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

2017-06-27 03:19李铭函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高校学生

于 铎, 李铭函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

于 铎, 李铭函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当前,高校学生体质下降与体育伤害风险上升的现实状况日渐显露.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战略部署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汲取风险社会理论成果,从风险的视角审视高校体育伤害问题.谋求建立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探寻合乎时代、合乎国情、合乎校情的合理风险治理之策,最大限度地化解和防范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快捷地处理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维护安宁、和谐的校园环境,推动高校体育活动依法依规正常开展.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与治理

自我国《体育法》实施与推进的20年来,高校体育的法律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体育体制改革得到重大发展,体育法能和高校体育的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建设得以强大推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和理念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风险防范与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而现行的《体育法》立法效力等级低,立法面窄,高层次立法缺乏,国家级的体育立法速度缓慢直接导致《体育法》在解释与执行上的障碍问题越发突出[1].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疗,如何界定在医疗期间发生的各个法律关系间的纠纷与矛盾,如何依法赔偿等事项,仍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故大量的体育纠纷难以得到解决[2].学校被迫取消长跑、单杠、双杠等评估危险的体育项目,家长也明令禁止子女参加诸如此类的体育活动.当今的高校体育已走到“学生怕、家长怕、学校怕”的尴尬境地.在当前高校学生体质下降与体育伤害风险上升的现实状况下,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战略部署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如何从风险的视角审视高校体育伤害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和防范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建立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探寻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治理之策,以推动高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研究热点[3].

1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机制研究

1.1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识别研究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也有很多.需要细致的甄别,客观的识别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高校学生体育伤害风险识别是对高校学生体育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分析的过程.这是一个实地调查了解与整理分析的过程.根据图1所示,可将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识别分为A、B、C三类.其中,最主要的是B类,由人的因素引发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包括学生引发的事故、教师引发的事故和其他人员引发的事故3种.其次是C类其他事故,其中涵盖着高校体育活动管理制度、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等因素.最后是A类,由物和环境因素引发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包括场地、运动器材、学校体育环境等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4].整体来看,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与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由于特殊的地位决定其风险的性质,它与外在的物和环境构成了主要的显性风险,而潜在的高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和校园体育文化等缺失构成隐性风险.

图1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风险识别分类Fig.1 Classification of risk identification in college sports injury accident

风险识别研究提高了对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的辨识性,辨识性的提高可明晰高校体育的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进而提升风险的防范和治理水平.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常见的显性风险主要表现在活动主体的学生与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以及外在的物和环境,而常见的隐性风险主要表现在潜在的高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和校园体育文化等[5].

1.2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评估研究

学校体育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风险较高,但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或控制手段加以降低,这就需要在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查找风险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的可控性进行评估和评价.

学校体育风险可能性因素百分比中调查显示(表1),位列前3的分别是关于教师的因素、关于学生的因素、学校体育内部环境方面的因素,百分比分别达到30.49%、29.27%和12.39%,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人为因素是主要的风险源.进一步探究发现,在教师人为因素下影响学校体育风险因素百分率方面,排第1位的是不能识别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风险,占24.00%;排第2位的是没有在恰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要的安全警示,占16.00%;排第3位的是没有及时地、正确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占13.67%;排第4位的是不能保证学生都在自己的有效控制范围内,占10.50%;第5位是缺乏责任心,占8.30%(表2).

表1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因素的百分比

在学生人为因素下影响高校体育安全风险因素方面,主次的顺位依次是:不能预测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否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当前的行为会导致何种后果、无法保证自己的行为正确且合理、不具备在事件发生时使自己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的能力(表3).分析可得,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等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系数较大,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规划为主要风险.而内、外环境、社会制度等相关因素产生的风险与之相比显性的危害稍小一些,但是其内在隐性的危害较大,对此根据表4与表5着重进行分析.

表2 教师人为因素下学校体育风险因素百分比

表3 学生人为因素下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因素顺位排序

如表4显示,从社会学角度对学校体育风险因素顺位排序,依次是体育活动场地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和运动器材的领取归还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没有被认真执行等风险因素.整体归纳为场地、器材、体育活动安全管理与教育、学校体检制度和应急处理方案及客观环境等风险因素.

表4 从社会学角度对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因素顺位排序

如表5显示,学校体育风险因素顺位排序中,学校体育运动自身不可避免的风险性排在首位,占67.57%;其次是其他不可预计的偶发事件、学生突发无明显征兆的疾病、不可抗力、运动性猝死.结合分析发现,这些次要的风险源完全可以依靠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前期的预防手段降低发生的概率,甚至某些风险因素产生的伤害事故完全可以规避.

风险评估可提高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的可控性.造成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源分为主要风险源和次要风险源.主要风险源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自身.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教师提高职业水平、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责任心、增强隐患排除意识;对于学生增强体育活动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行为控制能力、体育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均可降低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推动高校体育活动风险评估科学化与系统化,为高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表5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因素

1.3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规划研究

在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考察各类主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风险源的轻重缓急排序清单,进行风险的管理规划.如表6所示,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类型主要是场地施工不合格,没有定期进行检查,运动器材数量不足,未定期进行保养检修,教师及学生对风险的意识不足,学校的外环境风险等方面.

表6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类型

结合目前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分类归纳后可将风险源规划排序分为3类:一是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主要是教师及学生自身原因产生的风险,突发情况较多,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很难进行规避.二是环境和物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内部体育活动场地及外部周围环境空间、体育活动器材和设施产生的风险.这涉及管理的疏忽和人员的渎职造成的风险,增强意识,加强防范,有些事故是可以有效规避的.三是管理制度与软文化的风险,主要是体育活动的安全组织与管理制度、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度、体育文化宣扬与传承的缺失造成的风险.从社会学与管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管理上的失误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的事故,其风险完全可以有效的杜绝[6].所以,明确地规划好风险源,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威胁,增加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目标实现机会,具有现实意义.

风险规划可提升体育伤害事故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伤害事故分为难以回避、可有效规避和完全可以杜绝3种情况.具有诱发性和不可确定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难以回避;而因场地、器材、环境等造成的体育伤害可有效规避;因组织文化、制度缺失等造成的伤害事故则完全可以杜绝.

1.4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防范研究

近年来发生的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以及学校不得以采取的取消或减少体育活动,降低体育项目难度等管理措施现象的出现暴露出,高校体育活动的风险防范从立法到管理机制到文化理念上的改革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我国也相继在国家层面和地方试点尝试了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的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

首先是《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落实.教育部2015年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教体艺(2015)3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明确了学校体育运动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职责,为学校和体育工作者“松绑”,使他们放开手脚,按照要求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等体育活动.同时也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制度、规范学校体育运动各环节风范防控提供基本遵循的依据[7].《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没有明确划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免责范围,而《体育法》也仅在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但究竟哪些纠纷适用于仲裁解决,对体育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伤害事故风险防范的法律依据依然不够清晰.

其次是《体育运动意外伤害赔付的保险基金》的推出.体育运动安全一直困扰着学校体育正常开展.为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护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基于风险规划基础上,上海市于2016年3月1日起,在全国首次试点推出专门针对校园体育运动意外伤害赔付的保险基金,保障范围涵盖意外事故、猝死、伤残、医疗费用等各项内容(身故20万元、伤残50万元、医疗费用10万元并含医保外5万元).保障基金将由专业机构进行管控,当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首先需经由区县教育部门及学校认定,再由保险公司严格依照赔付范围进行理赔,疑难案件将由专门的审定小组进行处理[8].另外,还将定期对基金进行评估,并依据赔付情况,及时调整收费及赔偿标准.上海市这一举措开创性的将体育伤害事故与保险保障联系到一起,开启了现代化、与时俱进的科学风险防范机制[9].

风险防范可促进体育伤害事故治理的法律性.不管是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还是上海市推出的《体育运动意外伤害赔付的保险基金》,都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视与治理决心.

2 完善高校体育伤害事故治理机制

2.1 强化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系统

加强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与管理制度,把伤害事故预防方法纳入教学体系当中.加强学生自身保护意识,预防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和相应的技巧,明晰各类体育活动注意事项,尽量避免伤害或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强化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体育教师需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伤害应急处理办法,在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充当第一救护人,以此避免学生所受伤害的加深或受到二次伤害.改善教学训练设施条件,加大关于体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降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

2.2 完善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阶段相关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立法较少,内容还不是很完善.可以从教育界职能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证书,从法律保护层面防范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过程合法化,避免纠纷,从法律的角度来控制整个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过程.《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可以说是使体育伤害事故处理合法化的一种方式,因此,应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处理伤害事故的流程,通过对流程的控制,使得事故的处理有法可依,以便更高效、合理地处理好体育伤害事故,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各方之间的矛盾.

2.3 创新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保险机制

提高高校体育保险意识,加强安全意识推广,在全国高校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结合课堂演讲、专题讲座等宣传方式在高校中打造良好的体育保险环境,为高校体育保险的发展和推广建立良好的基础.合力推行高校体育保险制度,通过体育保险来降低学生伤害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体育保险能够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完善体育保险立法,目前,相关保险的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法律法规汇编》等.如若能借鉴保险发展较完善国家的经验来补充和修订,弥补我国体育保险的不足之处,不断地丰富我国体育保险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加速我国体育保险行业的发展.简化高校体育保险定损以及理赔流程.建议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前,详细地对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明晰风险级别和投保内容,从而制定合理的保险合约,促使后期的理赔流程顺利进行.

3 结 论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应该从4个方面依次渐进的发展.首先,定期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加强教师专业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责任心,提高消除安全隐患意识,适时适宜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等;其次,学生增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加强学习安全知识和风险应急自救措施,了解体育的文化,正确参与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的体育文化及思想观念;再次,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场馆、设施、器材的监督监管,加大日常检查排危力度,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质保量地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最后,建立学生体检和保险制度,建立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和责任认定制度,规避体育风险的同时,将体育活动的开展制度化、责任化和法制化.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动态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体育立法与保险等体育健康保障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

[1] 徐士韦,肖焕禹,谭小勇.学校体育保险机制构建视角下的学生体育权利实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536-539.

[2] 何培森.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3(1):8-11.

[3] 毛伟民.国外体育保险制度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7):33-37.

[4] 周爱光,柴红年,杨晓生,等.美国体育保险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9-13.

[5] 颜秉峰.国际体育保险体系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34-37.

[6] 周爱光.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法律基础[J].体育学刊,2005,12(1):8-9.

[7] 刘颖,郭长寿.我国体育保险体系内涵和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27-30.

[8] 沈倬.我国体育保险业的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7):5-7.

[9] 李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案例的法律分析与学校体育保险救济[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5):66-69.

Research on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ports injury acci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YUDuo,LIMingh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It is obvious about the physical deterioration and increased risk of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students. By considering the new idea, neodoxy and new judgment of social management strategy introduc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theory of risk society,we study our college sports injury problems.To establish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it is our goal to seek the strategy of the time, national conditions,and school conditions. It is hoped to handle student injury accidents effectively and quickly,safeguarding peace,harmonious campus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law has an important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normal development.

college sports;injury accident;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2017-03-14

于铎(1964-),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

1000-1735(2017)02-0276-06

10.11679/lsxblk2017020276

G80-051

A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呆呆和朵朵(13)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