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7-06-26 20:14符蕾
商情 2017年13期
关键词:进口额变量进口

符蕾

本文将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借鉴现有的进口贸易额影响因素模型,对进口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1984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从而得出有效扩大进口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发挥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进口额影响因素易顺差多元线性回归

一、理论陈述及借鉴

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早期,诸多国外的经济学家从不同国的家生产成本差异的角度来对进口贸易的发生进行了解释。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继承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提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此基础上,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提出了“要素禀赋论”,根据该理论,一国进口贸易的发生是因为其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性,并且导致同种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不同价格。20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研究了当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后,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互补”理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進的关系。

国内的不同学者陆续对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结论各异。韩德光(2001)通过选取国民收入和汇率作为影响因素,发现国民收入是影响进口额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汇率对进口额的影响较为微弱。许和连,赖明勇(2002)选取了总消费支出、出口额、人均GDP、关税税率、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等10个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税率与进口贸易之间表现出一种负向关系,对进口贸易影响较明显;其他的变量与进口贸易之间均表现出正向关系,其中出口额与汇率影响最为明显。李蓬勃(2009)通过研究认为,进口的增长与GDP、CPI、汇率密切相关。李晓琳(2015)认为中国商品的进口额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结合上述贸易理论以及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选取如下4个指标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进口额Y(人民币/亿元)的解释变量:

X1: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代表我国的经济增长,反映我国国民收入水平与购买能力;

X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元),以表示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X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法,美元=100),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代表汇率水平是因为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美元,大部分货币均与美元挂钩;

X4: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出口一方面通过增加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间接造成进口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造成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而促进进口。

模型参数估计的样本数据为1984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利用EViews软件,绘出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散点图(图1)。

观察发现,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μ

其中,βj为待估计的偏回归系数,在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Xj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对Y造成影响为βj;μ为随机扰动项。

三、模型的参数估计

运用EViews软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Y=1828.657+0.020688X1+0.000970X2-5.065667X3+ 0.707424X4

t=(0.767)(1.22)(1.119)(-0.927)(12.369)

R2=0.996290=0.995720F=1745.637DW=0.856457

四、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一)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假设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X1)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口额平均增加0.020688;外商直接投资(X2)的估计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外商投资对进口之间有正向关系;汇率(X3)系数为负,表明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减少;出口额(X4)系数为正,表示出口额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以上皆符合经济理论以及先前预期,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二)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用可决系数R2来衡量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R2的值越接近1,说明拟合程度越好。本模型决定系数R2=0.996290,可见其拟合优度较好。

2.方程显著性的F检验

为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成立作出判断,进行F检验:统计量F=1745.637,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且n=31, k=4,查表得F0.05(4, 26)=2.74<1745.637,说明回归方程总体显著成立。

3.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α=0.05,n=31,k=4时,查表得,t统计量的临界值为tα/2(n-k-1) =t0.025(26)=2.056。根据参数估计结果,t1=1.22, t2=1.119, t3=-0.927, t4=12.369,除了变量X4的t值远高于临界值,其他三个都未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及补救

三个变量未能通过t检验,猜测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用简单相关系数法检验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用Eviews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后,发现X1, X2与X4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相关性。

遂采用逐步回归法,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先分别作Y与X1, X2, X3, X4的一元回归,无论是从R2还是的结果来看,均为X4>X1>X2>X3,所以以X4作为基础,依次逐步引入其他变量,以寻找最佳回归方程。具体逐步回归过程及参数如下表:

当引入X1时,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参数符号合理,且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继续引入X2,可决系数虽然提高,但调整后的可决系数略微降低,且变量X2未通过t检验。去除X2,引入X3,调整后的R2降低,同时变量X3未通过t检验,且参数符号为正,与经济意义不符。

逐步回归的步骤表明,X2与X3是多余的。遂剔除这两个变量,进口额模型应当以Y=f(X1, X4)为最优,表达式为:Y=200.3776+0.032243X1+0.732915X4

2.序列相关性检验及补救

在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作样本时,由于在不同样本点上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带来它们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的连续性,所以往往会存在序列相关性。因此,在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影响后要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这里采用D.W.检验法。

给定α=0.05,样本容量n=31,变量个数k=2时,查表得,D.W.检验的上下界为dL=1.36,dU=1.50;软件运算得到模型的DW值=0.874427< dL=1.36,说明模型存在正自相关。在EViews中用广义差分法对其进行修正,经处理后,DW=2.183572,查表得,dL=1.33, dU=1.48;dU=1.48

五、研究结论

(一)结果分析

在消除多重共线性与序列相关性的影响后,最终,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Y=313.8142+0.011002X1+0.811823X4

由该回归方程可知,出口额(X4)对进口额具有最为显著性的影响,当出口总额增加一个单位时,进口额平均增长0.811823个单位;相对而言国内生产总值(X5)对进口额虽有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一个单位时,进口额平均增长0.011002个单位。

在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多重共线性的存在,将初始假定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与汇率水平这两个因素剔除掉了。这可能说明,即便在理论上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有影响,但实际中的影响其实是不显著的。笔者对其原因作出如下解释和猜测:外商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口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使我国商品进口增加;而另一方面,外商在我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国内销售,对进口商品又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在这种双重作用下,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在理论上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但是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汇率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对于近年来进口贸易的影响也不大。

(二)模型的不足

对于进口贸易的可能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又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和样本数量的问题,一些因素没有加以考虑,如关税、国内生产成本、居民消费指数等等。这可能导致模型的可靠性降低,与实际产生差距。另外,由于笔者有限计量经济学知识水平,模型的建立与参数估计方法局限于线性回归和普通最小二乘法。使用其他方法可能可以获得拟合更优的模型。

六、政策建议

在本文所得出进口影响因素的模型以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扩大进口的政策建议:

首先,要合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关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逐步提高企业和个人财富的分配比例,这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进口。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重点在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其次,要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进出口两个市场“一体化”发展。进口与出口犹如国民经济发展的“左右手”,必须坚持二者的协调有序发展。不可只重视出口,而轻视进口的作用,应让在保证出口发挥对经济效益增长的前提下,以出口促进带动进口,以进一步减小贸易顺差带来的弊端。

最后,要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多注重数量扩张,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的旧模式。出口方面,应以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抵制一些不良出口贸易,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的比重;要更多地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和手段,支持出口产业向高端发展。在进口方面,选择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进口技术、商品结构;要在保持与现有贸易伙伴良好关系的同时要注意拓展新的进口市场,不能将进口市场局限于一定范围,实行战略资源进口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胡涵钧.新编国际贸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韩德光.中国对外贸易中影响进口额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 2001(12): 48-50.

[3]许和连,赖明勇.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6(5): 37-40.

[4]李蓬勃.中國进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2): 88-89.

[5]李晓琳.基于计量模型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视野, 2015(3): 271-274.

[6]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样本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

猜你喜欢
进口额变量进口
进口食品
2014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38.3万t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