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的创新与风险管理

2017-06-21 17:02张怡然
大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创新

张怡然

【摘 要】 在全球金融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金融机构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但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而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两大主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金融行业稳定高效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创新 风险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在此过程中,其风险因素也日渐增多。金融机构如果不注重创新和风险管理,或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便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将导致整体国民经济遭受剧烈的波动,因此,探讨与分析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风险管理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金融机构的创新与风险管理的意义,从政府监管、内部控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望能够为相关的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1]。

二、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与从事金融服務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同时亦指有关放贷的机构,发放贷款给在财务上进行周转的公司客户,而且他们的利息相对于银行来说也比较高,比较方便客户借贷。

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可以理解为资金的融通,也可以理解为货币与信用相互结合、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范畴。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要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金融体系。近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是金融发挥作用的载体与中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工具推动经济的发展[2]。

(二)金融机构的职能

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第一,在市场上筹集资金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容易接受的金融资产;第二,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第三,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第四,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第五,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上述第一种服务涉及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第四种服务被称为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第五种服务则属于咨询和信托功能。

(三)金融机构面临风险的种类

金融机构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金融风险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信用风险也可以被看作是履约风险,即交易对手不履行契约所造成的风险,如商业银行的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市场风险也被称为价格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相关价格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又面临着许多市场风险,利率、汇率及其他资产价格的变化都有可能给金融机构的运营带来损失;操作风险既包括内部事件所导致的风险,如内部管理不到位、员工操作失误等,又包括外部事件所导致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所导致的风险[3]。

三、金融机构的创新与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金融机构创新的意义

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指建立新型的金融机构,或者在原有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加以重组或改造。金融机构创新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纯粹网络银行的诞生,套利和投机动机导致对冲基金出现,“新经济”的热潮引发风险投资基金的大发展,放松金融管制与金融国际化产生了一大批新式的金融机构等。

金融机构通过大量创新业务,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同时,现代金融创新涌现出来的大量新工具、新技术、新交易、新服务使金融机构积聚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信用创造的功能得到发挥,拥有的资金流量和资产存量急速增长,提高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规模报酬,降低了成本。加之经营管理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不断进步,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初步形成。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为金融机构自身提供发展动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大形势,以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辅助其他的经济实体发展,为本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4]。

除此之外,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以及众多金融机构的巨额损失的教训都证明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四、金融机构的创新途径

(一)关注金融发展多元化需求

金融创新的目标在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金融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金融需求也变得更为复杂,为了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必须下大力完善金融供应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比例。同时还需要加快证券市场建设,尤其是地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构建多元化产权交易模式,优化股权交易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对中小规模商业银行、基层银行、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扶持,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以此实现金融创新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二)构建以金融促经济的发展格局

金融创新是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尤其是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优化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科技金融的重点是扶持各类科技创新,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拓展资金供应途径;绿色金融则是以生态环保建设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建设。将环保因素纳入金融业绩考核体系当中,在保险领域发展绿色保险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以金融支持促进绿色生态事业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

五、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诚信建设,提高风险关注度

一些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缺少长远的目光,没有将风险管理安排在各个经营管理环节,没有高度关注利益背后潜藏的危机,没有加强企业、个人的诚信建设,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爆发时,金融机构存在破产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时应该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风险意识,避免由于信用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隐患[6]。

(二)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应增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鉴于金融创新能够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为了促使金融活动取得持续性的创新与发展,政府的支持与监管是极为必要的。政府增强金融市场的监管是有效协调金融机构创新和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并且,政府部门的支持能够给予金融机构创新活动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府与机构内部监督部门之间的联合监管,能够有效打击相关违法违规活动。在进行金融监管与控制时,时刻以维护金融稳定、鼓励金融创新作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原则,合理掌控金融监管的持续标准,促使金融创新与监管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6]。

除此之外,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必不可少,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是具有一定独立程度的、由各部门专业人才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可以是企业的职能部门,或是聘请企业外部相关专业的风险评估管理专家参与。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对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风险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与监控,以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

(三)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

在日益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经营管理的风险,如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加强其内部的风险控制是前提和基础。首先应提高金融机构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如通过金融机构的内刊、宣传栏、员工手册等渠道来进行宣传,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转变安逸的求稳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忧患意识;其次,应结合各个风险控制点,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防范和控制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其中,风险权限管理是指由金融机构统一管理其下面的分公司、子公司的投资、筹资和担保等高风险业务的发展权限,在具体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委托理财业务、借款和担保业务时,严格执行需要向总部报批、备案以及内部决策、审批的程序,以实现对相关风险的有效规避。另外,在实施风险权限管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强调加强风险控制责任制度建设,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明确下属各单位在重大决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不同的风险控制责任。

金融机构在迈向国际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注重国内外宏观环境、政策对金融机构风险的判断,要加强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和资产流动性的配置,加强各类风险的研究,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在创新业务的同时,注重风险的防范,及时对创新风险进行评估、规避,保证金融机构在创新中更加安全、稳定地发展。虽然创新带来了利润,提高了市场效率,但金融创新不能滥用,尤其是在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和销售过程中,更要注重风险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重点突出高风险领域的风险评估,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防范风险。

(四)建立持续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

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一些利害因素,如流程风险、环境风险和决策信息风险,因此,企业应对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管理、监控和评估。对于金融机构來说,建立持续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是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的有效手段。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从各经营管理活动流程的执行部门出发,加强对风险的预测与评估,若各经营管理活动流程执行部门发现新的情况或者流程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否则,若出现风险,则由相应的执行部门承担。其次,风险控制管理部门作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各经营管理活动流程进行跟踪,及时评估由于新情况和新变化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应主动参与新业务的开展以及新市场的开拓工作,有效进行风险评估。

健全相关法规建设需要法规制定者深入实践、广泛调研,制定既有利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又能够提高金融机构运营效率的科学的法规。法规的制定只是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的初始环节,法规制定以后,更需要金融机构的严格执行、依法经营,维护法律的权威,合法分散、管理风险。

(五)增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行业愈发自由化的基础上,某一国家单纯凭借本国政府的经济管理政策显然已经不能确保经济的稳定,以及应对巨大的金融风险问题,必须要借助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共同防范与监管,采取相关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合作。例如,同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相关的金融监管条例与协议,同时还可积极投身于国际金融监管活动中。应依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来制定实施相关金融机构创新活动的具体准则、规范等内容,从而起到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监管作用。

(六)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从业者素质

风险管理还是要靠人来最终完成,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涉及众多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培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专业型人才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将教育资源适当倾斜,以支持风险管理领域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范思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24).

[2] 林蕾.基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创新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20).

[3] 闫兆虎.浅谈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4] 贺奇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创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4(7).

[5] 任骏.金融机构创新与风险管理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

[6] 周冰鑫.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5(2).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创新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