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AM与IDT理论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分析

2017-06-27 08:44邱少杰孙正元
中国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邱少杰+孙正元

【摘 要】为解决环境问题,政府和企业还应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TAM与IDT理论视角对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社群归属性和结构性保障三种因素将对个体采用新能源汽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据此进行相关营销推广措施的采用。

【关键词】TAM;IDT;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

一、引言

不同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拥有正外部性和突破性创新,所接受的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利用TAM,可以分析消费者对动力控制和驱动系统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接纳情况。利用IDT,则可以从个体因素视角对创新认知、产品接口等因素的影响展开分析。因此,还要联合使用TAM和IDT理论,从而对消费者接纳新能源汽车的过程展开全面分析,进而更好的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二、TAM与IDT理论概述

所谓的TAM,其实就是技术接受模型的英文简称,主要用于研究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纳程度。而IDT为创新扩散理论的英文简称,用于研究创新技术传播和得到采纳与应用的一种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TAM侧重于进行用户行为和技术的研究,IDT侧重进行社会行为和创新技术的研究。所以在分析用户对技术接纳问题时,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进行有关问题的解释。

三、TAM与IDT理论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分析

1.研究假设

从TAM模型理论角度来看,个体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感知,将对其接受技术产生影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对汽车的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创新,所以可以从生活便利和空气改善角度进行有用性指标的构建,假设H1为个体感知有用性将对汽车采用产生正向影响。而从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难易程度角度,假设H2为个体感知易用性对汽车采用产生正向影响。考虑到易用性和有用性的关系,还要假设H3为感知易用性将对汽车感知有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

从IDT理论角度来看,消费者情感需要将对产品是否被接纳产生影响。而在面对环境问题时,能否产生较强社群归属感将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可以假设H4为社群归属感将对个体采用汽车产生正向影响。其次,在IDT理论中,消费者创新性也是重要指标。因为人们在购买新产品时,往往是由于好奇心的驱动,这与其本身的创新性有关,这种创新性将对其感知产品是否有用产生影响。新能源汽车作为创新产品,可以假设H5为个体创新性将对汽车感知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并假设H6为个人创新性将对汽车采用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在IDT理论中,十分注重媒介的作用。在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过程中,结构性保障则是重要媒介。正因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易保障机制的制定,才使得消费者能够克服汽车后期维护存在的较多不确定性进行新能源汽车消费。所以,结构性保障将对消费者感知汽车易用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汽车采用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假设H7为结构性保障将对汽车感知易用性产生正向影响,并假设H8为结构性保障将对汽车采用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对于个体来讲,是否采用新能源汽车还与相关群体有关。因为,个体会从周围人群中进行信息获取,所以相关群体也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媒介,个体会根据相关群体的评价和行为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根据这种理念,可以假设H9为相关群体将对汽车采用产生正向影响。

2.样本数据

为完成样本数据的收集,还要利用网络进行有关信息的收集,即通过在各大汽车论坛和贴吧进行网络问卷的发放。从样本数据收集情况来看,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18份,其中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1.8%。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约67%的人为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了51%。从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上来看,83%以上的人达到了本科及以上学历,56%的人年收入在6-12万元之间,拥有一定经济实力。

3.效度、信度和拟合度分析

量表设计对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借鉴,同时也结合了TAM和IDT理论,并经过了专家的讨论和分析,最终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采用行为特质完成了设计,包含的题项有“生活区域对你是否重要?”、“是否乐意尝试新鲜事物?”、“结构性保障的引入能否增强你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信心?”、“周围人对新能源汽车的评价是否会对你购车产生影响?”、“你觉得新能源汽车可以起到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吗?”等多项,分别隶属于社群归属、个体创新性、结构性保障、相关群体、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采用意向这七个变量。使用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可以发现,问卷总体信度达到了0.969,各变量信度值都能达到0.7以上,问卷总体效度则达到了0.943,各变量最低值均能达到0.5以上,因此能够满足要求。此外,从拟合度检验情况来看,NFI、CFI、IFI分别能够达到0.913、0.973和0.978,RMSEA则为0.039,比0.05要小,能够满足检验要求。

4.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如下表1,为假设检验的结果。按照要求,标准化路径系数在0.45-0.95之间,CR绝对值大于1.96,就可以认为假设成立。从总体上来看,除了H9不成立,其他假设都成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受众面积目前较窄,所以个体较难通过周围人群进行有关信息的获取。从TAM角度来看,H1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能够达到0.624,可见感知有用性将对个体采用新能源汽车产生显著影响。從IDT理论角度来看,H4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达到0.732,可见社群归属将对个体采用新能源汽车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对地区负有较强责任感的个体,将愿意采用新能源汽车。而从H5和H6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差异可以看出,个体创新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性,拥有加强创新性的个体更倾向进行新能源汽车的采用。最后,从H7和H8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看出,结构性保障明显会影响个体感知易用性,因此能够对新能源汽车采用产生明显影响。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仍然较少,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在公众市场的扩散。所以,政府除了与企业一同进行结构性保障体系的完善,还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体验营销增强消费者产品体验,并针对部分顾客提供优惠政策,进而更好的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伟怡,何瑞. 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TAM-IDT理论[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28-33.

[2]李英,胡剑. 基于智能体的多类新能源汽车市场扩散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4,05:711-716.

[3]刘颖琦,王萌,王静宇.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4:86-91.

[4]李苏秀,刘颖琦,王静宇等. 基于市场表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剖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9:158-166.

[5]赵月,张冬青,蔡凯焱等.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预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47-49.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试论新能源汽车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成本管理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