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保监测中监测点的布设与应急系统的建立

2017-06-26 19:38孙光巍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10期
关键词:空气污染

孙光巍

摘要:环保监测是认识环境变化,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途径;是环境保护的决策依据,执行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由于环境污染事件接连发生,人们得不面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问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使環境稳定难以雏持,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及人民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环保监测工作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实验室分析化验工作,它包括沙布点、采样、监测方案的设计到分析、测试以及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直至提出环境质量报告,向环保部门提出决策建议等一系列工作。本文将根据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及其应急系统的发展提出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环保监测;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应急系统

前言

在实际的空气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监测站点的布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监测系统作为基础环节支撑着整个环境保护系统。其核心职能就是按照国家地区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可能造成污染的源头进行定性和定量方面的测试,为今后一系列科研、立法、决策、处理等工作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使得环境保护能够和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和谐的同步效应,得到同等的重视。

1布设的原则

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中样点的布设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1监测的目的

在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中,包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这两个部分,它们的监测目的是不同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调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敏感爱体的暴露情况,进行污染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主要是为了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污染物的消长规律。前者在布点方法上多采用网格法和功能区划法,而后者多采用扇形布点法和同心圆布点法。

1.2污染源的状况

调查区域内及临近区域污染源的分布、组态、排出量等因素,都影响监测布点方法的确定。例如对子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宜,v用规格网格法布点,而对子污染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宜采用扇形布点法或同心园布点法。

1.3地理气象条件

地形特征,风场情况,温压湿特性等,在选用布点方法时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对于山坡区域、山谷风规律明显,布点要考虑风向主轴;在静风频率大的区域,就可以按规格网格法布点。

1.4监测点的代表性

每一个监测点应完成“项特定的任务,例如是代表一定的功能区,代表污染源的影响、代表区域环境背景等。应有而未有的具代表性的样点应补上,代表性作用重复的样点应在优化布点过程中剃除。

1.5监测点的数目

如果是临时性的监测任务,需要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可以增大样点的布设数目,对于需要布设众多监测点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各种布点方法,例如规格网格法、扇形布点法、同心园全方位布点法等。对于长期的定点监测,则一般不可能在有限区域内布设较多的监测占、布点方法多采用按人口和功能区布点法。

2布设的方法

2.1规则网格布点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发尤其是在一些常规环境监测中,更是由于其经济性实用性的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污染源监测工作中,该方法主要是对所监控区域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实际的监控条件来对各个区域进行布局,在具体的布设过程中,采样站数量的多少同上文所述,需根据人口、工业区密度等详细数据进行判定。

2.2网格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的应用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同样较为常见,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焦点处的方格中心来完成整体的布设,一般情况下,测控点在下风向应稍多一些,同时在上风向设置少量监测点,以方便作对比”当然,网格的大小对于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具体数据出发,合理规划网格的大小。

2.3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所在的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的地区作为布点范围,扇形的角度一般为45°,这就求我们在实际的布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监测点的距离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监测效果的发挥。

再者谈谈布点的优化问题。布点优化的目的,是在保证监测点所获取的数据,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能够反映污染时空分布规律,并达到计划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样点布设的数目。布点优化的方法一般有:(1)用统计方法,例如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处理监测数据,把类型相同,性质相近的点归类合并,以减少点数。(2)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根据区域监测数据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剃除那些地域差较大的样点。(3)根据积累的监测数据和已掌握的用地类型,通用气象体系,以及敏感受体的情况等,确定出同质区。在同类型的同质区一般只保留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点。

即便布设点得到了优化,但当前很多城市在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都处于预案层面,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尚未建立,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决策者仅能对事故做到大致了解,无法确定污染的具休扩散浓度!范围!等级及影响人群等从而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报警信息、应急措施与救援信息。因此环境监测应急系统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3环保监测应急系统的建立

完整的环保监测应急系统应包括监控预警、现场处置、应急指挥、决策支持及灾后评估五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应急指挥平台下分别对环境突发事故各应急业务环节进行处理。

3.1监控预备系统

监控预侧系统主要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信息采集与预警。该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针对重点污染源与环境质量进行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避免潜在突发事件的发生,为突发环境事件争取足够的响应与处理时间。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监控模块与环境预警模块两部分。监控模块负责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并具有生成统计图表与统计报告的功能;预警棋块则主要负责从各种环境监测信息中主动或被动地取得实时的监测数据。并根据各类既定预警条件对各类污染事件发展字态进行系统评估,或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评估,从而确定环境事件预警级别。

3.2现场应急处里系统

现场应急处置系统负责为快速到达环境事件突发现场提供必備的工具,通过必备的监测仪器与设备实现应急监测的实施、污染物质的确定、污染范围与程度的确定等。现场应急处置系统的功能建设主要包括环境应急监测与现场视频传输两方面。环境应急监测负责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扩散范围及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等,直接向环境应急指挥工作提供科学有利的决策依据,具体工作流程是应急监测向导、现场分析、监测布点、数据分析及报告生成;应急指挥中心不仅需要了解突发事件的各类数据,还需要和现场进行语音与视频沟通,从而在第一时间对环境事件进行把握,做出迅速有效的决策。

3.3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24小时待命的综合性应急系统承担着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处理、分析、信息发布及应急反应的工作。该系统的功能建设包括应急接警、指挥命令调度、车辆监测调度、应急视频指挥及应急信息展示几方面。应急接鲁功能是对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原因、性质、巧染范围与影响程度、巧梁物种类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向监侧总指挥进行汇报;指挥命令调度是指通过网络在各机构之间实现应急指挥和指挥命令的传递:应急时须指挥模块负责向指挥中心和有关单位提供各监测点监测功能,以视频方式体现出来;应急信息展示模块负责将事件处理过程中经费、物质消耗等各方而情况收集并展示出来,同时对各类预警情况提供告警信息。

3.4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通过深入分析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协助指挥领导及工作人员对环境事态进行评估,同时联系历史攀件处理方式及实际情况给予事件处理参考意见。从突发申件内容组成层面将决策支持系统分为潜在事故发生源管理模块、预案支持模块及专家知识专业模型模块。潜在事故发生源管理将各类污染隐患信息体现于电子地图上,通过crs进行空间分析,对各类潜在事故从源头上进行管理控制;专家知识专业模型负责对各监控项目监控指标与指标体系、误差限值、评判标准、专家经验、环保法律法规等知识信息的储存与管理。

3.5灾后评估系统

灾后评估是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应急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灾后评估系统主要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完毕后的评估工作,通过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恢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对处置方法进行评估,避免日后类似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灾后评估系统包括评估标准维护模块、应急处置评估模块、环境影响评估模块及善后方案制定模块。

4结束语

总之,做好环保监测中监测点的布设和环境保护监测应急系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其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监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国家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举措,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任务。

猜你喜欢
空气污染
2005-2015西安市机动车数量增长对环境外部性成本的影响
浅析手术室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某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甲醛和苯系物监测结果分析
绿色环保型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研究
我国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的经济效益评估
物料露天堆场推广防风抑尘网的技术应用
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