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泥岩地层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

2017-06-22 13:01
山西建筑 2017年14期
关键词:车辆段监测数据轴力

张 哥 其

(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膨胀泥岩地层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

张 哥 其

(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根据某地铁车辆段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周边环境情况,分析了该工程膨胀泥岩深基坑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进行了基坑变形监测,结果表明该车辆段基坑整体趋于稳定状态。

膨胀泥岩,深基坑,变形控制,监测数据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本地铁车辆段为地下1层局部2层结构,占地123亩,基坑长480 m、宽180 m,开挖最深处为34 m,建筑面积95 500 m2。基坑土石方量146万余立方米。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放坡+土钉墙+钻孔灌注桩+锚索,基坑南侧(最深处)设置9道锚索,长度10 m~32 m。

1.2 水文地质情况

膨胀土分布:③-1-2黏土、③-2粉质黏土、④-1黏土、④-1-1黏土夹卵石、⑤-1-1全风化泥岩,蒙脱石含量M=8.7%~23.72%,自由膨胀率Fs=54%~70%。膨胀岩分布:(K2g)的泥岩,膨胀力Pp=10 kPa~514 kPa;自由膨胀率FS=12%~48%。膨胀岩土暴露于空气中及在动水作用下,易膨胀、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失水收缩开裂。地下水一是赋存于人工填土及粘性土层的上层滞水,二是赋存于第四系中更新统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三是基岩裂隙水。

1.3 周边建筑物

经调查基坑南侧为附属中学砖混建筑,最近处距离基坑开挖线16 m。

2 膨胀泥岩深基坑变形控制

2.1 深基坑变形案例

2016年1月14日,车辆段基坑南侧开挖深度约20 m,施工至第6道锚索。桩体位移监测点CX2,CX3累计变形量分别为46.62 mm(-5.5 m处),51.01 mm(-8.5 m处),控制值为55 mm。

桩顶水平位移ZQS2,ZQS3变形量最大分别为75.89 mm,57.21 mm,控制值为35 mm。且基坑南侧附属中学体育馆、阶梯教室墙体开裂、下沉,墙体、走廊及梯步出现裂缝。

2.2 原因分析

车辆段基坑开挖,2015年9月恢复施工,11月~12月施工第4道~第6道锚索。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和施工周期的关系,基坑变形主要原因如下。

2.2.1 膨胀土地层钻孔施工扰动

车辆段基坑锚索采用哈迈90型钻机钻孔,184 kW空压机高压风沉渣清孔,钻孔至20 m深度时,沉渣呈泥状,高压风无法吹出,钻进受阻。改为高压水洗孔后解决,但出现钻孔上方地面跑风、冒浆现象,此时钻孔位置距地面约8 m。

2015年11月6日锚索钻孔施工,CX2测点单次变化+4.81 mm,停钻后监测数据稳定。11月7日~8日再次钻孔,变形量约+4 mm~+6 mm(-9.5 m~-1.0 m处)。监测数据反映:基坑开挖时监测数据较稳定,锚索钻孔时监测数据突变,钻孔施工跟膨胀地层基坑变形呈线性正比关系,钻孔施工对膨胀土地层扰动明显。统计分析车辆段基坑第4道~第6道锚索钻孔施工期间,桩体位移CX2最大值+23.58 mm(-15 m处),开累最大值+41.84 mm(-7 m处),平均增加+7.32 mm~+23.58 mm(-22 m~-4.5 m处)。规律为:锚索钻孔施工导致监测数值变化约2 mm~3 mm,停钻后监测数据稳定。第4道~第6道锚索钻孔施工期间基坑变形曲线见图1。

2.2.2 普通锚索在膨胀土地层的效果有限

锚索注浆按两次施工,但二次注浆无法稳压2 MPa~3 MPa维持5 min。后改为初凝前进行二次加压灌浆,注浆效果有所改善。

锚索张拉后,基坑D—D,E—E断面有10束锚索达不到设计张拉力,另有部分锚索张拉过程即时应力损失较大,最高达40%~50%,按设计要求1.1倍锁定值锁定后,无法达到设计锁定值。该段土层为杂填土及含卵石膨胀粘土,土质松散,土体内含水率高。

2.2.3 泥岩地层膨胀力是主因

车辆段基坑前三道锚索未进入膨胀岩土地层,第4道~第6道锚索进入膨胀岩土地层。施工处于雨季,地表水和雨水沿裂缝渗入土体;开挖后膨胀岩土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面积大,产生膨胀应力达到或者超过锚索应力,基坑变形持续加大。

2.3 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

1)基坑回填反压。

对车辆段南侧基坑变形较大的部位采取堆土反压措施,控制基坑变形量继续增加,消除基坑坍塌风险。

2)控制地面地下水渗透。

对硬化地面裂缝裂纹采用防水沥青膏填塞封堵。加强支护体系的引、截、排水措施,护壁增设长度1.5 m泄水管,加密管井降水抽水频率,及时疏干土层积水。

3)改进锚索支护。

a.基坑变形较大部位改用囊式锚索。第4道~第5道锚索间增设一排囊式锚索,钻孔完成立即注浆。截止2月16日,囊式锚索张拉完成,锚索轴力全部满足设计要求。b.为加强锚索进入岩层的有效长度,在原设计基础上,增加了5 m的锚固长度。c.针对土层软弱的特性,钻孔时全程加套管,及时清孔,快速下索,及时注浆,严格控制注浆量保证孔内浆液充盈。d.针对锚索锁定应力损失较大的问题,采取二次张拉和加大锁定张拉力值措施,最大值不超过1.3倍轴力设计值(试验检测值为1.4倍)。同时采取增设降水、泄水管措施降低土层的含水率,现场实施后锚索轴力稳定,锚索轴力不足或损失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3 深基坑变形控制实施效果

根据最近一月各监测点位的变形监测数据反映,车辆段基坑整体趋于稳定状态,基坑变形得到控制,监测数据如下。

3.1 桩顶、桩体水平位移

2016年2月3日~3月1日,桩顶水平位移ZQS2,ZQS3,ZQS4累积变形量在2 mm左右,桩体水平位移CX2,CX3累积变形量约2 mm。如CX2最大变形量+2.09 mm(-3.5 m处)。最大累计值+49.15 mm(-7.5 m处)(见图2)。

3.2 附属中学建筑物沉降和地表沉降

附属中学建筑物近期数据变化较为平稳,沉降最大测点JZ4-6累计值为-18.36 mm。基坑变形对应部位地表沉降变形趋势稳定,监测数据无异常,无突变,地表沉降监测点DB3-2最大值为-19.02 mm,变化趋于稳定(见图3)。

3.3 锚索拉力

采取措施后锚索拉力无异常变化,锚索轴力与设计给定锁定值接近,锚索轴力不足或损失的现象基本得到消除(见图4)。

4 结语

在膨胀泥岩地层施工特大深基坑,腐殖土、松散的表层土和杂填土及含卵石膨胀粘土,受钻孔施工特别是高压风扰动明显。水系渗透对膨胀泥岩的影响极大,膨胀力是造成基坑变形的主要原因,控制地表水及雨水渗透、采取截排水+降水措施、疏干土层积水、地面硬化及裂缝封堵、快速封闭可最大程度控制基坑变形。膨胀岩土地层锚索轴力衰减现象普遍,局部张拉达不到设计值,通过提高锚索锁定值、改用囊式锚索有较好效果。

[1] GB 50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S].

[2] 王 博.膨胀土地区地铁深基坑设计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3(2):36-39.

[3] 袁贵兴,张炳焜,胡 蓉.膨胀土地区压力型囊式锚索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2015(3):124-127.

Deep founda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of expansive mudstone stratum

Zhang Geqi

(ChinaRailwayCityDevelopmentInvestmentGroupCo.,Ltd,Chengdu610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the subway vehicle section engineer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expansive mudstone deep-foundation deformation causes, puts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and carries out founda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l vehicle section foundation pit tends to be stable.

expansive mudstone, deep founda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monitoring data

1009-6825(2017)14-0057-02

2017-03-08

张哥其(1986- ),男,工程师

TU463

A

猜你喜欢
车辆段监测数据轴力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车辆段联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某地铁车辆段应用光伏发电项目分析研究
基坑开挖阶段支撑轴力时空效应分析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