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江苏发展大会的后续效应

2017-06-19 09:08金雯王婷
群众 2017年6期
关键词:黄维江苏大会

金雯 王婷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智聚力?江苏如何广开进贤之路?会后又如何进一步谋深谋远?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进行了专访,听听他对此次盛会和江苏人才发展有何见解。

记者: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召开,您对这次大会怎么看?

黄维:本次发展大会是一次高规格、高层次、高定位的大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设区市、政府部门、群团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广泛参与,邀请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医卫界、文体界、新闻传媒界、金融界、海外社团及侨界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回到江苏,共商江苏发展大计。一方面,这次大会成为集中展示江苏近年发展成就、突出优势、领先成果的舞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江苏是全国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更是成就卓著,借这样的契机隆重铺陈,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另一方面,这次大会更是形成一个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汇智聚力的强磁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江苏发展大会正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在江苏的落地扎根和生动体现。

记者:您认为江苏发展大会在江苏对外交往发展方面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黄维:江苏发展大会群贤毕至,海内外江苏人欣然赴约,是彰显江苏力量、发出江苏声音、弘扬江苏精神的大会,是举起江苏发展大旗、共襄江苏发展大局、勾画发展蓝图的大会,对于江苏优化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尤其是“十三五”后半程的江苏发展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借助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将会取得十分积极的成效。近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进入现阶段的背景下,谋划国家未来发展,全面提升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角色和作用的决心。江苏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商贸等领域,都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发展大会的召开,将会进一步服务于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是贯彻国家战略谋划的重要行动,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记者:江苏发展大会为海内外江苏人才搭建起一个联络感情、对话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您认为应当如何利用此次大会实现为江苏发展聚集人才要素的目的?

黄维:江苏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全球各领域的顶尖人才、领军人物。通过江苏发展大会,让海内外江苏籍知名人士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聆听乡音,感悟乡情,可以让全球的江苏人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江苏,了解江苏的发展动态、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规划。第一,以乡情引智聚力,江苏人荣归故里,为江苏发展热潮感染,或将在江苏开创事业,为家乡发展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第二,以智引智、全球拓展,回江苏创新创业的人才,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释放对人才的虹吸效应;第三,通过发展大会的各项对外宣传推介,不仅是向海内外江苏人,也是向全世界展现江苏形象,将会提升江苏知名度,助推江苏“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人才、科技、资本等各类要素,进一步加快江苏的“走出去”步伐和全球化水平,拓展江苏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记者:省委书记李强曾指出,江苏人才总量不少,但高端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还不多,要放眼全球、海纳百川,不拘一格、不惜重金引聚人才。江苏发展大会也是一场人才盛会,作为人才大省,您认为江苏在人才引育方面应如何作为?如何进一步发挥江苏的人才优势?

黄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我认为,招才往往要比招商重要得多。江苏发展大会的举办实际上也是招才引智的过程,聚全球智慧、发展江苏,借江苏发展大会的契机,构建全球合作网络。第一,引育人才,我们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将海内外各界精英、翘楚请回江苏,将八方人才吸引、聚集而来,后续的落地工作也必须跟上,创造引才引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每一位参会者都能“高兴而荣归故里,满意而安居乐业”。第二,“外引”的同时,也要做好“内培”,做到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第三,江苏人要有创新自信,大胆地走出去,要抱有足够的信心与担当,要以发展、动态的眼光,要有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江苏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们的一些创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引领世界的。因此,在等待外部人才“自投罗网”的同时,也要为更多有国际交往能力的江苏人“走出去”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为江苏发声,为中国发声。在双向沟通交流中,加快推进江苏的人才引育体系、创新体系建设,更好产出原始创新成果,提振江苏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步伐,推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未来产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江苏发展大会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为人才发展“松松绑”,开辟创新创业的“乐土”,创造更为淡定、自信、优雅、从容的创新生态。

记者:大会以短期集中活动、长期常态活动为形式,每两到三年举行一次,努力铸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盛会。对于更好发挥江苏发展大会的后续效应,形成长效机制,您有哪些建议?

黄维:江苏发展大会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应当加强“江苏发展大会”的品牌塑造,将江苏发展大会打造成江苏发展的标志性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在全球汇聚一支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号召力的高端人才队伍,形成一个常态化、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网络。一是可以考虑设立江苏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展首先是战略谋划,其次才是路徑选择。江苏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各界精英,要重视中生代的力量,涵盖有关单位、部门人员以及社会知名人士,这样才能保证有关政策更好地落地,并形成一定影响力。二是考虑设立安置和服务外来人才的移民部门或引才局,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外来人才宾至如归。借鉴美国战后人才战略,软件上要创造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硬件上要为外来人才搭建更为宽松、宽容、宽心、宽裕的平台。三是可以将江苏发展大会打造成服务于江苏乃至全球发展的高端智库,以某种形式将这一智库固化,例如成立江苏发展战略研究院,聘请发展大会的嘉宾作为首席顾问、首席专家等,给予一定的编制,配备一定的服务团队,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以智库专家的真知灼见,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把脉,为江苏未来发展支招。四是聘请江苏发展大会的部分高端人才作为高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者企业的高级研发顾问等,使得海内外智力资源优势不断释放和延伸,发展大会影响范围得以进一步延续和拓展。

(本文照片:肖勇 / 摄)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黄维江苏大会
数读江苏
孤胆医生黄维一个人的“川军”
WAIC与WIC大会简介
数独江苏
孤胆医生黄维: 一个人的“川军”
数读江苏
逆行者黄维
江苏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