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控制

2017-06-27 09:49李明亮
中国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全面预算管理制造业

李明亮

【摘 要】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在近几十年来的国家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作为国家的众多行业之一,也受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全面预算工作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预算管理方法,已经逐渐应用在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当中,对企业的管理有极好的帮助,同时实施全面预算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制造业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存在实施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企业在工作中需要对该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实现更好地控制相关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风险预警

一、引言

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发展的形势趋于复杂多变,这对于受到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种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制造业企业开始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对企业内的各项工作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实现减少企业运营和发展中的各类风险的效果。由于制造业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工作不到位,企业没有合理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所以还需要企业完善相关工作实施细节,有效减少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使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和长久地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1.预算指标选择不合理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工作涉及的经济活动比较多,所以企业很多都开展了预算管理工作来规范自身的相关管理工作。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制造业工作的特点来选择预算指标,这样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况。但是在制造业企业的预算工作中,往往是选择单一的指标来进行相应的预算工作,通常会因为预算指标选择不全面或者是与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较低,所以无法准确地反应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企业利用不正确的预算指标获取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这样进行的工作不能不仅减少在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甚至会因为工作的不合理而产生新的管理风险,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2.绩效考核工作实施不足

制造业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进行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在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利用绩效考评工作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具体的效果进行评价。在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减少企业工作成本上,当全面预算工作能够减少运营开支时企业便容易满足,之后就缺少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工作,所以企业无法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情况,不能合理地优化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3.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合理利用

制造业企业为了使自身的运营和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预算工作来进行更进一步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和内部控制工作联系起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联系程度较低,预算管理工作只是制定相应的预算制度和预算方案,对企业中的相应工作进行资金的合理控制,但是却没有利用预算管理的结果来调整企业的各部门工作,特别是利用内部控制工作优化企业的各项工作,这不仅不能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更不能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

4.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风险控制目标不协调

制造业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规范企业各个方面的成本支出工作,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来达到优化管理和提升企业发展动力的目标。而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主要是对于在运营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和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是为了避免相应风险对企業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将两个工作的目标完全分离开来,认为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是两个独立的工作,但是实际上两者是互相支撑的,但是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两个工作在分别进行的情况下没有有机结合,各自取得的效果都不太明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1.合理选择预算指标

全面预算工作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实施较为全面的预算控制,而预算指标对于预算工作来说是一个方向确定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准确把握预算指标。对于现在制造业企业主要采用的单一预算指标的情况,企业需要合理选择一定数量的预算指标来进行全面系统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进行指标选取时需要选择最能够反映企业营运状况的指标,避免因为指标选择与企业工作联系程度不高而浪费预算工作的精力。同时企业可以采用不同工作对应不同指标的方式,例如在制造业的原材料选购中预算指标应该集中在购入价格的预算管理上,而在产品出售阶段更应该注重物流和出售价格的预算控制等方面,做到全面预算控制下的各部分工作都能够有合理的预算制度支撑。企业对于预算指标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确保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可以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开展预算控制工作。

2.实行预算绩效考核工作

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候,需要对具体的工作效果进行了解和进一步优化,所以需要利用绩效考核工作来对绩效预算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企业实施预算绩效考核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整体效果的绩效考核工作,这一部分工作需要将现阶段的企业运营情况与前一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整个绩效考核过程需要全企业共同参与,将预算管理的结果真实反映出来。其次企业需要对全企业的员工实施绩效考评工作,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与企业的各个员工都有联系,所以需要从各个员工的工作层面树立预算工作的意识,并通过绩效考核工作使员工都能够合理地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提升员工的整体工作积极性。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是企业了解相应工作实施情况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工作中需要保证相应工作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根据相应的处理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实施更有效地预算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更合理发展。

3.加强实施内部控制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不是单一进行的工作,同样需要在其他工作的支持下才能够共同完成,达到完善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效果,因此需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联系起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实施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全方面时间连续的工作,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最新的运营状态。在掌握企业的准确的状态的基础上,企业需要结合内部控制工作来对存在问题的工作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对应的工作更有效地按照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不仅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可以通过这一个优化工作使全面预算控制更有效地应用在企业的运营当中。全面预算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结合,需要在较为便捷的信息化网络下才能实现,所以企业同样需要注意在内部应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规范的工作下企业面临的风险能够明显减少并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达到更优化管理的目标。

4.全面预算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风险控制工作虽然是两个不同方面的工作,但是两者不是对立的工作,所以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和风险更有效的控制。全面预算工作主要是集中控制企业各方面工作的预算工作,使企业能够更合理地使用企业的相应资金来完善运营工作进而减少运营成本,整个过程是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这对于风险控制工作本身具有推动作用。而进行风险控制工作时需要调动企业各个部门来处理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防范和应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在整个过程中也是对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完善。所以可以将预算管理工作与风险控制工作联系起来,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設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进行相应工作的过程兼顾风险控制,并在风险控制工作中反馈预算工作的状况,做出具体的优化工作,最终两者都能够实现进而带动企业更合理的发展。

四、结语

制造业作为众多行业之一,在新时期下同样受到多变的经济形式影响,更需要对自身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做出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制造业企业逐渐应用的新型管理方法,在风险控制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作用。但是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企业加强重视,在不断的完善工程中减少风险的发生,带动企业更合理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君.企业风险与全面预算管理导向[J].特区经济,2015(6):151-153.

[2]王陆俊.全面预算管理中风险控制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5(3):114-115.

[3]张惠玲.浅谈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风险防范[J].中国经贸,2015(3):165-165.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全面预算管理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