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

2017-06-21 17:27李满意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5期
关键词:素问瘀血风湿病

李满意++娄玉钤

【摘 要】 瘀血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瘀血痹的相关论述较少,且不系统。通过对瘀血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能更清晰地认识瘀血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瘀血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病种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瘀血痹;三因三候痹;银屑病关节炎;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瘀血痹也称蓄血痹、痹病瘀血证,是以瘀血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刺痛、肌肤甲错、瘀斑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瘀血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因素,是风湿病的三因(虚、邪、瘀)之一,也是风湿病的主要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瘀血候)之一。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即三因三候痹[2]。瘀血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瘀血痹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其论述并不系统。本文对瘀血痹的历代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

1 瘀血痹的病名

《黄帝内经》中虽无瘀血一词,也无瘀血痹称谓,但已经认识到气血瘀滞不畅会导致痹病发生。如《素问·痹论》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唐宋至明代对瘀血的认识逐步深入,特别是瘀血与肢体痹的关系论述颇深,有大量相关方药出现。但明确指出痹病有瘀血者为清代王清任,其在《医林改错》中首立“痹症有瘀血说”。现代娄多峰首次将瘀血痹阻所引起的痹病瘀血证称为瘀血痹。

1.1 瘀 痹 首见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文中多处出现瘀痹,多指病机,瘀血痹阻之义。如其曰:“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血络瘀痹。”现“瘀痹”多为瘀血痹的简称。

1.2 蓄血痹 见《痹证防治》。因“蓄血”指“瘀血内蓄”之义,如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蓄血,瘀血郁结也。”故瘀血痹也称蓄血痹。

1.3 瘀血痹 娄多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首次提出“瘀血痹”。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中首次将痹病分为三大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瘀血(痰)候[5]。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最早独立章节对瘀血痹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论述,完备其理法方药[6],其后被《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伤科学》等多书采用[7-9]。

2 瘀血痹的病因病机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作为再生病因,或復感外邪,或直接闭阻经络,而发痹病。因此,瘀血痹的病因,必然涉及瘀血的产生原因。如清·怀远《古今医彻》曰:“或劳倦,或跌扑,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

2.1 六淫致瘀 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影响气血正常运行,气血瘀滞,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瘀血内生,经络痹阻而致痹。如《素问·痹论》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内经》强调寒邪易致瘀,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宋代《圣济总录》曰:“风气身体疼痛,血脉凝滞,手足无力。”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曰:“风湿客于肾经,血脉凝滞,腰背肿疼,不能转侧。”朱丹溪《格致余论》曰:“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明·皇甫中《明医指掌》曰:“寒湿相搏,血郁经络作痛。”张介宾《景岳全书》曰:“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在《类经》中曰:“痹者,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清·张璐《张氏医通》曰:“宿于寒湿地,血凝腰胁痛,不能转侧。”《临证指南医案》说:“六气着人,皆能郁而致病,……风寒湿三气杂感而成痹症。总之,邪不解散即谓之郁,此外感六气而成者也。”何其伟《医学妙谛》曰:“大凡邪中于经为痹,……久则瘀热入络。”

2.2 七情郁结 若情志活动异常,超过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及气血的运行。如怒则气上伤肝,思则气结伤脾等,形成气郁痹阻,气滞血瘀而致痹。如《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举痛论》曰:“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本病论》曰:“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灵枢·贼风》云:“卒然喜怒不节,……则血气凝结。”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明确提出:“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明·董宿《奇效良方》曰:“气塞不通,血壅不流。”“大怒则可使气乱而逆,血失常度。”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云:“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李梃《医学入门》说:“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而得。”《证治准绳》曰:“恼怒而痛者,肝火盛也。”清·傅山《傅青主女科》曰:“两臂肩膊痛,此手经之病,肝气之郁也。”以上说明,怒思悲忧愁等不良情志可以导致人体气机不通,进而因气滞血瘀而发瘀血痹病。

2.3 外伤劳损 跌仆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局部经络组织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形成瘀血,而致局部筋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下降,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闭阻,而致痹;或长期反复某一姿势过久,导致局部血瘀,正虚感邪,进而致痹。如《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跌扑坠堕,筋骨疼痛,或瘀血壅肿,或外感风寒,肢体作痛。”《古今医统大全》说:“凡坐卧及倚靠之久而致经络气血不通,即麻而木,可见其郁滞也。”跌仆外伤形成瘀血,娄多峰《痹证治验》曰:“瘀血致痹的病机,即闪挫和暴力,引起局部经络组织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而致使局部血行不畅,筋脉肌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痹阻,导致痹证。”由于局部气血凝聚,失于荣养,营卫失调,而易触外邪,发为痹病。

2.4 正虚致瘀 劳逸失度,正气耗伤,或病后产后,气血亏虚,无力推动血行,瘀血阻滞,而致痹;或病久不愈,邪气乘虚侵入,使脉络瘀阻;或产后气血亏虚,恶血不行,也可留滞成瘀,进而致痹。如《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劳伤之人阴阳俱虚,经络脉涩,血气不利。”《圣济总录》曰:“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证治准绳》说:“产后遍身疼痛者,……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遇气弱则经络肉分之间,血多留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筋脉急引,故腰背不得转侧,手足不能动摇。”《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病必瘀闭。”“久病入络,气血不行。”“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肝虚不能疏,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痛。”

瘀血痹是以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所引起的。瘀血是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当瘀血形成后,又成为导致瘀血痹的原因。综上所述,瘀血痹的病因有六淫致瘀、七情郁结、外伤劳损、正虚致瘀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10]。需要强调的是,在虚邪瘀三者之中,以瘀为主,虚、邪兼存。其基本病机是瘀血痹阻。无论是因瘀致痹,还是久痹致瘀,均可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若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久则可形成虚实夹杂证候;甚则可内舍脏腑,出现脏腑痹。本病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实以瘀血为主,兼见寒、热、湿、痰、气滞(郁);虚实夹杂是瘀血与正虚并存,其虚可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或相互兼夹。其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可累及心、肝、肾、脾(胃)等脏腑。

3 瘀血痹的主要表现

“脉涩曰痹。”(《素问·平人气象论》)“体痛欲折,肉如锥刀所刺。”(《备急千金要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杂病广要》)“百节疼痛,瘀血不散,……四肢疼痹。”“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体痛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瘀血不散疼痛。”(《太平圣惠方》)“身体疼痛,血脉凝滞,手足无力。”(《圣济总录》《普济方》)“腰脚痛不得履地,……瘀血攻痛。”(《圣济总录》)“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而见腿臂间有一二点作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腰痛,恶血瘀蓄,痛不可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医学纲目》《证治准绳》)“筋骨疼痛,或瘀血壅肿。”(《妇人大全良方》《正体类要》)“血气凝滞,手足拘挛。”(《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医门法律》《冯氏锦囊秘录》)“气中血滞,血中气滞,经络隧道不通,筋骨关节疼痛。”(《活人方》)“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医学发明》)“瘀血停聚,腰、脊、胫、腨、臂疼痛。”(《兰室秘藏》)“血脉凝滞,腰背肿疼,不能转侧。”(《卫生宝鉴》《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医部全录》)“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丹溪心法》)或痛痒,或麻痹。”(《医学入门》)“瘀血、湿痰畜于肢节之间而作痛。”(《医方考》)“瘀血为病,其脉必涩,转侧若锥刀之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日轻夜重。”“臂痛不能举,……是气血凝滞经络不行所致。”“其脉沉涩而芤,其体胸胁常有痛如针刺。”(《证治准绳》)“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血脉凝滞,筋络拘挛,肢节疼痛,行步艰难。”(《寿世保元》)“七情所感,气血不行,手足顽麻。”(《丹台玉案》)“两臂肩膊痛,……肝气之郁。”“一身皆痛。”(《傅青主女科》)“腰脚胁肋腿诸痛等,属气滞血阻。”(《青囊秘传》)“湿热痰火,郁气死血,留经络四肢,悉能为麻为痹,或痛或痒。”(《证治汇补》)“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血凝腰胁痛,不能转侧。”(《张氏医通》)“瘀血内蓄,转侧疼痛若刀锥之刺。”(《医学心悟》)“痹证经络不通,疼痛或肿痛。”(《百草镜》)“湿热火痰,郁气死血,留滞经络形层内外,以致麻木痛痒。”(《医级》)“血气凝滞腰痛。”(《罗氏会约医镜》)“湿痰挟瘀血流注经络,日久见手足牵引,四肢麻木,骨节串疼,或肿而痛。”(《通俗伤寒论》)“瘀血肿痛,……四肢痠痛。”(《伤科汇纂》)“或变痰饮,或成瘀血,……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医学传心录》)“远年瘀痛,天将风雨,周身骨节痠软。”(《医方易简》)“瘀血窜走四肢,亦发疼痛,证似血痹。惟瘀血之痛,多如锥刺,脉不浮,不拘急。”(《血证论》)

历代文献描述了瘀血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瘀血痹的主要症状有:肢体关节、筋骨肌肉刺痛,痛处不移,夜间为甚;痛处拒按,局部肿胀,皮色紫黯,局部可有瘀斑或硬结,甚或关节畸形;可伴见面部黯黧,肌肤甲错或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各种血管炎等,出现瘀血痹表现的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瘀血痹的论述

早在《内经》中已经认识到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痹病发生,并强调寒邪易致瘀。《诸病源候论》论有瘀血腰痛。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论述产后有瘀血腰痛的表现。《圣濟总录》则强调了气血瘀滞壅涩的病机,如风寒客搏血气,凝涩不通而致历节疼痛;血道壅涩而致脉痹。“风寒湿三气,所以杂至合而为痹,……阴多者,凝泣滞碍而有著。”《杂病广要》从之。窦材《扁鹊心书》曰:“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强调瘀血的作用。朱丹溪认为湿痰死血可致十指麻木。《格致余论》曰:“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医学入门》曰:“周身掣痛麻木者,……乃肝气不行也。”“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明·吴崑《医方考》曰:“或问湿痰瘀血,何以辨之?余曰: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寿世保元》从之。《证治准绳》论痹病“有风、有湿、有痰、有火、有血虚、有瘀血。诊其脉,……涩者瘀血也”。《张氏医通》论述痰挟死血可致麻木等表现。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临证指南医案》始创“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之论,《医学妙谛》从之。《杂病源流犀烛》论述痹病病因有血瘀。清·董西园《医级》指出“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医学妙谛》论痹“湿痰浊血都凝淫”“气血瘀痹而痛”。《医林改错》明确指出痹病有瘀血,把瘀血在痹病中的意义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林珮琴《类证治裁》强调:痹病“久而不痊,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周学海《读医随笔》曰:“血滞于身,则为痹。”《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对痹之属瘀者亦颇多阐发。现代朱良春认为:“湿停为痰,饮停为瘀。”《中国风湿病学》将瘀血痹分为瘀血痹、气滞郁(瘀)痹、损伤瘀痹等。

5 瘀血痹的临床意义

对于瘀血痹,古籍文献中无确切病名能全面概括本病。娄多峰结合其发病特点,提出瘀血痹,笔者认为瘀血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了《内经》和历代医家所论不足。《内经》中已经认识到气血凝滞不通会导致痹病发生。如《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涩曰痹。”《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强调了血瘀凝滞不通可致痹,但只是把瘀血阻滞作为痹病的病机来论述。王清任明确了瘀血在痹病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痹病有瘀血,但仍未明确“瘀血致痹”。娄多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首次提出“瘀血”可为痹病的独立病因,并可形成以瘀血痹阻为主要表现的瘀血痹。瘀血痹的提出,补充了历代医家对痹病所论之不足,发展了中医痹病理论。②瘀血痹的提出,解决了中医风湿病学中多年未决的临床问题。自此,从证候学角度已经有了正虚痹、邪实痹、瘀血痹三种,统称为“三因三候痹”,代表着痹病证候学分类的完善和发展[3],也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瘀血痹作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进行分类论治的风湿病,其病名容易理解,治疗目标明确,便于确定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疗效,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瘀血痹的提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6 瘀血痹相关问题

6.1 瘀血痹与邪实痹 两者均以肢体关节疼痛、拒按为特征,都表现为实证。邪实痹多为邪气偏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气血痹阻所致,病程较短,患者体质壮实,初起多兼表证,骨节未变形,皮肤色泽如常;多见于风湿病早中期,其实证以邪为主[11]。瘀血痹多为瘀血痹阻所致,病程多长久,多见关节刺痛,甚则畸形,筋缩,肌萎,皮肤色泽暗滞,有瘀斑等;多见于风湿病中后期,其实证以局部多见,瘀血为主。两者不难鉴别。

6.2 瘀血痹与痰浊痹 两者均多见于痹病中晚期,或顽固性痹病,以痛处拒按,甚则关节畸形为特征。但瘀血痹以瘀血痹阻为主要病机,以肢体关节刺痛、肿胀,夜间为甚,肌肤有瘀斑、硬结为特征;而痰浊痹以痰浊痹阻为主要病机,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重着,有痰核结节,伴有胸闷痰多等为特点。由于瘀血、痰浊常相互为患,合而为痹,故治疗时要相互兼顾。

6.3 瘀血痹与损伤痹 两者均可以瘀血为病理因素而致痹,以肢体关节刺痛,甚或功能受限为特征。但损伤痹有损伤病史,发病部位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局部症状较著,瘀血表现不一定是其主要症

状[12];而瘀血痹不一定有损伤史,全身症状明显,瘀血表现是其主要症状。

7 瘀血痹的治疗

7.1 瘀血痹的治疗原则 瘀血痹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临证时应根据病的新久,瘀血的轻重,正气的盛衰等情况来合理用药。实证则活血化瘀兼祛邪,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若症之实者,气滞血凝,通其气而散其血则愈。”单独血瘀为主者,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兼寒者散寒化瘀,兼湿者利湿化瘀,兼热者清热化瘀,兼痰者祛痰化瘀,气滞者理气化瘀,气郁为主者行气解郁。虚实夹杂者活血化瘀兼扶正,如补气化瘀、补血化瘀、滋阴化瘀、温阳化瘀等。另外,在治疗中可稍加温热之剂,以利温经通络。如丹溪所说:“湿痰浊血流注为病,以其在下焦道路远,非乌附气壮不能行,故用为引经。”另外,可配合综合治疗。

7.2 历代医家对瘀血痹的论治

7.2.1 汉晋隋唐时期 《内经》提出调畅血行,祛除恶血的治疗思想。如《素问·针解》曰:“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血,调之络。”此时的治疗就要侧重治“瘀”。《灵枢·周痹》云:“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熨而通之,其恝坚,转引而行之。”《内经》治疗本病的原则和方法,至今指导着临床。《金匮要略》特别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均与血脉“壅塞不通”有关。因此,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大法就是“勿令九窍闭塞”。《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载有“栉头理发”以“通流血脉,散风湿”,以及导引法治疗“血脉不通”。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用驱风丸、大红丸、白药末、当归散、红丸子、乳香散、黑丸子等方剂治打扑损伤所导致的百节疼痛、瘀血不散等瘀血痹。

7.2.2 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用牛膝散和败酱散治产后败血不散所致腰痛,芫花熨药方治瘀血不散而疼痛。《圣济总录》用锡蔺脂丸治凝涩不通的历节风;导痹汤治疗瘀血脉痹;应正丸治“血脉凝滞,手足无力”;三神散治“拗折伤肿,瘀血攻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橘核酒“治打扑腰痛,恶血瘀蓄,痛不可忍”。《医学纲目》《证治准绳》从之。《妇人大全良方》用舒筋散治“风寒伤肾膂作痛,或闪挫气滞,血瘀者”;黑丸子(和血定痛丸)治“筋骨疼痛,或瘀血壅腫,……肢体作痛”;三痹汤“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等。《冯氏锦囊秘录》从之。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血刺身痛。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用秘传循经丸治“气血留滞,流注作痛”。金·李杲《医学发明》用复元活血汤治“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兰室秘藏》用地龙散治“瘀血停聚,腰、脊、胫、腨、臂疼痛”。《卫生宝鉴》用活血应痛丸治“血脉凝滞,腰背肿疼,不能转侧”。《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医部全录》等从之。《丹溪心法》用“控涎丹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若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及大黄微利之”。《活人方》用温经活络丹治“气中血滞,血中气滞,经络隧道不通,筋骨关节疼痛,……气郁血郁并能治之”。

7.2.3 明清时期 明·卢和《丹溪纂要》用刺血疗法治疗“委中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出血,以其血滞于下也”。《医学入门》提出本病治疗原则:“宜消瘀血,养新血,兼理痰火,则血自活,气自和。”“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挟瘀血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证治汇补》从之。龚信《古今医鉴》治疗痹病强调“开通郁结,使血行气和而愈”。《医方考》用赶痛汤治疗“瘀血、湿痰畜于肢节之间而作痛者”。《明医指掌》曰:“肢节肿痛,脉涩,死血也,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血郁经络作痛者,麒麟竭散。”《证治准绳》曰:“痰挟死血,丹溪控涎散。”用调荣活络饮治疗瘀血腰痛;血郁汤治“其脉沉涩而芤,其体胸胁常有痛如针刺者”;舒筋汤治气血凝滞经络不行之臂痛。龚廷贤《寿世保元》强调治痹“活血理气,第一品也”。孙文胤《丹台玉案》用舒气活络丸治“七情所感,气血不行,手足顽麻”。《傅青主女科》曰:“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清·傅山《青囊秘传》用伤科紫金丹治“腰脚胁肋腿诸痛等,属气滞血阻者”。《张氏医通》用川芎肉桂汤治“血凝腰胁痛,不能转侧”。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治疗痹病“宜通经络血”。程国彭《医学心悟》用泽兰汤治“瘀血内蓄,转侧疼痛若刀锥之刺”。《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病倡导化瘀通经,善用虫类药搜剔宣通经络,如全蝎、地龙、穿山甲、蜂房、蜣螂、水蛭等之类,对后世影响较大。对于“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血为主”“治气血不行,痛必入络,……血络瘀痹:旋复花、新绛、青葱、炒桃仁、当归尾”。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曰:“人遍体作痛殆不可忍,……是血气凝滞所致:用元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温酒服三四钱。”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用桃红饮治疗痹证兼有瘀血者。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用活血四物汤治“血气凝滞腰痛”。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用芥子竹沥汤治“湿痰挟瘀血流注经络,日久见手足牵引,四肢麻木,骨节串疼,或肿而痛者”。胡廷光《伤科汇纂》用白末子、红末子、黄末子、黑末子治损伤所致瘀血痹。翁藻《医钞类编》曰:“治痹大法宜……养血祛瘀为要。”《医林改错》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病,创立的身痛逐瘀汤等多首瘀血痹名方。《医学妙谛》治疗痹病“畅达气血通络脉”。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用通经止痛汤治疗本病。王晋夫《医方易简》用追风膏治“男女远年瘀痛,天将风雨,周身骨节痠软”。吴尚先《理瀹骈文》用散阴膏治一切气血痰凝滞,跌仆闪挫诸痛等。光绪年间赵文魁用洗手荣筋方治血瘀痹证。

7.2.4 近现代时期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用活络效灵丹治气血凝滞所致腿痛、臂痛及风湿痹痛等。陈伯勤也主张治痹宜活血,认为血脉流通,则痹痛缓解。常用方剂为趁痛散、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其中以趁痛散使用最多。娄多峰创立化瘀通痹汤治疗瘀血痹。《痹证防治》用桃丹活血汤治蓄血痹。《痹病论治学》用二乌牛红汤治痹病瘀血痹阻证,杭芍桃仁粥治痹病之血虚血瘀证。《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用祛风活血洗方治“关节、肌肉、筋络酸痛”。《中医良药良方》用菝葜灵仙茶治“关节钝痛,固定不移,痛处皮肤轻度肿胀,可于夜间加剧,运动后减轻”;土茯苓灵仙茶治“多发性肢体大关节钝痛,疼痛较轻微,常固定不移,痛处皮肤可有轻度肿胀等”。《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用硬吊散治“陈旧性损伤局部瘀结作痛者”;舒筋膏治“陈旧性损伤及劳损,以致肿痛不消,久治不愈”;旧伤洗剂治“久伤蓄瘀作痛者”。《中国骨伤方药全书》用跌打熨方治“各类跌打损伤所致的肿胀瘀紫疼痛”。《药茶治百病》用骨碎补茶治“跌仆闪挫所致的腰痛,如刺如折,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可伴发放射性腿痛”。《食物疗法》用木瓜牛膝酒治痹病瘀血痹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跌打丸治痹病瘀血痹阻证。

8 瘀血痹的转归预后

瘀血痹在转归上主要是寒热、阴阳及虚实之间的转化。寒证血瘀若经久不愈,易转化为阳虚血瘀;阳虚血瘀也易感受寒邪,使瘀血痹发作或加剧。热证血瘀常伴有阴津亏虚,后期易转化为阴虚血瘀。实证血瘀病久之后,易转化成为虚证血瘀。瘀血痹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與原有痹病密切相关。多数的瘀血痹病程较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以使脉络畅通,血行改善,而趋于好转或治愈。而热盛血瘀和阳虚血瘀,均属病情危重的证候,预后较差。

9 结 语

瘀血痹其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可累及心、肝、肾、脾(胃)等脏腑。其基本病机是瘀血痹阻;病机特点是虚、邪、瘀三者以瘀为主,虚、邪兼存。本病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实以瘀血为主,兼见寒、热、湿、痰、气滞(郁);虚实夹杂为瘀血与正虚并存,其正虚可为气血阴阳等不足,或相互兼夹。其病因多为六淫致瘀、七情致瘀、外伤劳损、正虚致瘀等。瘀血痹多见于风湿病的中晚期,或瘀血较严重者,治疗较为困难。瘀血痹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实证活血化瘀兼祛邪,虚实夹杂者活血化瘀兼扶正。瘀血痹的轻重及预后,与原有痹病密切相关。而大多数的瘀血痹都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能趋于好转或治愈。因此,瘀血痹要及时积极正确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同时要注意综合治疗,重视调畅情志,防止瘀血形成。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13],那么瘀血痹就是二级病名(三因三候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对瘀血痹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便于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0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62-271.

[2] 娄玉钤,李满意.三因三候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50-58.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40-50.

[6]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9-1750.

[7] 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10.

[8]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

[9] 代思全.浅谈“瘀血痹”学说[J].维吾尔医药,2013,14(8):37-41.

[10]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11] 李满意,娄玉钤.邪实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4):43-48.

[12]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13]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7-03-15;修回日期:2017-04-10

猜你喜欢
素问瘀血风湿病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中风先兆证从肝论治的理论分析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