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寸”之中打造“精彩”教育

2017-06-22 14:41朱勇哲
教育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方寸摄影育人

文│朱勇哲

在“方寸”之中打造“精彩”教育

文│朱勇哲

学校文化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对学校发展期待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体现着办学者的教育思想。当前课改已进入课程重构的阶段,关注课程的综合化、主题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和价值,更加优化课程资源的供给,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从而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文化。以课程文化引领、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的最好体现。

传承理念文脉 塑造学校之魂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方寸·精彩”,即在有限的方寸中绽放无限的教育精彩。这个办学理念基于四个视角的理性思考。

来自学校的办学主张和价值取向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是学校全体成员经过多年实践,梳理提升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追求的组合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凝聚人心,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形成于学校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源于教育生活和管理实践。我们把每个人、每个细节都看成小的方寸,通过挖掘、点燃、引领每个小“方寸”以之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带动学校的发展。

源于学校特色发展历史的积淀 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学校1985年被命名为“儿童摄影学校”),从儿童摄影的特色项目到特色理念再到整体理念的生成,既是特色理念的外部载体,又被我们赋予了新时期的内涵。

基于学校地域资源的特点 我们深入分析学校所处地域寸土寸金的独特性,又认识到小学阶段只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方寸”,意在寻求学校最大的增长点,使其在有限的方寸之间追求教育的无限精彩。

“方寸·精彩”,以“钻石”为模型。它的每个点、每条线、每个棱面都相互折射辉映,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教育追求人的立足点 体现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方寸”即为微小,也就是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独特的生命个体,都很重要,都需要被尊重,都应该精彩!

教育追求人的成长线 体现关注过程细节。重视每一个过程,关注每一次经历,力求在细节中成就教育的精彩。

教育追求人的发展面 体现做事规则。“方寸”有规矩之意,引申为规范、准则。我们做人做事要遵循规律,遵循方圆法则,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

教育追求人的综合体 体现平和稳定心绪。“方寸”又指人的心神与内心。我们要调整好人的心绪,培养心绪稳定、内外兼修的完整人。

教育追求人的价值魂 蕴含着有限与无限(形与神)的哲学思想。意指时空资源有限,但价值精彩无限。在有限的方寸时空中,延展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追求无限精彩。

基于核心文化 构建课程体系

清晰课程文化与育人目标内涵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理想和价值追求。我们的使命就是挖掘、激活、点燃每一个师生个体,使其绽放自己的精彩。我们的课程文化理念是:学习与生命同行,精彩与成长相伴。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健康、乐学、尚美、求新。这个育人目标概括了学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既体现共同层面上的要求,又有学校的个性特点。“健康”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乐学”是对人的情绪状态的把控;“尚美”体现了核心文化追求;“求新”就是秉承传统,遵循规律,追求卓越。

构建“方寸·精彩”课程文化体系首先,课程体系构建的四个基本思路是:课程领域构建——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统整梳理,按照相关领域进行构建;课程融和整合——围绕教育主题加强学科的整合融合,打破学科壁垒,跨越边界,让各个学科建立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实践育人——增加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养;课程特色育人——充分挖掘学校固有的教育特色,创生有活力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方寸·精彩”课程文化体系图谱。以学校育人目标为基点,立体构建课程体系。将育人目标与课程构建有机对接,从而构建相对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即“四领域、一主题、一特色”课程文化体系。

四领域课程:品德与健康领域课程——以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毒品教育等课程为重点,“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的人”为课程的首要目标;语言与思维领域课程——以语文、英语、数学学科为重点,目标是抓住处于核心位置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阅读积累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艺术与审美领域课程——以美术、音乐、摄影等课程为重点,发展孩子的审美等艺术素养;科技与实践领域课程——以科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主题,即综合性课程:围绕“育人目标”在不同年段开发多学科的主题课程,以年级创生的主题课程为经,以学校的育人目标为纬,经纬结合螺旋上升构建课程资源网,从而真正打破学科、学段、课程的壁垒,实现跨边界的主题课程。

一特色课程:构建较为完善的摄影教育综合课程,并形成课程群,既凸显艺术与审美课程特色,又对其他领域课程和主题课程做适度延展。

通过图谱,每个教师基本可以清晰地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找到自己的课程坐标,同时又知道整体课程的核心关系发展方向,从而使总体课程目标与教师个体课程目标有机对接整合。

创新实施管理 自主个性发展

探寻“方寸·精彩”课程实施方式一是统整三级课程。我们统整三级课程并本着“四个基于”进行校本化实施: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整合,基于知识能力内容联系的整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整合,基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将其分为四大领域课程实施,根据不同领域的课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构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每个领域的课程分层开设,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课程实施中既夯实基础,适度拓展,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是创生主题课程。学校成立若干主题课程项目组,由各年级学科教师组成,每月进行主题课程的研究,从确定单元主题到备课、上课、汇集课程资源以及进行展示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基于三级课程内容,寻找相同主题整合,创生主题课程;基于学校育人目标、主题教育和区域特点,创生主题课程。

三是打造品牌课程——摄影教育综合课程。摄影技能类课程由学校自编摄影技能教材,涉及适合少年儿童学习摄影技能65个,供1-6年级使用,每周一课时学习。摄影实践类课程与各学科综合实践有机整合。摄影融合类课程,按照“库、器、桥”的思路将摄影与各学科融合,开发拓展课程。

创新“方寸·精彩”课程管理方式统筹排课:按周、按年级排课表,将主题课程统一安排在一个下午,同一时间上这类课程。走班上课:采取年级走班、全校走班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课程的需要,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导师授课:分为学生、家长和大师导师课。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评价的重点在目标达成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提升、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构建课程文化体系是一个静心梳理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是一个凝聚全员智慧的过程,更是一个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探索课程文化的建立与优化,以落实“方寸·精彩”的办学理念,在有限的方寸间绽放无限的教育精彩。

猜你喜欢
方寸摄影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方寸之处
历史的方寸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营造方寸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