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LOFT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2017-06-26 22:09陈建林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安全对策消防管理

陈建林

摘要:本文阐述LOFT建筑投入使用后消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LOFT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对策。

关键词:LOFT建筑;消防管理;安全对策

前言

LOFT作为一种与以往平层、跃层、复式等常见的居室结构有很大差别的户型,作为直接承袭了“仓库”风格的LOFT,在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之后,最直观的特点就是五米五左右甚至更高的挑高以及在户型上除了卫生间和厨房之外没有任何预设的安排。给人的感觉是,LOFT就是一个大房子,在这个空荡荡的空间里,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隔断出各种功能不同、风格各异的子空间。

1 LOFT建筑投入使用后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消防设施管理不善,消防设施形同聋子耳朵。在消防检查中发现,一部分LOFT建筑一旦投入使用后,大部分固定消防设施不能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a消火栓系统管网水压不正常,发生火灾时不能通过消火栓启泵按钮远程启泵,有的甚至系统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b.自动喷淋系统管网水压不正常,通过末端试水装置不能正常启动喷淋泵,发生火灾时不能通过压力开关启泵,有的甚至系统控制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c火灾自动报警主机一直处于故障状态,火警时不能及时报警,更谈不上发生火警联动相关消防设备启闭;d.消防疏散指示灯或应急照明灯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切换到工作状态;e正压送风机不能在火灾时向需送新风的疏散通道或楼道内送新风。排烟风机不能及时将烟气排到室外;£另外LOFT建筑二次装修改造作业施工面大,建筑材料用量大、堆垛多,建筑材料堆垛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现象严重。二次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不高,建筑现场的通道、楼梯、出口等位置设置临时门、挡板等障碍物现象比较普遍;有些灭火器材随意摆放,并且损毁、失效现象严重。

(2)二次装修施工现场存放可燃物多,堆放管理混乱。LOFT建筑二次装修施工现场从施工主材到辅材大多用可燃材料;为满足施工需要,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经常存放有大量的可燃、易燃装饰、装修材料和其他可燃物品,由于施工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对存放物管理欠缺,不符合规范要求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有些施工单位的办公区、作业区、材料区和生活区设置在同一区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工程层层转包,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由于LOFT建筑涉及的专业工种多,总承包下的层层分包、转包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导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常常有多个施工队同时施工,进而引发消防安全责任不清、现场管理混乱的结果。

(4)装修施工单位违反规范施工且质量低劣。装修单位不能很好按消防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有些小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味追求装修效果和使用功能而忽视了消防的要求,其原因如下:a.由于消火栓箱占地方,小业主为了扩大空间擅自拆除了房间内部的消火栓箱;b自动喷淋系统管网由于纵横交错,占用了将顶部的大部分空间,小业主为了增加建筑高度,私自拆除了喷淋管网;e.LOFT建筑的特点就是单层高度较高,通常为4 8-5米左右,目的就是让小业主购房后一层隔两层。而往往装修单位为了施工方便同时尽量帮小业主降低装修造价,在隔层时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采用简易钢结构与铺设木工板的模式,钢结构与木工板上又不刷防火涂料。

(5)安全施工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流于形式。目前,一部分LOFT建筑的装修施工单位,存在片面追求施工进度、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的情况。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侥幸心理严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松懈,落实不力,违规操作现象严重。配电箱随意安装、电线私拉乱接、电线绝缘层破损、超载过载等现象严重,很容易引起短路。特殊工种焊工、电工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消防安全常识,违规操作、就地生火和随地乱扔烟头现象严重。

(6)相关管理规定缺失、职责不清。新修订、执行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主体、监督频次没有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随意性,有的甚至成为监督盲点。在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主体内部分工方面,现行基层做法是有些地方实行谁审核谁监督,有的是按工程所在辖区划,易导致失控漏管,出现问题职责不清。特别是主体建筑通过消防验收后,主要是物业管理单位监管不到位,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外加小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装修随意性很大,对二次装修方案根本不报消防审核或备案。

2LOFT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LOFT建筑投入使用后消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相关消防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消防设计审核和驗收、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以及消防培训教育等环节提出全面提高LOFT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LOFT建筑消防监督相关法规。目前涉及在建高层施工现场消防监督的相关法规主要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规定》)。其中《规范》除总则和术语外,从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管理几个方面提出施工现场消防监督管理技术标准公安部“规章”从明确管理人员、制定制度、灭火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等六个方面进行明确;《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规定》则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做出专门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规定》的出台、规章的修订给建设工程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消防监督管理技术依据。

公安部的两个规章应明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监督的主体、职责、监督的频次,以便实现主体明确,职责清楚;使得消防监督有规可行、有章可依。

(2)强化施工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由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在建高层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有明显区别,施工现场随施工进度而现场情况随时发生变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基本情况相对固定,这就需要提高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检查的频次以及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实践中,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可以与建设、质监、物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协调联动,强化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确保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通风系统、消防通道、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符合《规范》要求。

对LOFT建筑施工现场除消防、建设、质监等职能部门依法、依规的检查外,施工单位应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建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检查、巡查,应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制止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现场布局、消防设施、器材的不安全状态,并及时将存在共性的问题在每日施工调度会上进行专项通报。

(3)落实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大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利用消防宣传提示、警示性标识,使得各类人员懂得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熟悉各类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不要随意变动、拆除原有消防设施。特别是建筑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制订落实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要真正的落到实处,不能让小业主随意变动、拆除原有消防设施,可通过在装修阶段进行技术交底、缴纳保证金、加强日常巡查等手段来控制,力争做到让人人懂得消防、重视消防、参与消防。

3结语

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日常监督检查两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手,不断查找问题根源,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各方责任,就会从本质上找到提升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猜你喜欢
安全对策消防管理
民机运行类手册投入运营风险评估与对策初探
政务网站安全问题及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吉林省果蔬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对策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
智能电网中的云计算机应用及安全思路探究
整车物流安全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