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箱将成为中国多式联运的重要运载工具

2017-06-26 13:19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宋延文
专用汽车 2017年6期
关键词:厢式拖车箱体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宋延文

交换箱将成为中国多式联运的重要运载工具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宋延文

一般长途城际高效物流运输应用较多的是甩挂运输,而中短途的省际运输通常需要的就是短小灵活的甩箱运输。交换箱不仅在欧洲早已普遍应用,而且还是欧洲城市物流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实现多式联运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交换箱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欧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建立和完善了集装箱的综合运输系统,使交换箱突破了传统运输方式的“港到港”概念,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为货主提供“门到门”的优质运输服务,从而使交换箱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我国物流市场形势复杂多变,行业内竞争激烈,物流运输的时效性越发重要。随着全球多式联运重心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形成支撑多式联运发展的多种条件,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多条中欧班列已开通运营,中国铁路与欧洲已经接轨,吸引着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中国多式联运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而交换箱将成为中国多式联运的重要运载工具,有望在今后的十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图1 交换箱体

图2 运输交换箱体的全挂车

图3 交换箱体的吊装

起源于西德 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交换箱(英文:Swap body)发源于德国,上世纪60年代,西德经济迅速膨胀,货运量急剧增加,导致运能、运量矛盾加剧,如按传统运输方式满足运量需求,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车辆。经物流专家详细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传统运输方式中,等待装卸的时间占整个运输时长的比例很大,于是产生了交换箱的构想。1965年,Ackerman/Fruhauf公司研制出了德国第一个交换箱。1966年Kogel和Schmitz公司等专用车厂家相继开发了类似产品。这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车辆利用率,降低了设备购置费用。但由于尺寸各异,各公司产品不能通用,使得这项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受到限制。一直到交换箱标准统一后,才得到快速发展。

1970年,Kogel、Schmitz、Ackermann/Fruhauf等公司在法兰克福共同起草了当时的德国标准DIN70013(Swap bodies - Non-stackable swap bodies of class C-Dimension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C级交换箱尺寸和一般要求),以及DIN70014(Swap bodies—Testing 交换箱试验)。这两项标准一经发布即受到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纷纷采纳和应用。1976年,DIN70013和DIN70014分别上升为欧洲标准EN283和EN284。截止2006年,共有26个欧洲国家将EN284作为国家标准来执行。上世纪90年代,全欧洲共有交换箱30~50万个,其中德国占70%、瑞典15%、法国10%、意大利3%,其他欧洲国家2%。近10年来,欧洲交换箱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现在每年市场需求量2万个以上,并逐年上升,主要得益于公铁联运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交换箱体的市场需求增加。

德国的交换箱分为7150mm、7450mm、7820mm三个长度系列,宽度与公路车辆一致,可以达到2550mm。交换箱的结构与标准集装箱结构相近,并设置了与20英尺的ISO国际标准集装箱角件位置尺寸相同的底角件和顶角件(如图1所示)。由于交换箱主要用于公路和铁路运输,而不用于远洋运输,因此不要求交换箱的强度达到标准集装箱的码堆强度要求。运输交换箱需要使用专用的交换箱拖车(如图2所示),该拖车设置可以升降的装置,将交换箱升高、放下支腿,实现卸箱。专用拖车装载交换箱时,先调整拖车的升降装置,使拖车的承载面下降,拖车的车架倒入交换箱下方后,收起交换箱支腿,锁紧交换箱的底角锁,运载交换箱至目的地。交换箱与标准集装箱一样,可以装载至铁路平车运输。交换箱装置至铁路平车使用环抱式吊具或其他吊装方式(如图2~3所示)。

从欧洲多式联运发展历程看,交换箱起初仅应用于公路运输,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建成了比较发达的铁路运输网。以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德国为中心,公路与铁路的货物运输覆盖欧洲各国。德国人发明了交换箱,并在德国推广应用,逐渐扩展到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家。交换箱产品种类从封闭式钢箱,逐渐发展为厢式交换箱、冷藏式交换箱、侧帘式交换箱和罐式交换箱等(如图5所示),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运输的货物覆盖有日用百货、食品、快递包裹、油品等,交换箱成为欧洲各国之间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之间联合运输的重要工具。

图4 交换箱体的铁路运输

图5 罐式交换箱体

未来10年有望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运载工具

交换箱与国际标准集装箱相比有什么优势?交换箱的外形和结构与集装箱非常相近,但交换箱带四个可折叠支腿,在公路运输中运载交换箱的车辆不用等待交换箱装卸货,且实现自装卸,不需要吊装设备或者叉车等。此外,交换箱可以在铁路平车上运输和近海、内河中进行船运,从而实现交互箱体的公路、铁路和近海与内河的联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而国际标准集装箱(例如20英尺集装箱)进行公路运输时,需要与半挂车一起存放货场进行装货。如果将集装放置仓库装货,需要使用吊具或叉车将集装箱从半挂车上取下,场站内的设备投入成本比较高,且操作繁琐。铁路运输标准集装箱和交换箱的操作基本差不多,但交换箱更具容积优势。且可实现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无缝对接,可大幅提高物流运输系统的效率。

2015年6月份开始,中国交通运输部启动了中国多式联运模式、标准、场站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课题,通过梳理和研究欧美国家的多式联运模式、发展历史和经验,总结出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运载工具是厢式半挂车、内陆集装箱和交换箱,美国的多式联运主要运载工具是厢式半挂车和内陆集装箱。而中国的公路车辆标准体系与欧洲接轨,半挂车的尺寸、质量和相关技术要求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并且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多条中欧班列已经开通,铁路与欧洲已经接轨,公路车辆标准也一致。因此,欧洲的多式联运发展模式、标准和经验,对中国多式联运的模式、标准和运载工具的规划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随着GB1589-2016发布后,中国的厢式半挂车尺寸与欧洲基本一样,最大长度尺寸为13750mm,运输集装箱的半挂车最长可以运输45英尺集装箱,这与欧洲的内陆集装箱尺寸要求一致。目前中国正在开展交换箱的标准制定工作,交换箱的标识标准已经基本完成,交换箱的设计标准也将在今明两年内完成,制定这些标准均参考了欧洲和ISO关于交换箱的设计、强度试验、标识的相关标准。

同时,早在1995年,中国邮政即开展了利用“交换箱”进行“接力运输”的研究和试验;1998年初,该项目通过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委评审,当年9月正式在郑州-武汉-长沙、武汉-合肥-上海、广州-南昌-上海等5条邮路上进行“接力运输”(即:甩箱运输),并取得良好效果(图6所示)。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开发出运输交换箱的货运汽车和中置轴挂车,并小批量生产和应用。另外,国内已有车辆企业掌握了欧洲交换箱的标准和核心技术,并开始批量生产出口至欧洲市场。这为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中国交通物流综合效率效益不高是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多式联运瓶颈制约突出、运输组织环节冗余、标准化集装化水平较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等方面,抬升了转运、装卸、组织等物流总体成本。因此,中国政府现在已经下决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厢式半挂车、内陆集装箱和交换箱,或将成为中国的三大主力运载工具。运输交换箱的货运汽车、全挂车和中置轴挂车已相继问世,同时中国铁路企业新开发的铁路平车,具有运输标准集装箱、内陆集装箱和交换箱的功能。我们相信交换箱将成为我国今后10年发展速度最快的运载工具。

猜你喜欢
厢式拖车箱体
CJ-1型齿轮箱箱体强度分析
正式发布“中集灯塔”品牌,国内厢式半挂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种分束玻璃纤维拉丝机
“嘟嘟车”,再见
2018年厢式专用车市场回顾及2019年一季度市场分析
亲子运动拖车
让厢式旅行车更酷?
一种带支撑架的合页
不值得帮助的家伙
一款箱体可整体收缩折叠式帘布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