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及其材料的选用

2017-06-26 11:46王春霞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10期
关键词:绿色建材生态

王春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文章以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绿色建筑建造所应用材料及性能。

关键词:绿色建藐;绿色建材;生态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需求,而是在建筑环境和功能、环保节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特别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突发自然灾害的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而能源价格的暴涨和能源可能的枯竭也进一步引起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现在伴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所以,实施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1绿色建筑的涵义

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色,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是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的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他能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綠色建筑,其历史悠久。在本世纪60年代专家、学者就关注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才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在此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这些会议逐渐将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结合起来,在二者的基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国家所接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长期工作生活与空调环境中而导致所谓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出现等,使得人们开始思索什么是更高水平、更真正意义的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作为消耗能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大户”,建筑界责无旁贷地成为了推动这一潮流的中坚力量。在80年代末,科学家提出了在建筑设计与建造中应全面考虑能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健康舒适等问题,与之相关的生态建筑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全面发展。可见,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在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才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所以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刚刚起步,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加快绿色建筑体系建设。

3绿色建筑的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建立某地区的绿色居住建筑体系在生态平衡理论、生态控制理论以及规划设计原理的指导下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促进的多元、多层次的循环系统,并处在最优化的状态,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3.1系统和整体的原则

在设计时,尽量设计出多样化的最佳的居住空间,扩大弹性空间。这部分弹性生活空间可“随人们的需求变化和增长,实现利用建筑物本身调节小气候的调节空间和调节功能去调节人的情趣要充实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空间组织要有疏密,层次要分明,结构要清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的变化有利于小区整体景观的创造与组织。设计时还应注意建筑外部形体的处理,增强建筑的识别性。

3.2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建筑行业内有句老话:“功能是基本的,形式是首要的”。风格、形式、形态的探讨是永恒的课题在设计绿色建筑时,不仅要满足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建筑独特的风格和景观形象,通过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建筑空间系统。布置整体色彩,形成小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可从科技、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向考虑,进行各方面协调,强化小区的整体性,形成有文化有韵律的居住环境。

3.3建筑环境设计原则

在建筑环境设计方面要做到环境优美、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齐备的各类公共建筑和池、亭、山、林、园等景点,并具备功能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且在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以人为核心是环境设计的根本,这也是尊重人类自身,创造符合人的生存模式的环境。

3.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考虑未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建筑外环境的原本面貌。尽量用可再生、低碳的建筑材料来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达到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建造材料的选用

绿色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它庞大的汇集了众多高精技术的物质产品,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后盾。而在运用高科技的同时,使人们逐渐步入自然生态的绿色建筑,也达到了低碳生活。这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洁能源,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的生活模式。

4.1绿色建材的选用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装修时,最好采用绿色建材,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内部墙面涂料时,尽量用天然的或“生态的”涂料、壁画颜料、石灰和白色涂料。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大面积中空玻璃塑钢窗,外墙保温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等也得到重视。通过最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采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剩余所需能量。如何考虑地区经济的水平和人们成本接受程度,建立不同等级的绿色节能建筑标准,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是确实可行的。在绿色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又如选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让房子舒适保温。如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处理墙体、门窗等;采用双层呼吸幕墙技术,该技术及设施主要作用是,冬季出风口关闭,温度会高于室外,热量损失可减少30%;夏季出风口开启,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双层幕墙进行热交换以后,热空气从出风口排出,也能有效地降低能耗;安装遮阳窗卷帘,夏季不仅能遮挡日照的直射辐射,还可以遮挡漫射辐射,降低制冷负荷。水资源的优先利用,因为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雨水特别是屋面雨水洁净度高,因此设计时充分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在没有雨水时再以生活污水作为中水原水,降低处理成本。就光导照明来说,它也能替代传统照明。光导照明又叫无电照明、自然光照明,室外的自然光线透过采光罩导入系统内进行重新分配,再经特殊制作的光导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到室内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得到由自然光带来的特殊照明效果。

在选购各种装饰装修材料时,必须要求材料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低于国家有关材料的10项国家标准。另外,为了减少建筑材料中氧的逸出,除了注意选材之外,还可以在建筑材料表面上涂料,起到降低室内氧气浓度的防护作用。环保家具的用料是倾向自然的、省能源的、低污染的、易回收的,本身不舍有害物质,不会释放有害气体。即使不再使用,也不会成为环境的负担,易于回收和再利用。

4.2绿色建材的性能要求

绿色建材是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绿色建材也应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

(1)节约资源。材料使用应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节约能源。在材料生产、使用、废弃以及再利用等过程中耗能低,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其他再生能源。

(3)符合环保要求、降低对人类健康及其生活环境的危害。材料的选用尽量天然化、可循环的材料。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通过最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将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采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剩余所需能量。建筑节能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住宅小区的建设应把建筑节能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建筑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

5总结

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是一门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同时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探索这门学科。运用低碳生活的理念,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创造生态的环境,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猜你喜欢
绿色建材生态
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国字头绿色联盟总部落户亦庄
发展绿色建材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两部委促绿色建材行业发展涉及十大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