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2017-06-20 23:01吴龙英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医学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吴龙英+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早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康复后HSS膝关节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膝关节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膝关节为人体重要关节,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或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后,可出现关节僵硬和屈伸障碍等,多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解除疼痛等不适感,还可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但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开展情况决定着康复效果,对预防远期并发症和恢复关节功能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就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早期组。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均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常规组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73±5.28)岁。早期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29±5.15)岁。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行常规康复护理,护士以宣教为主,简单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必要性和注意要点相关知识的宣教,而康复护士主要负责康复事项宣教,协助患者进行康复,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加强对整个康复过程的监督。

1.2.2早期组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健康教育:在术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说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通过成功案例的介绍,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告知术后切口疼痛为正常现象,随着康复进程疼痛可逐渐减轻。术前指导患者所有功能锻炼,穿弹力袜,教如何使用助行器。②饮食和环境护理:在术后6~8 h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术后2 d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确保营养充足;戒烟戒酒,多饮水,预防大便干结;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③伤口观察:加强伤口观察,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减轻压迫,减轻疼痛感。伤口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④早期康复训练:术后第1 d进行屈膝锻炼,术后48 h内持续冰敷,48 h后每次做完功能锻炼都要冰敷10~15 min,且抬高患肢,休息时患肢给予过伸位。术后1 d可进行股四头肌训练,5~10 s/次,每组10~20次;疼痛部位可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剂量300~450 mW,10 min/次,1次/d,治疗5~10 d;術后2 d可进行直腿抬高等训练,5~10 s/次,每组10~20次,以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必要时可辅以被动关节活动器活动膝关节,从小角度开始,60 min/次,2次/d,逐渐增大角度,1 w内活动度达到90°。在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协助下练习站立,并借助超声波等疗法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术后7 d疼痛减轻,可进行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保持直腿抬高和伸肌肌力状态进行踝泵运动,10 s/次,20次/h,200次/d;最大限度进行主动和被动屈膝锻炼,5~10 s/次,10次/d[2-3]。

1.3观察指标 ①膝关节功能优良率;②出院时间、疼痛评分、康复前后HSS膝关节评分;③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4评价标准 优:膝关节活动自如,关节活动度跟治疗前对比增加≥90%;良:膝关节活动度跟治疗前对比增加75%~90%,临床僵硬、肿胀等现象明显改善;可:膝关节僵硬、水肿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跟治疗前对比增加60%~75%;差:达不到上述标准[4]。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0%。

1.5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采取χ2检验(%表示),出院时间、疼痛评分、康复前后HSS膝关节评分采取t检验(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早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

2.2出院时间、疼痛评分、康复前后HSS膝关节评分比较 早期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康复后HSS膝关节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见表2。

2.3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早期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见表3。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炎等疾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力量的强化,有效预防关节囊粘连和肌腱粘连,软化瘢痕,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肢体正常功能的恢复,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6]。

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并提高配合度,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饮食护理,可增强患者机体营养,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通过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缓和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以确保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在膝关节内部软组织未出现广泛粘连前有效促进静脉淋巴回流,改善肿胀情况,减轻疼痛感,预防屈曲性挛缩的发生,对改善肌肉收缩力和膝关节功能有益[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膝关节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燕,陈庆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67):233.

[2]张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13(4):303-306.

[3]罗培培,黄师菊,杨叶香,等.小切口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15(28):228-229.

[4]温国仪,林妙君,杨健齐,等.自制移动视频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6):476-477.

[5]王琴.探析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护理[J].饮食保健,2016,3(4):166.

[6]张红,李尊吉.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16):207-208.

[7]李晓颖,于明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4(5):249-250.

[8]王舒.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2):68-69.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在骨科矫形中的临床价值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