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运营模式研究

2017-06-27 09:57马慧凤
中国经贸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保值增值国有资产

马慧凤

【摘 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的改组改制、兼并、出售、转让等行为十分频繁,并形成了国有企业经济有退有进的调整机构,但对于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低效率运行问题任然存在。本文对于国有资产的现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运营模式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运营方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国有经济是我国竞争力在国际上的重要表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有经济出现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本文对于各个国有经济部分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的国有资产如何摆脱现有的困境,实现高效率运营进行了探讨。

一、国有资产现状的分析

我国国有资产除新中国成立以前革命根据低延续下来的少量公有制外,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没收地主阶级资本转化而来;大跃进时期由集体经济升级而来;国家投资建设而来,其结构过于复杂。同时我国的国有经济分布不合理,多是处于分散状态,并逐渐向地区产业的方向发展,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区域经济互补,产品质量等性价比的优势,国有企业竞争力较弱,无法发挥国有经济的带头作用。

我国的国有经济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企业经营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密切相关,国有企业中管理者极易发生贪污腐败,并且对于我国整体来说资历等问题严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者业务能力不出众或不懂业务知识造成国有经济资产的发展产生阻碍。

同时也与我国的监管体制和监管力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如出资人不明确,国有经济的最终所有者是国家,但无法把最终所有者具体转化为企业资本所有者;经营者的权利、利益、责任不明确,在管理中由于企业运营者对于责任不明确,国家没有落实运营者的奖励措施,造成运营者消极怠工等情况;监管体系不完善等。

二、我国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误区

1.为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将国有企业的各种关键点出售,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轻了国由企业的负担,但这种方式贬低了人力资本的要素,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2.减员增效,通过裁减员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资产的评估,但是如果裁减员工,势必造成企业无法全面开工,降低了生产力度,但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仍然计算,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同时裁减员工严重打击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3.将国有企业资产上市,认为将企业上市可以拥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更加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但是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如果为了资金而与民争利,会使人民对于国家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同时国有企业上市后很难做到在保证广大中小型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股份的合理流通。

4.盲目进行企业合并,扩大企业规模。按照企业组织成本理论,当企业经营规模超过市场竞争需要时,企业的效益不是上升而是下降。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运营方法

1.重新制定国有企业的范围,加强各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方式,增加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国有企业在糖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2.建立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专业的管理团队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良好的发展,在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时时刻注意运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加强政治考察和定期培训等。

3.完善监督体系,有效的监管可以使企业运营者具有危机意识,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等。同时国家也要制定落实好权利,义务的规定。

4.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力原则,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里的控制力是指控制的绝对性、质量和影响力。国家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对国名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

5.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以存零调整为主的原则,对于已经产生误区的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进行调整,对于那些国家投资力度过大,已经形成过剩生产能力的行业,国家资金及时撤出等方式。

6.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原则,对与资源的分配必须采取市场配置方式,对于国有经营性质的资产进行调整,尤其应当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政府支队加强哪些区域或行业,提出指导性建议,但具体的安排由资本市场来决定。

四、国有资产行政策略

1.转变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不能明确分开,导致企业再利用国有资源是没有明确的责任规划,所以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体制,收益分配应按照同股同权同利的原则,加强收益分配等。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源浪费。加强行政企业的的的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国有资源的使用分配制度,防止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情况的出现。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建立资产责任分配,使每个人承担起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

4.合理配置国有与资源,根据市场的通货情况和需求情况,合理的分配国有资源,制定合理的分配计划,使得国有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增值效应

五、结语

国有资产或者国有经济关乎着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或国有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带头作用。我国的国有经济的保值增值以及运营模式等的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发展,慢慢摸索,切忌盲目刮风。通盘考虑,做好对于突发或者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參考文献:

[1]凌秀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证券化运作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7-8.

[2]房程.政企分开管理模式下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J].经营管理者,2015,33:104.

[3]吴丽莉.社保基金资产的筹资增值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广州社会保障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7:24-26.

[4]孙正基,田青,吴端.基础设施政府运营与特许经营模式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比较研究——以水务项目为例[J].天津科技,2013,06:39-41.

[5]陈佐发.开展资本运营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绿色财会,2013,06:30-31.

猜你喜欢
保值增值国有资产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央企“退房令”失灵,或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浅析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途径选择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及对策
1000万可支配资产的配置方案探讨
养老金入市问题研究与政策选择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