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探析

2017-06-27 08:56陶映静
中国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费管理科研单位

陶映静

【摘 要】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科研项目的重要基础,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管理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直接影响着科技生产力。但是,目前科研单位在项目经费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科研单位自身管理不规范,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重视,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部分科研单位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数据不准确;部分科研单位项目经费支出存在违规违纪等问题;部分科研单位配套资金无法足额落实到位等问题。本文从管理体系、预算编制、经费使用、配套资金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完成验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经费管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年加大,科研单位项目经费已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科研项目的重要基础,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管理是否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圆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到科技生产力的生成与否。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加大了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对科研项目检查、审计、验收力度不断加大,对经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我们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结合科研单位实际,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完善。科学完善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系是确保科研项目顺利研制和财务制度落实的先决条件。当前,部分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项目的立项、监管责任、经费使用等相关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存在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经费申请,轻经费使用;重结题验收,轻日常管理等现象。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项目的实施开展,以及项目经费的支出安排等工作,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相对隔离,缺乏必要的协调沟通,从项目立项申报到经费预算编制,财务部门基本不参与,最终导致项目经费的实际执行与批复的预算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

2.预算编制不合理。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经费预算编制是首要,它既是项目经费管理的伊始,更是各阶段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当前,部分科研单位片面根据传统的经验来编制项目预算,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变化来优化方案,缺乏深度市场调研,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数据不准确。对于一些尖端前沿的科研项目而言,研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这给预算编制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部分科研单位在经费预算编制中管理部门主观能动性过大,缺乏与专业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甚至,有些科研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同一项目多头申报,存在虚报乱填预算套取国家专项经费的现象。

3.经费使用不规范。当前,部分科研单位,在经费管理中存在重申请和轻使用的问题。平时不注重经费管理使用,在临近结题时,管理部门紧急与财务部门磋商,或对预算进行大幅调整,或随意调账以应付检查。部分科研单位项目经费支出管控存在问题,项目负责人经费支出权限过大,在缺乏财务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开支项目没有有效控制,随意报销项目经费,招待费、办公用品、计算机耗材等一些不合规、不真实、笼统的票据随意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外购的固定资产或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没有纳入单位资产统一管理,仅凭发票或签字单确认资产验收,盘点时只是根据科研人员的口头答复来确认该资产是否存在,往往造成财务部门、使用部门之间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部分科研单位对间接费用的支出,没有制定相应的间接费用管理办法,随意列支或者直接计提。

4.配套资金不到位。在项目申请过程中,部分项目主管部门不管配套资金能否落实到位,提前编制项目预算,承诺诸多不切实际的配套资金,盲目上科研项目,盲目要科研资金。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套资金大多无法足额落实到位,科研单位只能利用自有资金弥补,或者横向经费之间相互串用,甚至生套预算,虚编决算。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法人管理责任制的要求,科研单位对其项目任务的实施和资金管理负责。科研单位要建立健全的科研和财务管理等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配套条件,按照签订的项目任务书,组织任务实施,完成预定目标。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要重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加强对项目经费申请、管理、使用的统筹。要进行科研权责细分,在单位内部各负其责、互相制约、协同合作。具体就是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合同任务管理,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工作;技术部门负责项目研制工作;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会同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编制项目经费预决算,指导项目负责人按要求使用研究经费;管理部门全方位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统筹、沟通、协调、调整等工作,确保管理制度良性运转。二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要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费管理效益。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或引进相关系统模块,使科研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一体化,统一管理流程,以便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更好更规范的使用经费,提升经费的管理水平,实现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维护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三是完善配套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一个比较规范、比较有约束力的地方性法规,使配套资金管理制度化。各级政府将项目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将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降低项目配套资金比例,积极鼓励科研单位自筹资金。

2.加大经费预算管理力度。经费预算管理能够对经费使用及其使用效率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申报时,要对项目的实际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要对经费的预算进行有效编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经费预算有调整变动,应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根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属于可自行内部审批的预算科目调整,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批并备案。在经费使用上要统筹规划,与项目的进度相结合,严禁在项目结题前突击花钱。要根据单位资金管理的审批权限,严格审批制度,综合考虑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经济合理性,减少项目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防止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经费支出规范、高效、节约、规避财务风险,确保预算执行优质高效。

3.规范科研资金财务核算。作为资金核算主体的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办法,将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按照预算科目、经费来源对专项经费、自筹经费分别进行独立核算;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管理角色前移,变事后核算为多阶段核算,通过事前预测、分段核算,强化资金的有效整合与控制力度;要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和财务准则办事,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积极帮助管理部门解决项目经费使用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主动地为管理部门提供所需项目资金运行的核算数据,让他们及时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动态,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预算去使用和管理资金。

4.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一是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强化法人责任。各部门要加强协同沟通,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问题上相互监督,多做运筹帷幄工作,少做事后诸葛亮和亡羊补牢的事情,禁止擅自挪用科研经费,经费支出必须符合项目预算和合同约定,禁止打擦边球谋取私利,必要时建立健全纠错机制,发现问题坚决纠正,确保经费开支内容真实有效、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二是要建立问效考评机制。财务部门要按期检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项目负责人对研究经费使用的真实、合法性负责。凡以不正当手段藏匿科研经费或者逃避检查的,一经查实,追缴科研经费,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科研项目的申报资格,并追究项目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对科研任务完成出色、經费管理情况好、经费执行比较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经考核优秀的应给予表彰奖励,以提升全员参与经费管理的意识。

作为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科研单位在抓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遵纪守法、按规办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管理方法和思路,积极探索,努力作为,使我们有限的经费能产生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

[2]虎鹏:《刍议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财经界,2014(21).

[3]董红新:《如何管理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财经界,2015(06).

猜你喜欢
经费管理科研单位
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实践研究
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
新时期科研单位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