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街旁绿地使用者游憩行为比较研究★

2017-06-22 13:01刘海荣冀媛媛史滟滪
山西建筑 2017年14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游乐使用者

刘海荣 冀媛媛 史滟滪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园林·绿化·

不同季节街旁绿地使用者游憩行为比较研究★

刘海荣 冀媛媛 史滟滪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采用行为观察法与比较法,调查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街旁绿地夏季和冬季使用者的活动规律及空间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使用者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街旁绿地的空间设计提供了依据。

街旁绿地,行为观察法,游憩行为,活动类型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居民对游憩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不仅要求外出旅行,度假等远距离的旅游活动,更希望拥有较近的活动场所,为日常休闲和周末活动提供服务,这就使得街旁绿地成为人们重要的游憩场所,所以对街旁绿地使用者游憩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目前街旁绿地规划往往很少从使用者游憩行为季节性差异方面考虑,使得街旁绿地在不同季节存在诸多不符合使用者行为习惯与行为需求的问题,导致某些季节绿地中使用者活动时长缩短,绿地使用效率降低。本文以滨海新区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系统地观察记录使用者如何使用街旁绿地,在街旁绿地内做什么,从而获得关于使用者游憩活动的状况,分析促进和阻碍使用者游憩活动的因素,使用者游憩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律等[2]。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法研究冬季和夏季使用者游憩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各自的特点,为街旁绿地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设计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多雾、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8月份,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全年平均气温12.3 ℃,高温极值40.9 ℃,低温极值-18.3 ℃;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 d。

在前期对天津滨海新区街旁绿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塘沽区位于上海道、宁波道之间,紧邻中心路的街旁绿地为典型样地进行调查。该街旁绿地长148 m,宽63 m,面积约1.1 hm2,周围有正康里、向阳里、远洋里等10余个小区,附近有塘沽体育场、塘沽大剧院、塘沽河滨公园等休闲活动中心。随着2011年改造完成后,使用者数量进一步增多,使用者结构丰富多样,平日、六日、节假日区别不明显,能够满足对不同使用人群调查的需要,是街旁绿地的典型代表[3]。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为观察法对使用者人数、年龄、游憩行为、活动地点等内容进行实际记录。在前期预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园林要素及空间布局的特点,将绿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选择一天中6:00~18:00,每隔1 h,按照固定路线、固定观测点在预先制定好的表格上记录观察结果并拍照。

1.3 调查时间

根据气象学四季的划分方法,以2014年5月5日(立夏)~2014年8月7日(立秋)作为夏季调查时间,2014年11月7日(立冬)~2015年2月4日(立春)作为冬季调查时间,选择天气晴好适合外出的平日(为调查青少年及儿童的活动规律,选择寒假和暑假的平日)进行调查。

1.4 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后,采用微软Office Word,Excel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采用SKETCHUP软件进行使用者全天最高峰时典型样地投影的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实际记录内容,采用PHOTOSHOP软件绘制使用者空间分布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使用者构成特征比较分析

为便于分析使用者构成情况,将使用者分为老年人(60岁以上)、中青年人(18岁~60岁)、少年(10岁~17岁)、儿童(10岁以下)四个年龄段。

冬季日均使用者数量是1 041人次,比夏季日均使用者数量1 871人次,减少了830人次,相比下降了44%,总体来说各个年龄段的使用者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相对来说少年和儿童减少的幅度更大,少年冬季比夏季减少了79%,儿童减少了69%。从柱状图(如图1所示)中可以看出不论冬季还是夏季,老年人都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是该街旁绿地的主要使用者,不过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使用者所占比例略有不同,夏季老年人占83%,冬季达到89%;夏季和冬季中青年人均占5%,夏季少年、儿童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10%,冬季这个数值仅为1%,5%。这说明每个年龄段的使用者都喜欢在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景色优美的夏季到户外活动,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受低温的限制,使用者外出的频率锐减。

2.2 使用者时间特征比较分析

从游憩的时间段看,来街旁绿地的时间一般和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身体条件和天气情况有关。冬季和夏季使用者在一天中的数量变化均出现了三次高峰,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第一次高峰均出现在了7:00;第二次高峰冬季比夏季晚了1 h,冬季出现在了11:00,夏季出现在了10:00;第三次高峰冬季比夏季提前了1 h,冬季出现在15:00,夏季出现在16:00。这与冬夏太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冬季太阳晚出早落,夏季早出晚落,冬季使用者的活动时间相对缩短,活动时间更加集中。从图2中可以看出,6:00~10:00,16:00~18:00这两个时间段冬季和夏季使用者数量相差较大,而中间的11:00~15:00,冬季和夏季的使用者数量基本接近,在夏季全天的低谷期出现在12:00~14:00,而冬季这个时间段是使用者相对较多的时间,这与气温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三餐习惯有很大关系,夏季使用者选择相对凉爽的时间出来活动,冬季选择相对温暖的时间活动。

2.3 使用者性别构成比较分析

在性别构成上,冬季男女比例为2∶1,夏季为2.5∶1,冬季与夏季相比男性减少了45%,女性减少了33%,这说明男性是否外出受气候影响更大。老年人冬季男女比例为2.2∶1,夏季为2.7∶1;中青年人冬季男女比例为0.6∶1,夏季为1∶1,少年冬季男女比例为0.8∶1,夏季为4.7∶1,少年男性是受季节影响最大的群体,冬季与夏季相比减少了89%,中青年男性减少了63%,老年男性、老年女性、中青年女性、少年女性,减少的差不多,为32%~43%。

2.4 使用者活动类型比较分析

根据已有研究基础及前期初步调查结果,针对该街旁绿地情况,将使用者的活动分成以下几类:1)体育健身类:如打球、跑步、使用健身器材、太极等;2)文化娱乐类:如跳舞、唱歌、写字、乐器演奏等;3)散步通行类:如散步、通行;4)静态休闲类:如打牌、下棋、听收音机、驻足、围观等;5)职业活动类:发传单、环卫工人、教练、摄影等;6)社会交往类:如谈恋爱、聊天等;7)游乐类:如各种儿童游乐设施;8)其他类:遛鸟、遛狗、看孩子等。从使用者从事的活动看,在这八类活动中冬季和夏季呈现出了不同的规律,冬季为静态休闲类>体育建设类>社会交往类>文化娱乐类>游乐类>其他>散步通行>职业活动类,夏季为静态休闲类>体育建设类>社会交往类>游乐类>其他>文化娱乐类>散步通行>职业活动类。夏季儿童外出活动的比冬天多,因此游乐类活动夏季比冬季多,同时以看孩子为主的其他类活动自然夏季比冬季多。在静态休闲类活动中冬季打牌>围观>静坐>驻足,夏季静坐>打牌>围观>驻足,体育健身活动冬季为健身器材>乒乓>太极,夏季为健身器材>太极>乒乓,社会交往类、文化娱乐类、散步通行类、职业类、其他类、游乐类冬夏活动内容无明显区别。充分说明了使用者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愿意根据环境条件结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气候条件不会对活动内容产生很大的影响,只会在地点、时间的选择上以及停留时间的长短上有所区别。

不同季节使用者活动类型见图3。

2.5 不同活动类型的时间差异比较分析

体育健身活动冬季主要集中在7:00,9:00~11:00,15:00~17:00,夏季集中在6:00~12:00,17:00~18:00,与夏季相比冬季活动时间变短;文化娱乐类活动冬季和夏季均集中在上午9:00~11:00,并且非常明显;散步通行类活动冬季和夏季都集中在了上午的7:00~8:00,下午的15:00~16:00,都是上下班或上下学经过该街旁绿地的行人;静态休闲类冬季和夏季区别很大,冬季集中在了9:00~11:00,14:00~17:00,夏季为9:00~11:00,15:00~18:00;社会交往类活动同样是以聊天为主,与静态休闲类活动类似的时间规律;职业类活动夏季持续时间更长,冬季主要集中在上午;其他类活动中看孩子仍然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和儿童的活动时间相一致,夏季为9:00~11:00,17:00~18:00,冬季为10:00~11:00。

2.6 使用者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分析

从图4,图5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冬季和夏季不同的空间使用效率完全不同。广场上冬季使用者占81%,夏季为10%,是四类用地中相差最悬殊的;其次是长廊区域冬季为3%,夏季为46%;林下等其他区域由于夏季植物景观相对冬季要丰富很多,所以夏季使用者在林下驻足的多一些,冬季主要是在林下空地晒太阳;健身器材广场冬季和夏季都非常受欢迎。

每一种游憩行为都具有明确的时间、空间位置要求,活动场所附近的安全性、移动可能性、舒适性及便捷性等,是决定这些活动能否成功进行的重要因素[4]。体育健身类活动冬季和夏季均分布在健身器材广场、广场E,F,G,圆广场。健身器材广场主要是单人活动为主,而广场E,F,G,圆广场以群体活动为主。体育健身类活动对场地和园路的要求较高,要求地面铺装平整,场地宽阔,场地能够配有丰富的健身器材和休息设施,并且要求拥有一定的植被起到遮阴或防风的效果,这是广场A,B,C所不能满足的。静态休闲类活动无论是静坐或是打牌,对坐憩设施要求均较高,冬季和夏季区别较大,冬季集中在广场周边的座椅上,这里阳光充足,夏季集中在长廊内,这里凉爽宜人。文化娱乐类活动冬夏均集中在有平整铺装的广场上,如广场A,E,F,G,圆广场。散步通行类活动较随机,位置通常不固定,冬季和夏季均无明显特点。社会交往类活动在街旁绿地中无处不在,受场地限制较小,通常伴随其他活动同步产生,如站着聊天、坐着聊天、边走边聊等等,冬季通常以站着聊天为主,夏季以坐着聊天为主。其他类活动位置也较随机,但以看孩子为主的活动以及游乐类活动冬季和夏季都主要集中在圆广场,这样的位置有明确的边界,更便于孩子的看护和玩耍。职业类活动冬季和夏季通常都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广场边缘,冬季人们更喜欢背风向阳的环境,夏季使用者更加重视遮阴通风的环境。总体来说使用者是比较容易受到过热、或过冷的气温变化,及阳光照射的影响[5]。在酷热的夏季,微风和遮阴显然是极为宝贵的财产,特别是在夏季闷热少风、冬季寒冷多风的滨海新区,气温的急剧上升或下降,都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在规划设计街旁绿地时,应合理地处理户外空间的小气候环境,不论是遮挡阳光、导入阳光还是防风挡雨,都是重要的。因此建议设计师在进行这种街旁绿地或小游园的设计时注意小气候环境的营造,以满足不同季节大部分使用者的需要。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夏季的使用者数量是冬季的2倍左右;冬季和夏季都是上午比下午的使用者多,男性使用者比女性使用者多;老年人是街旁绿地的主要使用者;在性别构成上,冬季男女比例为2∶1,夏季为2.5∶1。

2)冬季为静态休闲类>体育建设类>社会交往类>文化娱乐类>游乐类>其他>散步通行>职业活动类,夏季为静态休闲类>体育建设类>社会交往类>游乐类>其他>文化娱乐类>散步通行>职业活动类。气候的变化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持续的时间。

3)小气候环境的选择上,夏季倾向于遮阴通风的环境,冬季倾向于背风向阳的环境。

3.2 讨论

1)街旁绿地多样化的空间类型是满足使用者各种行为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空间设计应将点、线、面三种空间类型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尽量延长各种空间类型之间的交接空间,充分利用边界效应,延长使用者驻留时间。

2)健身器材受到各个年龄段使用者的欢迎,所以街旁绿地应该提供足够的配有健身器材的场地,而且类型丰富,能够满足各个年龄群体的需求,同时对青少年健身需求也应该予以满足,从而提升这部分群体的对街旁绿地的使用率。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绿地类型众多,在不同地域的使用者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对游憩行为的研究还有待继续完善。

[1] 朱竹韻,吴素琴.北京市街头绿地调查[J].中国园林,1995,11(1):37-44.

[2] 任斌斌,李延明,卜燕华,等.北京冬季开放性公园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J].中国园林,2012,28(4):58-61.

[3] 刘海荣,胡妍妍,梁发辉.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街旁绿地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1):2-5.

[4] 陈晓婷.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绿地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 胡晓静.呼和浩特市公园游人游憩行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Research on users’ recreation action in roadside green space different seasons★

Liu Hairong Ji Yuanyuan Shi Yanyu

(CollegeofHorticultureandLandscape,TianjinAgriculturalCollege,Tianjin300384,China)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new Tianjin coastal street green space users’ living law and space features in summer and winter by applying behavior observing method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nd summarizes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users distribution,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roadside green space design.

roadside green space, behavior observation, recreational behavior, activity types

1009-6825(2017)14-0205-03

2017-03-01★:天津农学院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引导发展项目(项目编号:20170403)

刘海荣(1982- ),女,硕士,讲师

TU985

A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游乐使用者
冬奥游乐会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动物游乐汇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景观文化展示森林公园游乐魅力
智慧健身——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音乐游戏玩起来
——新春游乐汇
抓拍神器
铸造方法对健身器材用镁合金的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