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机械应用的问题及措施

2017-06-26 12:53熊言志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状措施

熊言志

摘要:农业机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而农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所以,只有提高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化,才能够确保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状;措施

前言

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新上具的应用和推广,运用农机技术、新农具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农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农民朋友学习新知识、新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强化新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应用,加快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从大局看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1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农机化的推广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因此,要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清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牢固问题,而且粮食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键,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质量,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机现代化及先进农机的广泛推广运用,农机现代化可以有效改变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竞争力,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一系列相关的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对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多年来明光市政府一直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规定,进行阳光操作,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宣传好、争取让每一户农民都熟知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做到宣传到位,服务到家。于是,农民的购机热情度持续增长,农用机械化水平也逐年稳步提高。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农村的机械化推广工作都如此顺利,例如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背离中央政策,放松产品进目录标准,有些推广机构与经销商联合把推广变成推销,从中获利,坑害农民利益。现在仍然有部分地区存在着农业机械化水平較低,农业机械化推广困难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们国家仍然有许多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机械化意识淡薄、机械化推广缓慢等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不在是完全依靠人的力量来实现播种生产,全自动化的方式,机械化的手段,使得我国农业正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前进,这将也是以后我们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全国更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让自动化生产水平代替传统人力生产方式,减轻农民负担。现如今我国农业机械化展开效果良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这也是需要一直坚定走下去的动力。

3农业机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机械购买力不足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农业机械使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一般来说,大中型的农业机械可以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一家一户的小型农业经营使得农民自己很难买一套完善的农业机械。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又是比较低的,不具备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能力;在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上,大部分农民没有具备一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错误的使用农业机械也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

3.2农机设计还不完善

在农机应用过程中,农机具的不足之处越来越突出,如外形不方便、技能过于单一、操作繁琐、适用类型少等。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在性能和质量方面逐步趋向完善,但就其造型来说常给人粗糙、笨重的感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需要更实用的机械,对外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机械内部的操作间和操作界面等硬件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要求,操作环境的舒适性及操作界面的简单明了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农业机械的生产周期相对比较长,特别是一些大型农机,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3.3农机技术知识普及不够,使用率低

现在农村要想发现一部机械设备不难,但是要想找到一个会操作的技术人员却很难,技术化技术的普及不够限制了农民使用机械设备的机会,一旦不会使用,那么在生产中就只能依靠专业人士的的讲解,但是却比不上自己懂得操作来的便捷。所以专业技术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机械化展开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全面展开机械化农业生产,就必须普及相应的知识,农民必须自己懂得了操作才回去购买机器并用于生产实际。

3.4农业机械成本高

近年来,农业的机械化使用成本越来越高,这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收入水平地域农业机械的价格、服务,农机作业的成本增高、农机产品及燃油价格上升等几个方面。我国的农村面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在农村,虽然农民的年均收入增加了,但就其购买能力来说,农民仍处于消费结构的底层,尤其表现在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是间接,即通过第二和第三产业,而非直接来源于农业,这不仅抑制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更制约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

4解决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4.1调整农机结构,加大政府补助力量

对于现如今农机结构化方面的不足,应该加大改进措施,调整各个型号机器的数量上的不平衡,实现均衡的机械生产模式,同时在生产機械方面注意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生产相应的机械设备,做到满足农业的需求式的生产。同时对于农村机械购买量低的问题,从政府补助方面加大力度,更多的根据农民的需求并且结合农用机械设备的价格来给与相应的补助,或者采取农业机械贷款的方式来鼓励农民购买生产所用的设备,普及农村机械数量。带动整体机械化水平。

4.2完善农机设计

首先,要制定措施,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购置先进的适合本地区使用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新型农机具的在农机总量中的份额。农业机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作业中劳动力的投入,但毕竟还是需要人力来进行操作运转。在追求更多类型、更高质量的同时,对机械内部操作环境的设计和造型方面还需要改善得更加人性化。

4.3指派专业人士进农村进行机械知识讲解,普及农用机械使用知识

针对农用机械使用率低的问题,限制的主要因素是对使用技术的掌握不够,所以可以从源头上,指派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给农民补相应的使用知识,让他们真正掌握机械的使用方法,那么对于农村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展开也就不成问题了。

4.4建立农机化示范园区

在地方建立农机示范园区,建成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先导区。在农机化示范园区内不断探索农作物轮作和耕作制度改革,大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扩大示范规模。同时,园区内应抓好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加快普及和推广,保障粮食安全。最终达到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设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基层农机化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农机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阻碍,需要我们结合各地的特点、各地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种植方式、产业结构特点等,因地制宜的、量力而行地开展工作。然后从特殊工作的重点领域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将新技术推广到各乡镇基层,实现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全面展开,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现状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