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奶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6-22 12:50周晓辉刘秀娟
中国乳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奶农奶牛场乳品

文/邓 郁 周晓辉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河北省奶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邓 郁 周晓辉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立足河北省奶业发展情况,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和乳制品消费3 个方面,对河北省奶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河北省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河北省;奶业;问题;对策

河北省拥有悠久的奶业发展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多年都保持在全国前列,在全国奶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几年,河北省奶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保持在200 万头左右,占到全国的12.5%。2015和2016年,河北省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乳制品产量最高的地区。河北省奶业已走出了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阴霾,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纵观河北省奶业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如奶牛养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奶业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不均,养殖加工一体化程度低,消费动力不足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河北省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图1 2008~2015年河北省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变化

1 河北省奶业发展现状

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制品消费三个方面阐述河北省的奶业发展现状。

1.1 奶牛养殖

1.1.1 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

奶牛存栏量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图1是2008~2015年河北省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变化图。从图1可以看出,2008~2012年,奶牛存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3~2015年,奶牛存栏呈现波动状态,2015年底,河北省奶牛存栏从2014年的200.8 万头下降到180.9 万头,和2010年存栏接近,但由于奶牛年单产水平增加,奶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牛奶产量达到473.1 万吨,比2010年增加24.0 万吨。奶牛养殖业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2016年由于奶业遭遇“寒冬”,全国奶业亏损面超过50%,河北省奶业亏损面也接近20%,前三季度,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分别为176.7 万头和247.0 万吨,同比下降10%和5%。

1.1.2 生鲜乳交易价格

2016年河北省生鲜乳交易价格是由乳品企业、生鲜乳收购站代表及省奶牛技术团队、省奶业协会代表、省预警中心等投票提出,依据市场行情、生鲜乳质量,交易价格向下浮动,最多不超过8%。该定价方式对各乳品企业压级压价和不规范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图2为2016年河北省四个季度规模奶牛场和养殖小区的生鲜乳交易价格,从中可以看出,四个季度生鲜乳交易价格中,一二三季度规模奶牛场和养殖小区的生鲜乳交易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第四季度受国际奶价上行的影响,规模奶牛场生鲜乳交易价格略有上浮,但养殖小区和第三季度持平,与第一季度相比呈下降趋势。

图2 2016年河北省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四个季度的生鲜乳交易价格

表1 2009~2014年河北省乳品企业情况

1.2 乳品加工

1.2.1 乳品加工企业发展态势较好

2015年,河北省乳制品产值达到了316.0 亿元,乳制品产量达到346.0 万吨,实现利税31.0 亿元。表1为2009~2014年河北省乳品企业情况,可以看出河北省乳制品产量逐年增长,乳品企业销售收入也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

近几年,河北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乳品加工环节加强监管,提高了乳品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及时公布失信乳品企业名单,淘汰了一批奶源没有保障、产品档次低和生产技术落后的小企业。目前,河北省乳品企业数基本稳定在30 多个,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将近20 个。

河北省乳品企业的利润总额也是稳步增长,其中2011~2013年利润增长缓慢,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2014年利润增长显著,与2013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4.3%,利润增长率高达74.7%。亏损企业个数也逐年减少,乳品企业已呈现平稳健康发展。

1.2.2 乳品加工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国外乳品企业利用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占领了高端消费市场,导致河北省大多数乳品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消费市场,附加值低,很难推动企业竞争力。加之外埠知名乳品企业(伊利、蒙牛、飞鹤等)纷纷在河北省建立奶源基地和生产基地,导致从生鲜乳收购开始的各个环节都与本土乳品企业产生了竞争。

1.3 乳制品消费

当前,我国居民乳制品消费水平已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2015年以来,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量比2014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减小,从全国范围看,乳制品消费需求依然不足,河北省更是如此。

由表2可知,2010~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逐年增长,2012年为203.69 元/人·年,但还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53.57 元/人·年),和北京等乳制品消费高水平地区(421.05元/人·年)更是差距明显。但可喜的是,河北省农村居民乳制品的消费水平增长较快,在全国的排名也逐渐靠前(表3)。

表2 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每年的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 单位:元/人·年

表3 部分省市农村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 单位:千克/人

2 河北省奶业存在的问题

2.1 奶牛养殖

2.1.1 单产水平低

2015年河北省泌乳牛年平均单产为6.7 吨,较2014年平均单产4.5吨已有很大进步,但距2017年初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的泌乳牛年平均单产提高到7.5 吨,还有一定的差距。

2.1.2 养殖成本高

随着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节节攀升,奶牛养殖成本也逐年上升,根据《2015年河北省奶业报告》统计结果,示范奶牛场生鲜乳平均成本为3.60 元/千克,而2016年河北省规模奶牛场生鲜乳交易价格四个季度平均为3.89 元/千克,养殖小区为3.44 元/千克,规模奶牛场利润微薄,养殖小区基本亏损。

2.1.3 管理水平低

根据2016年D20奶业峰会上公布的数据,河北省规模奶牛场1 058个,养殖小区482 个,虽然河北省规模奶牛场数量明显较多,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政府推动下短期内完成的小区升级奶牛场,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300 多个,因此,部分管理者还没有应用新技术的意识,依然存在奶牛场布局不合理,奶牛分群不明显,精细化管理不到位,不注重粪污处理,奶牛疾病频发等问题。

2.1.4 专业性人才缺乏

人才是科学技术应用实践的主体,目前奶牛养殖生产多是脏活、累活,已很难招聘年轻人入行。奶农多是以前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而来,年龄普遍较大,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能力较差。加之大学毕业生大多不愿从事奶牛养殖一线工作,导致奶牛场一线人员大多知识结构和水平有限,使奶牛场(小区)缺乏有力的技术指导,很难保障科学健康养殖。

2.1.5 奶农合作化组织欠缺

2016年河北省开展多项举措推进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奶业产业链的一体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奶农的利益。但从国际经验看,以奶农为基础的“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是普遍的经验。在当前,以奶农为基础的组织化还举步维艰。河北省现有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大多是政府主导推动养殖小区转变为合作社,并非本质的变化,大多数奶农合作社不能发挥提供技术培训、供销信息及维护奶农利益等作用。

2.2 乳品加工和消费

2.2.1 乳制品种类单一

河北省乳制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30 多家乳品企业,但其中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只有君乐宝一家,其它乳品企业只占部分市场份额,没有品牌效应。而且大部分乳品企业以生产中档液态奶为主,从表4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年生产的液态奶均占所生产的乳制品的85%以上,产品结构单一。近几年,几个稍大规模的乳品企业开始进军高档乳制品,但数量少,与外埠乳品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

2.2.2 乳制品流通成本过高

与国外扁平化销售模式相比,我国乳制品分销渠道层级复杂,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到达超市销售之前,经过了省级分销、地市级分销商和零售商等环节,加价现象严重。

2.2.3 本土品牌乳制品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根据对河北省乳制品消费情况的调研显示,在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中,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品牌分别占30.0%和37.2%,占据了2/3的消费群体,选择河北省君乐宝品牌的消费者约占10%,选择其它本土品牌的比例只有0.96%。因此,河北省本土乳制品品牌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创新性,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场消费。

表4 2010~2014年河北省液态奶生产比例

3 对策建议

3.1 多策并用,进一步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现代奶业的基本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也是河北省奶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每一位奶业工作者有责任把现代奶业思维应用于实践中。

3.1.1 加强奶牛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政府应支持奶业专家深入基层针对不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群体,选取适宜的培训方式;同时出台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从事一线养殖就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奶牛养殖人员的专业技业水平。

3.1.2 加快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普及先进饲养技术

支持养殖小区以买断、控股、入股等方式向奶牛场模式转变。暂不具备转型条件的小区则采取“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挤奶、分牛计量、分户核算”的“四统二分”的养殖模式,以实现集中统一饲养。为提高河北省奶牛精细化饲养水平,鼓励和引导推广全日分群饲喂技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奶牛场(小区)粪污处理技术等。

3.2 完善奶业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仲裁检测和价格协调

2016年河北省奶业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初见成效,在全国生鲜乳限收拒收达10%以上的情况下,河北省限收拒收仅有0.36%。政府应把握当前时机,实现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益合理分配,保障奶业的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奶农与乳品企业共同推进奶源基地建设,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标准化奶牛场或买断现有奶牛场;二是为奶牛场(小区)提供资金帮助,或者支持乳品企业通过延缓支付奶款等方式,为奶农提供贷款担保;三是奶农与乳品企业建立生鲜乳生产和加工有计划同步发展制度,明确收购数量、波动幅度、违约责任等,以建立长期合作。除此之外,应进一步推进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建设,乳品企业执行每季度的生鲜乳收购参考价格,上下幅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四是建立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制度,对乳品企业生鲜收购环节进行有效制约,避免奶源充足时,各乳品企业压级压价;五是鼓励乳品企业入股奶牛场,形成股份联合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3 提高以奶农为基础的奶业组织化程度,保障奶农利益

奶业合作社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乳品产业体系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乳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河北省奶牛场数量不多,以养殖小区为主。因此,要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转化规模奶牛场、成立奶业合作社和奶联社等形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通过买断、控股、奶牛入股等方式将有条件的奶牛养殖小区转化为奶牛场;二是支持养殖小区通过以奶牛折股入社的形式改造为奶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中奶农可以共享技术培训、供销信息、收益分红等。同时还可以借鉴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推广“奶联社”模式,吸纳奶农将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并获取回报。奶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河北省奶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3.4 乳品企业应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乳制品的研发力度

中国消费者酸奶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奶酪等固态乳制品将要逐渐盛行,因此乳品企业应丰富乳制品种类,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乳品企业需合理加快转型升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消费者认可度。

3.5 乳品企业应降低渠道成本,树立品牌效应,增强服务意识

社区超市、电商渠道、直送模式、电话订购等新型的营销模式可以大大降低营销渠道的成本,加之与实体线下营销相结合,有助于乳品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在服务上下功夫,产品附带的服务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

[1] 王礞礞,聂迎利. 研判现状谋划未来振兴中国奶业[J]. 中国乳业,2016,179(11):2-12.

[2]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摘要)[N].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6-08-21.

[3] 任明杰,常佳瑞. 奶业大省提价“欲语还休”[N]. 中国证券报,2016-09-29.

[4] 缪建平. 奶牛合作社与奶业经营体制创新[J].农村经营管理,2003(11):28-31.

[5] 马彦铭. 河北奶业,如何从供给侧发力[N]. 河北日报,2016-09-29.

[6] 彭昌媛.我国乳品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硕士论文][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7] 高艳霞,李建国,孙凤莉,等. 2015年度河北省奶业发展报告[EB/OL]. http://www. niu305.com/a/txgzz/bg/2016/0413/10979. html,2016-04-13.

[8] 王一帅. 河北省乳制品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分析:[硕士论文][D]. 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2015.

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201604120303);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为SK201504-4);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下河北省奶业产业政策研究(课题号:HB16YJ057)]

邓郁(1980-),女,汉族,河北定州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财务管理。

2017-03-08)

猜你喜欢
奶农奶牛场乳品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抗议
真绅士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喷奶粉
华北最大奶牛场在天津宝坻建成 每天可供100吨原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