (3)38-39.

[8]宗凤英.清代宫廷服饰与民间服饰[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9]高格.细说中国服装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10]欧阳碧.探析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纹样[J].现代装饰:理论,2014(6):96-97.

编辑:董刚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stumes Auspicious Needlepoint Pattern Study

XU Zhonglin1,WU Hongfang2

(1.Suzhou University,Suzhou Anhui 234000;2.Anhui Polytechic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uspicious brocade patterns in the use of the rich and colorful costumes,meaning deep,has a very high research value.Ming and qing dynasties,as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costume development,at present academia on the auspicious patterns of the brocad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clothing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research,rarely almost blank.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inspection,the clothing museum to get more detailed data and literature,analysis of auspicious patterns of the brocade history origin,auspicious patterns of the brocade art expression means, representational auspicious brocade pattern and abstract brocade pattern elements of artistic features, explore various kinds of auspicious patterns contains deep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art.Summing up the auspiciou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stumes brocade patterns with wearable art culture inheritance retain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atterns;auspicious needlepoint patterns;representation;abstract;life of words

G122

A

2095-7327(2017)-03-0131-07

许仲林(1980-),女,安徽台肥人,安徽宿州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与理论。

邬红芳(196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与理论。

安徽省社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徽剧背景下的动漫造型研究”(SK2016A0103);宿州学院校

级平台一般项目“灵璧石纹样在服装装饰工艺的应用”(2015ykf09)。

猜你喜欢
织绣吉祥寓意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美好寓意品芝麻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